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9497751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1.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提倡精耕细作 B.适时增加肥力 C.需要大量劳力 D.善于积累经验2.后汉书记载,南阳宛人任延任九真太守,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这表明A.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B.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C.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

2、D.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3.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4.汉唐时期,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农民地位不断降低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土地兼并得到认可5.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这表明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 B.随着人口

3、南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D.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6.宋代,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7.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的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8.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

4、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9.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 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10.商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

5、自由商人崛起,秦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隋唐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宋元坊市界限的打破与营业时间限制的突破、纸币的产生,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A.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发展过程极为艰难C.发展阶级特征明显 D.抑商政策制约发展11.研究表明,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政府常常要“优商”“恤商”。但历代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反映了A.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B.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了农民地位12.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

6、)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B.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C.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D.帝国时代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13.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14.某学者写道:“衰落

7、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15.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C.亚

8、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 D.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16.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7.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授予特许,公司才可以设立。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这反映了A.资本

9、主义国家之间经济竞争激烈 B.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管理思想变化C.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18.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A.早期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19.19世纪初,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蓝袜”是一种文化沙龙,上层妇女伊丽莎白蒙塔古被称为“蓝袜女王”。世人评论说:“蓝袜这个词能使用下去,本身就宣告新女性

10、的诞生。”这说明A.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C.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 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20.从1885年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21.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

11、观点表明作者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22.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的整个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矿业,冶炼纺织等等的都全面发展起来了。有数据表明,抗战八年期间,云南工业发展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这最能说明A.云南是抗战时期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B.抗战时期民营企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C.近代中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 D.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更致力于发展经济23.据统计,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实业的地主大多有某种官僚身份。据材料

12、可判断A.晚清地主大多热心投资实业 B.资产阶级进行革命有两面性C.政府积极鼓励近代实业发展 D.近代民族实业发展后天畸形24.从1874年至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这反映了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25.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 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26.下表是俄(联)共布代表大会教育水平百分比 代表大会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家庭识字八大(1919)239249370141九大(1920)94234321106十大(1921)7723348474十一大(1922)862100112十二大(1923)未统计294497未统计十三大(1924)6617966888表中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苏(俄)联A.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不断下降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