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4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503102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2能够组装滑轮装置,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3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猜测。 【教学难点】 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滑轮装置1 套、铁架台 1 个、测力计 1 个、钩码 1 盒、绳子若干、实验记录 单 1 张。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观察滑轮 1谈话: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旗手是怎样

2、将国旗升到旗杆顶上的? 2学生发言。教师课件演示升旗的片段,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 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3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 4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滑轮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寻找结构上的特点。 5学生交流:滑轮形状像轮子,边缘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 上有小钩子。 6教师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机械。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 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7谈话: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了滑轮?学生根据见解讲述。 二、组装滑轮,了解滑轮的分类 1谈话:让我们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3、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弹簧秤、记录单), 仔细观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怎样运动?滑轮的位置会随着旗子移动吗? 3学生发言: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 旗子会向上移动; 滑轮的位置不会随着旗子上下移动。 4揭示定滑轮的概念: 在升旗过程中, 滑轮的位置是固定在旗杆顶部的,没有随着国旗上升, 我们把这样的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5学生复述定滑轮的特点。 6课件演示定滑轮的工作过程, 讲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 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你能够组装这种与物体一同升降的滑 轮码?

4、7学生台前演示。(如果学生没有做上来,则让学生观看课文p12 页插图) 8学生分组组装动滑轮,观察它与定滑轮的不同。 9学生小结: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 叫动滑轮。 10学生交流: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经验讲述,对两种滑轮 的作用做出猜测。) 三、设计实验,收集数据 1谈话: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你们想研究什么? 2聚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将学生分成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分别对两种滑轮的作用做出猜测。 4学生分组讨论,做出假设,并记录,之后汇报交流,全班达成共识。 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5、 6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并说明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先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2)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要即时记录。 (3)实验时应先测量重物的重量,要把动滑轮的重量计入重物的重量。 (4)用弹簧秤拉动时,线绳要保持竖直状态;用弹簧秤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 记录此时的拉力数值,就是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 7教师演示测力计测量定滑轮拉力大小,引导谈话:在测量拉力大小时,我们要注意哪些事 项,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 8学生讲述注意事项,教师演示并强调:拉动时线绳要保持竖直状态;拉动时慢慢地加力, 直到钩码被拉动,记录此时的拉力数值,就是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 9讨论:我们的时

6、间是有限的,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数据任务,小组四人怎样分工合作? 要注意那些事情?(讨论之后,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10学生分组操作定滑轮和定滑轮,测量收据数据。(数据填写在 p73 页下的表格内。) 教师 巡视指导。 四、交流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反思实验过程 1一个小组汇报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其余小组补偿或质疑。 2全班学生就两种滑轮的作用进行交流。 3教师讲述:实际上,只有动滑轮是省力的。我们测量定滑轮的数据有问题。 4学生反思:数据有问题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5教师讲述: (先褒扬学生的反思行为。 )对于其中真正原因,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研究。这 里提示一句,定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课

7、后你可以做一些思考。 6教师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但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动 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第二课时 一、再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1谈话:对于定滑轮不省力,大家有些不理解。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两种滑轮的结构特点, 也许通过这个渠道,能解决问题。现在,大家一起观察图片。 2教师出示杠杆与动滑轮的结构原理图,学生观察动滑轮上的“支”点到其余两“点”的距 离,解释动滑轮省力的原理。 3教师小结: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变形的省力杠杆。 4教师再出示定滑轮结构原理图,学生继续观察定滑轮与杠杆的结构共同点,总结出定滑轮 是一种变形的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5谈话:我们分析

8、结构原理图发现,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为什么我们的数据却不是这个 结果?数值小了,差哪?现在,我继续观察。 6教师演示与谈话:(组装一个定滑轮装置,在线绳两端分别挂上50 克)现在,线绳两端平 衡了。如果将 50克钩码换成 100 克或更多的钩码,还会平衡吗? 7教师继续演示:将50 克钩码换成 100 克(150克) 。 8学生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平衡了,说明线绳两端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大小是相等的,都 应该是 50 克力、100 克力、150 克力。我们的拉力大小为什么不是这些数值?为了解决问题, 我们再做一个计算。 9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表,计算出实验中拉力大小与物体重力之间的差值,观察差值大

9、小的规 律。 (数值大小差不多) 10教师演示:再组装一个定滑轮装置,在拉力一端使用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 11学生观察两个定滑轮装置,思考并交流:这个差值是差在哪里? 12全班达成共识:差值是测力计本身产生的重力。 13学生想办法证明这个差值是测力计的重力。(先讲述办法,后测量。 ) 14师生共同总结: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1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定滑轮装置,启发学生发现: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这是它给人 们带来的便利之处。 二、组装滑轮组,了解其作用 1谈话:(播放动画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 也各有缺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

10、为了使用方便,可以组合 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你们能够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吗? 2学生分组试验后, 12 生台前演示组装方法。 3全体学生再分组组装滑轮组,观察(包括使用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滑轮组是否具有两种 滑轮的优势。 4游戏体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A布置游戏活动: (1)游戏工具:两根结实的木棍、8 米长的绳子。 (2)游戏目的: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滑轮组的力量,了解滑轮组的连接方式。 (3)游戏人数: 34 人组成一组,共同进行活动。 (4)游戏方式: a将绳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将这根绳子绕过第二根木棍,再 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绕过第二根木棍。

11、b请两位同学站在距离一米远的地方站稳,并握紧木棍。 c第三位同学小心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 观察并体验:结果怎么样? B组织讨论: (1)当你拉动绳子时,其他两位同学能够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动吗? (2)如果把绳子再绕木棍一圈,结果会怎么样?再绕一圈呢? (3)绳子缠绕的圈数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5全班达成共识: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实现改变力的方向。 三、学以致用,迁移拓展(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在旗杆顶上看到滑轮装置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它们 是哪一种滑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2学生分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学生认同或质疑同伴的发言,最后 形成共识。 3课件展示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和资料。 4小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总能根据需要来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 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方向。 四、课外拓展研究。 1课外探究:升降电梯的秘密。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滑轮装置。 (1)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置。 (2)制作能够升降旗的滑轮装置。 (3)制作能够来回传递便笺的滑轮装置。 【板书设计】 5国旗怎样升上去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