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实用]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9495934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实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1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第一节 总则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是指: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 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 事件。 2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 社会治安事

2、件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1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 总督导: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行政副院长、业务副院长 2 、办公室 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 常务副主任:医务科长、院办主任 政治工作组:党办、纪检、人事科 人力资源组:人事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 医疗救护组: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 医疗保障组:药剂科、总务科、器械科 后勤保障组:总务科 信息宣传组:政工办 安全保障组:保卫科 对外联系组:院办、党办 四、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 1 / 9 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

3、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 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 布本预案的启动。 五、科室、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有培训、检查落实情况 的记录。 六、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 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 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 人员准备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随 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科值班人员随时准各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三、医院根据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随时组成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专案组,安排专业人员 承担主检医师工作,指导临

4、床工作。 四、科教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应急措施的人员培训。 五、全院各部门主任,负责将应急预案灌输至本部门内的每一位职工(包括临时 工) ,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指挥中心及医务科接到需派出医疗队任务时,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据要求迅速做出人 员安排,报医务科组队;夜间由院总值班根据专业需求从值班医生中选派,并通知当事 科室主任进行人员补充。 七、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生活支援、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业务支持。 第三节 报告制度 一、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据实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不得隐瞒、缓报、 谎报告内容包括: 1 、病、伤人员数量。 2 、病伤情况。 3 、参

5、与救治科室。 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根据职责迅速向主管院长汇报。 1 、突发事件的性质。 2 、病、伤人员数量及病、伤状况。 2 / 9 3 、参与救治科室。 4 、需要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 三、主管院长亲自或委托医务科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医务科定期向全院通报疫情。 五、医院指派医务科专人负责突发事件或疫情,上报保卫科负责向公安部门提供所需信 息;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向外界散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立即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1 、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 、发现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和乙类传染病中SARS 、AIDS 、炭疽

6、的患者、病源 携带者以及疑似病人。 3 、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4 、发生或可能发现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人数)。 5 、发生剧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丢失。 6 、接诊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及境外人员、保健对象、大型活动的特殊情况、 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群体患者。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预防科、防疫站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 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传染病预警机制 1 、全院及各部门,为了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

7、要求,必须建立相应 的预警机制 2 、预警分级 三级预警:外地出现疫情,本市无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前提下, 由医务科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采购中心及总务科提供必要的物资储备。 二级预警:本市出现疫情,本院接诊疑似或确诊病例,未开放隔离区时,做好全面启 动应急预案的准备,预防科和防疫站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指导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措施的落实,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级预警:全面启动本预案,开放隔离区,整合医疗资源,停止探视。 3 / 9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 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的统一安排。 五、强调各科协

8、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六、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科学性及完整性。 七、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治区域,并防止患 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八、SARS 及肠道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另附。 九、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标本。 十、未经批准,病人排泄物不得随意处置。 十一、在市、区 CDC 人员到来之前, 防疫站会同保健科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划定对象, 与医务科等相应部门共同实施监控措施。 十二、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患者。 十三、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五节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

9、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总务科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 需防护用品。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 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四、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五、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及严肃性。 六、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组织无关人员进人救治区域,并防止患 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七、按照统一要求,主治科室负责在患者左胸前分别挂上相应色带(死亡为黑色;轻、 中、重伤为红、黄、蓝色色带) 。 八、

10、对于需手术治序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大手术室进行,并根据需要开放门诊科室手 术室。 九、血库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保证血液供应。积极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减少 4 / 9 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的患者。十一、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 自转出病人。 第六节 保障工作 一、人力资源保障 1 、派出人员的统计及分类管理。 2 、调配院内人力资源。 3 、兑现奖惩。 二、信息保障 1 、档案室负责收集相关疾病的最新态势,了解最新的诊断标准、诊序方法。 2 、计算机中心维护信息系统,做到信息准确,运行正常。 3 、档案室随时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填写表格,进行上报。 三、设

