变位齿轮(精品)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9510545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位齿轮(精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变位齿轮(精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变位齿轮(精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变位齿轮(精品)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变位齿轮(精品)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位齿轮(精品)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位齿轮(精品)PPT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6根切现象的出现与变位齿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陆宁老师课堂教学课件,.,2,.,3,.,4,.,5,2) 齿厚与齿槽宽的变化,xmtan,标准齿轮的齿厚s,齿槽宽e,s=m/2,e=m/2,正变位齿轮的齿厚s,齿槽宽e,s=m/2+2xmtan,e =m/2 2xmtan,负变位齿轮的齿厚s,齿槽宽e,S =m/ 2 2xmtan,e=m/2+ 2xmtan,.,6,.,7,a,.,8,.,9,.,10,.,11,.,12,xm,xm,.,13,xm,N,p,.,14,ha,负变位齿轮 x0,hf,.,15,变位后,.,16,变位齿轮的特点,1。变位齿轮的加工方法,模数,压力角,分度

2、圆,基圆都与标准齿轮一样。 2。几何尺寸有所变化。 3。中心距一般不是两分度圆半径之和,除非它们分别等值正,负变化。,.,17,.,18,.,19,a,a,齿条与齿的切点变化,齿间出现侧隙,切点分离,.,20,.,21,切点分离,.,22,.,23,3) 中心距及齿顶降低系数,a仅满足标准顶隙时的中心距,(X1+ X2)m,(2 ) 为消除侧隙,将O1、 O2靠近, 其中心距为a,问题:顶隙变小,a既保证标准顶隙又满足无侧隙的中心距(齿顶降低Ym),(1) 先按满足标准顶隙安装,其中心距为a,问题:有侧隙,ym,.,24,a,a,齿条与齿的切点变化,齿间出现侧隙,切点分离,.,25,.,26,

3、.,27,y为齿顶降低系数 ,其值恒大于零。,Y为中心距分离系数,.,28,2 无侧隙啮合方程,有一对齿轮啮合时,其中一轮的节圆齿厚应等于另一轮的节圆齿槽宽,即 由此可推得:,无侧隙啮合方程,由无侧隙啮合方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29,3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及特点,根据X的不同,变位齿轮传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X1= X20(高变位、等变位传动),X1=X2=0(标准齿轮),由:,分析可知:,.,30, 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啮合角等于分度圆压力角, 齿顶不需降低, 两轮分度圆相切,高变位传动,.,31,采用零传动的限制条件:,因变位后的齿高尺寸为:,.,32,正传动,啮合角 大于分度圆压力角,

4、中心距 大于标准中心距,:两分度圆相离,:齿顶需降低,.,33,正传动齿轮的特点:,1)提高了接触强度;,2)提高了抗弯曲能力;,3)减轻了两轮齿根的滑动磨损;,5)正传动的重叠系数有所下降。,.,34,负传动,中心距 小于标准中心距,:两分度圆相交,齿顶需降低,.,35,负传动与标准齿轮传动的比较,.,36,正传动的许多优点恰恰是负传动的缺点,因此只有当所给中心距,时,才不得已而采用负传动来配凑中心距。,变位齿轮几何尺寸的变化特点:,分度圆,基圆,齿顶圆,齿根圆,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37,本节应弄清的要点,1. 变位齿轮和变位传动齿轮的概念区别;,2. 几种不同的变位齿轮;

5、,3. 几种不同的变位传动类型及其特点:,4.采用零传动和负传动的齿数和限制条件。,中心距的变化;啮合角的变化;齿根高、齿顶高的变化;,齿根、齿顶厚度的变化,以上参数变化应能根据无侧隙啮合方程式加以说明,.,38,4 变位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已知中心距的设计,已知条件:z,z , m , ,,(1)由,(2)由无侧隙啮合方程确定X:,(3)确定中心行距变动系数,由 得:,(5) 分配变位系数x1,x2 ,计算各部尺寸,(4)确定齿顶降低系数,.,39,2) 已知变位系数的设计,已知条件:z,z , m,,(1)确定啮合角,(2)确定中心距,(3)确定中心距变动系数,(4)确定齿顶降低系数,(5)计算各部几何尺寸,.,40,正传动,零传动,负传动,.,41,修复旧齿轮; 减小齿轮尺寸; 提高齿轮弯曲疲劳强度。,.,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