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9495222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参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相关突发事件的能 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工作,减轻、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幼员工的身体健 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 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 , 学校 卫生工作条例 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根据本园实际制定 突 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及相关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防病知识, 提高 全体师幼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2、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构,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各 类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不在幼儿园内爆发和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春季传染病卫生事件防 治知识,提高全园师幼员工、家长的防护意识,加强对幼儿全日 观察和监测, 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迅速切 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幼儿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 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 疫情控制和救治工作, 实行依法管理, 一旦发现教职工出现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幼儿园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园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防治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

3、实本园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 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快速救治的应急机制, 做好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早 ” 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一 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领导小组: 组长:李秀萍 副组长:翟晓青李 莉 疫情报告人:陈海萍 成员:郭晓庆田华丽毛敏赵珍 翟冬雪武嘉鑫张文丽乔晋新 张文星王 影宫雪婷乔亚雅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根据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县疾控办等行政主管部门 的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定本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 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园内

4、各班级、 各科室、食堂的各项突发事件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的开展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 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提高教职工, 家长的科学防病能力和幼儿 的自我保护能力。 4、 严格执行晨检制度; 缺席幼儿家访; 电访登记等制度。传 染病流行期间, 做到幼儿一天不来园必须电访,及时掌握幼儿的 身体状况,发现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早期症状的师幼应督促其 及时去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幼儿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园基础设施 不断完善卫生条件,确保教室、厕所、食堂、其他公共场所及公 共餐具,玩具、毛巾等用具的清洁卫生及定期消毒。 6、确保

5、幼儿每天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安全、放心可口的 饭菜。 7、及时向县教育局、疾病防治中心等主管部门汇报幼儿园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发生情况, 并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对 病儿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的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加强对园内食堂、盥洗室、 消毒间, 室内外等环境的自查、抽 查、检查工作、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本园卫生投入,不断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本园幼儿生活饮用水的管理,做到定期清洗水箱, 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

6、生管理,严格执行厕所清洗消毒制度,做 好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活动室、寝室、食堂、 厕所等室内外环境卫生, 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 境。 4、 保健教师切实履行职责, 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 格执行新生入园前预防接种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幼儿疫苗 接种率,防止疫苗 相关性疾病发生或流行。 5、加强园内消毒液、洁厕灵,洗洁净,肥皂份等有害物 质的存储,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严防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 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幼家长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活动,并将 健康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

7、儿养成良好的生 活 卫生习惯。 2、 结合季节性, 做好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 宣传橱窗,家长园地,告家长书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 治突发事件的 相关知识,提高教职工、 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和 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 教职工、家长识别腐败变质食品,“ 三无” 产品、劣质食品的能 力,教育幼儿不吃,家长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 食品。 4、督促教师加强幼儿体育锻炼,确保幼儿二小时户外活 动(其中1 小时体育锻炼),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做到合理营养,膳食平衡,不断增强幼儿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

8、 事件的内容 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 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监测系统,园内建立考勤监 测制度,保健教师负责检查教职工缺勤者情况登记,班级教师 负责对幼儿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记录缺勤原因并 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收集本县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 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 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及可 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期间,

9、 幼儿园实行24 小时值班 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爆 发流行期间, 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严格按程 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 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保健教师、 班级教师应立即向本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 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4 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同时向县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报告。 3、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 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 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幼儿 园报告突发事件隐患, 有权向县教育局举报

10、有关部门不履行突 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 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较 大突发事件、 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 不同级次分类, 结合本园特点, 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反应。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 共卫生 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 一般突发事件幼儿园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 件的疫情,启动幼儿园第四级应急响应。(1) 启动报告和 零报告制度,园内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 情通报。 (2)园内做好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11、 (3)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秩序。但不组织幼儿、家长开展大型集体活动。(4)传染病 流行时加强对发热幼儿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教室、卧室、专用活动室、厕所、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 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 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接 触传播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餐具玩具,毛巾、用具等公共物 品的清洗和消毒。(5)对确诊患有法定传染病的幼儿,疑似 病人或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幼儿园应配合卫生部门依法对确诊 幼儿进行隔离或者医学观察,并安排其及时就诊, 做好检疫期 相关记录。 (6)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

12、制机构对疫点开展消毒、 疫情调查和宣传教育等工作。(7)幼儿病愈且隔离期满时, 应持复课证明到幼儿保健室查验后方可进班复课。(8)在传 染病暴发、流行时,幼儿园应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停止 举办大型师幼集会和会议,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并 配合属地疾病控制机构对幼儿园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应急 预防接种工作。 2、较大突发事件幼儿园所在地区发生属于较大突发事 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 全园保持正常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第四级疫情防控措 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针对性的健康 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教 职工、家

13、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 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对全体师幼每日定时 测量体温,并询问与疫情相符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园内严格执行卫生部门要 求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4)加大进出园门的 管理力度, 控制校外人员进入幼儿园。(5)幼儿园根据情况, 及时向教职工、家长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重大突发事件若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 动第二级应急响应,在四、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 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2) 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不去疫情区, 外出幼 儿和去

14、疫区的人员返园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 对缺席幼儿逐 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 医学观察,暂停上幼儿园。(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园 内不组织教职工、幼儿、家长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 大型会议时间,幼儿园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 (4)对教室、卧室、专用活动室、食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 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5)每日公布园疫情防控工作 的情况 4、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根据上级单位要求, 采取全园停课 或者部分停课措施。 5、园内疫情园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在卫生部门的 指导下启动相关的应急响应,同时根据实际情况, 适时开展以 下工作: (1)根据

15、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 应调整教学方式, 对在园内出现症状发病者、疑似患者立即通 知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并在家隔离观察。 对上述人员经过 的场所、接触的物品及呕吐物、排泄物进行临时消毒,暂停人 员流动,临时封闭出现病例的教室、楼层, 采取终末消毒, 对密切接触者做好登记以供调查。做到早晚护导不并班,幼儿 不串班 ,餐具毛巾玩具等加强消毒.出现一例上述临床诊断病例 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幼儿园在报请县教育局批准后,对该 班级和 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以上上述临床诊断病例及 园内续发病例 ,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2)如班级或幼儿 园停课放假,园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坚持岗位

16、,加 强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幼儿身体状况。(3)尊重和满足 教职工、家长的知情权, 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及 防治的信 息,对教职工和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 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生园内 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园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领导小组要 做好下列工作: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 间报告县卫生疾病控制中心,县教育局。2、立即将发病教职 工、幼儿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3、保留造成 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 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于卫生部门处理。4、积极配合卫生、公 安部门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5、落实 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园 内正常教育教学秩序。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 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整改意见, 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 群体性不明原因病变等突发事 件。 1、迅速报告县妇幼保健站、县疾病控制中心,县教育局 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园,开展流行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