11、备保障 1 、总务科、器械科保证重点部门设备完好,随时可用 2 、随抢救进程及时提供所需设备。 3 、随时进行抢救设备的现场维修。 四、后勤保障 1 、总务科科保障抢救所需的战略物资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给。 2 、保证电力、热力、通风、水源的供应。 3 、保证通信畅通,并具有随时增加通信的能力。 4 、保证运输车辆的完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调用急救车。 5 、保证临时设施的建设。 6 、总务科保证参与抢救人员的膳食供应。 7 、总务科保证医务人员临床使用衣物的及时洗涤及更新。 五、安全保障 1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划定隔离区时,保卫科及时提供人员,并设立专人进行保 安,阻止无关人员进

12、人隔离区,患者及可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救治区域。 2 、遇有突发灾害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时,保卫部门必须及时对电力、热力及通讯部门 采取保护措施。 3 、与公安部门保持联系,实施对嫌疑人的监控。 5 / 9 六、生活保障 1 、院办、党办负责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对医务人员家属的解释与安抚 工作,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的食宿及身体健康。 2 、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食宿及身体健康。 第七节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及流程 一、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突发事件为: 1 、化学物品中毒; 2 、批量消化系统中毒(食物); 3 、批量呼吸系统传染病; 4 、

13、批量消化系统传染病。 5 、批量外伤(车祸、公共场所挤压伤、爆炸等; 突发事件地点: 1 、本市本区; 2 、本市外区; 3 、外地; 4 、本院。 突发事件的抢救分类: 1 、院前抢救; 2 、院内抢救。 突发事件的通讯系统手段: 1 、电话 2 、呼机 3 、手机 4 、网络 5 、人工。 突发事件的交通工具: 1 、救护车( 120 ); 2 、本院车辆; 3 、出租车; 4 、社会车辆。 突发事故的信息传递系统: 1 、总值班; 2 、医务科门诊; 6 / 9 3 、急诊科。 4 、主管副院长; 5 、院长; 6 、各级卫生局 CDc; 7 、其它医院: 8 、政府相关部门; 突发事件

14、的指挥系统: 1 、院长; 2 、主管副院长; 3 、医务科门诊、护理部; 4 、各科主任; 5 、各级医师; 6 、医疗、护理、行政职能部门; 7 、上级指挥部。 突发事件的物资准备: 1、药品; 2 、物资器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担架、各类夹板、颈托、绷带、手电筒、蜡烛 简易呼吸器 . 3 、救护车; 4 、棉上衣、口罩、帽子、手套、对讲机; 5 、食品、水。 上述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有关人员必须清楚。 突发事件的外派医疗队: 1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2 、人员依突发事件派出专业人员并定人数,一般医生5 人、护士 3 人。 3 、人员依上级需要而定出哪一级专业人员承担。 4

15、 、按专业不同分别确定派出人员名单。 5 、院内接到通知后应在不超过30 分钟内,人员、物资、药品、救护车均必须到达指定 部位集合共同出发。 6 、随时与医院指挥部联系通报情况。 7 / 9 7 、服从现场指挥部和上级指挥部的安排。 8 、做好自身必要的安全、防护、避免医疗队人员伤亡; 突发事件的外派医疗队: 1 、化学物品中毒: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队长: 1 人(临时确定)。 队员:职业病科医师 1 名、护士 2 名、内科系统医师 l 一 2 名、外科系统医师 l 一 2 名。 2 、消化系统(食物)中毒、消化系统传染病: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队长: 1 人(l 晦

16、时确定)。 队员:消化科医师1 名、护士 2 名、传染科医师 1 名、内科系统医师1 名、外科系 统医师 1 名。 3 、呼吸系统传染病: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队长: l 人(临时确定)。 队员:呼吸科医师 1 一 2 名、护士 2 名、传染科医师 1 名、内科系统医师 1 名、外 科系统医师 1 名。 1.4.1 应急响应程序图 N 抢险救灾组 技术保障组 物资供应组 疏散警戒组 (保卫 医疗组 信息发布组 抢险救灾组 技术保障组 物资供应组 Y 事故(发生)现场 接警 信息反馈 报警 自救、互救 环境应急处理 警情判断 报警 Y 8 / 9 Y N 总结评审 应急结束(关 事态控 申请增援 应急恢复 善后处理 解除警戒 现场清理 救援行动扩大应急疏散警戒组 (保卫 医疗组 信息发布组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