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公司堵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949501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公司堵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X公司堵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X公司堵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X公司堵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X公司堵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公司堵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公司堵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公司门口围堵等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有效处置公司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 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预 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切实维 护公司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通过集体上访、非法聚 集、围堵等方式,向公司、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众多人员 参与的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此类事件主要有以下几 种表现形式: (1)违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2)非法聚会、游行、示威,聚众围堵、冲击公司、上级主管部门或党 政机关

2、等重要单位;围攻、挟持公司工作人员等。 (3)聚众堵塞公共交通,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等。 三、权责 3.1 公司行政经理负责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保证预案和实施程 序进行审查和修订。 3.2 各小组组长负责应急人员培训的管理和演练。 3.3 公司所有员工都有义务执行本预案中各自的职责。 四、定义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 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 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 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 1 / 6 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

3、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 种事件。 五、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信访条例 国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六、内容描述 6.1 指导思想 6.1.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公司对所管辖范围内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 负总责。具体处置过程中,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指挥员及其权限。 6.1.2 预防为主,化解矛盾。 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改 革

4、、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基础 上,制定和出台适合我公司实际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并规范信访工作,从 源头上防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 制和社会稳定预警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事 件控制在萌芽阶段、控制在基层,及时消除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因素。 6.1.3 依法处置,防止激化。 2 / 6 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处置,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策的严肃性。 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宣传、协商、调 解等方法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和 “可散不可聚、

5、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处置原则,加强对群众的说服 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 大。对发生暴力行为或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要及 时、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快平息事态。 6.1.4 快速反应,相互配合。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 制。有关部门要及时给予配合和支持,并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 置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 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 应切实加强沟通和交流,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6.1.5 加强教育,正确引导。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将法制宣传、

6、教育疏导工作贯穿事件处置的 整个过程。要通过新闻媒体、现场广播、印发通告等方式,广泛宣传有关法 律法规和政策,教育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 正当渠道和方式反映问题。群体性事件一般不公开报道;确需公开报道的, 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指示精神的统一部署,组织好信息发布工作。对 歪曲性报道或谣言予以及时驳斥和澄清,正确引导舆论。 6.2 指挥与职责 6.2.1 指挥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组成。 (具体名单见 附件) 公司本部成立群体性事件专项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群体性事件工作。 群体性事件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行政部。 (2)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3 / 6

7、 A、统一领导、指挥、协调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B、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公司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情况, 贯彻落 实上级主管部门对公司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的指示,并向上级主管 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C、确定各职能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及具体分工; D、 研究制定事件处置决策和应对措施,指挥、协调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E、研究制定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记者采访等新闻工作事项; F、研究解决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3)应急领导小组事件现场职责 A、做好事件处置前的工作部署,下达现场处置指令。 B、具体组织实施现场处置工作,依据现场情况,正确指挥各职能部门进 行处置,协

8、调和落实现场处置中的具体工作事宜。 C、组织机动力量及装备物资,做好应急和增援的行动准备。 D、负责组织对人、财、物和机密档案等及时采取抢救、保护、转移、疏 散和撤离等有效措施。 E、全面掌握事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相关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提出具体处置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F、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组织现场善后处理,安排处置力量有序撤 出,并组织好现场清理和保护。 G 、负责现场处置工作全过程的总结、报告。 6.3 应急响应 6.3.1 启动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迅速采取措施进行 控制,并将情况上报集团行政部。集团行政部根据情况发展适时启动应急预 案,

9、组建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开展处置工作。应急领导 4 / 6 小组成员进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群体性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情报信息、行动处 置、政策法规解释等职责,并加强协作沟通。 6.3.2 现场处置 现场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到位后,应立即派应急处置人员进入事发现场, 并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处置工作。 (1)事件涉及部门的主要任务 主要负责人应迅速赶到现场开展疏导、劝解工作,告知当事人相应的救 济渠道及正当的申诉方式,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主要负责人应直接与群众代表对话。 迅速研究当事人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努力化解矛盾。 (2)协商不成应与当地派出所报警 行政部、宣传部

10、及保安室注意搜集并固定事件发生现场违法犯罪行为 的证据。适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控制局势,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社会秩 序;采取强制措施前,应向现场人员明示告知。对事件中违法犯罪的人员 以及插手事件的敌对分子,依法打击处理。 6.3.3 信息报送和处理 (1)信息采取立即报送的原则,确保时效性。(最迟不得超过 30 分钟) (2)应急小组领导及时派员赶赴现场,核查、了解、研究并续报有关信 息。 (3)信息收集和报送应做到及时、客观、全面、准确。 6.3.4 后期处置 事件平息后,应急领导小组会同上级主管部门要继续做好群众工作,消 除可能导致事件反复的不安定因素,进一步做好化解工作,并加强跟踪和督 查,防止事件反复。 6.4 应急保障 5 / 6 6.4.1 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并落实群体性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环节的工 作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已有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报送设施特别是现 场应急通信系统性能完好,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备用设施和技术力量,确保信 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6.4.2 物资保障 建立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物资储备。车辆、防暴及照明、灭火等设备、器 材实行专人保管和维护,满足处置需要。储备物资应存放于安全、交通便利 的地方。 6.4.3 法律保障 及时搜集和研究处置群体性事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处置工作提供法律支 持。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