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案3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495102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放大镜》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大镜教案 【学习目标】 1、 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节,引领学生走进微小世界。 2、 能根据放大镜的特征,利用简单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3、 激发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走进微小世界:能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放大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观察用报纸、集气瓶、玻璃片、幻灯片等。 【学习过程】 一、 情境引入,前测放大镜知识 师:(课件展示)猜猜屏幕上的画面是什么? 师:这是放大镜下的电视机屏幕。今天我们要利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世界。 师:你知道放大镜有什么用? 师:刚才有同学说,“能放大物体”,对吗? 师:其实真能放大就好了,如能把米粒,把饼干,把肉放大哪

2、多好啊! 二、 尝试使用,掌握放大镜操作 师:看看放大,其实没放大。你们会用放大镜吗?桌上有两个放大镜,你们玩一玩看把你 要看的物体的图像放大了,并想一想你是怎样放大图像的,花两分钟时间吧。 学生开始观察,教师巡视 师:清个同学说,是怎样放大物体的。 师:(师边操作边演示)移动的是什么?不移动的是什么?你们发现了吗,再试一试。学 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清个同学来说,你怎样看清物体的? 师:放大镜观察物体有儿种做法。 生:我们认为是两种,一种是移动放大镜. 一种是移动物体。 三、师生交流,探究放大镜特点 师:放大镜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有谁了解过放大镜的结构?谁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生:中间厚,

3、边缘薄。 生:它是一种凸透镜。 师:凸透镜有什么特点? 生:放大。 师:木来我不赞成用手去摸放大镜这类仪器的镜面,今夭为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允许你 去摸放大镜的镜面,但你得把手?擦干净。 师:发现了吗?谁能画一画它的特点。 师:用语言描述一下。 生:中间厚,边缘薄。 师:“凸”是一个特点,还有吗? 师:透明,象玻璃一下。 师出示玻璃片,能放大物体吗?为什么?(不能. 中间没有凸起的:放大镜透明,中间又 是凸起的) 四、再次使用,认识放大镜作用 师:放大镜在什么地方用过? 师:这样吧,我们用放大镜来看看报纸. 除了放大外,还能看到啥,报纸在抽屉里。把你 的发现记录下来。 观察报纸记录表 用肉眼看到

4、的 用放大镜看到的新发 现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 师:利用放大镜,我们原来没有看到的,现在看到了,放大镜帮助我们发现细微的地 方。 师:我们发现用眼睛看和放大镜看是很不一样的,如果你用放大镜去放大计算机屏幕上 的图,能发现屏幕上的图像是由许多小点组成的。 反思特点,模拟放大镜功能 师:放大镜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凸”,一个是“透”,满足了两个条件就可以做放大 镜了,这个能放大吗?(举起装有水的集气瓶) 师:每个小组上来领一个,比较用放大镜与集气瓶放大的字,哪个放的更大些。 师:能放大,这是肯定的。放大镜放大的确有大有小,你们认为与什么有关? 生:凸度有关。 生:越厚,越凸放大的倍率也越大。 师:你看,我在这里滴一滴水,不要多滴, 要小心,能发现它会放大吗?(举起滴管, 又 用吸管试)学生尝试。 师:我们可以用这个做一个凸度不一样的放大镜. 大家可以试试看。学生尝试 课堂小结,梳理放大镜知识 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夭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 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