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49483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沪科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沪科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检测卷(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21页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 章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0 题;共 30 分) 1.在ABC中,若 tanA=1,sinB= 2 2 ,你认为最确切的判断是() A. ABC是等腰三角形B.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ABC是直角三角形D. ABC是一般锐角三角形 2.在?中,?= 90,若 cosB= 3 2 ,则 sinA 的值为( ) A. 3 B. 3 2 C. 3 3 D. 1 2 3.汶川地震后,抢险队派一架直升飞机去A、B 两个村庄抢险,飞机在距地面450 米上空的P点,测得A 村的俯角为30 ,B 村的俯角为60 (如图)则A,B 两个村庄间

2、的距离是()米 A. 300 B. 900 C. 300 2 D. 300 3 4.如图,在 44的正方形网格中,tan = () A. 1 B. 2 C. 1 2 D. 5 2 5.如图,已知A点坐标为( 5,0),直线 ?= ?+ ? (? 0)与 y 轴交于点B,连接 AB,若 a=75,则 b 的 值为( ) A. 3 B. 5 C. 5 3 3 D. 3 5 5 6.如图, AC是电线杆 AB 的一根拉线,测得BC=6米, ACB=52 ,则拉线 AC的长为 ( ) A. 6 sin52 米 B. 6 tan52 米 C. 6 cos52 米 D. 6 cos52 米 第2页共21页

3、 7.如图,已知在RtABC中, C=90 ,BC=1,AC=2,则 tanA 的值为( ) A. 2 B. 1 2 C. 5 5 D. 2 5 5 8.如图为 K90 的化学赛道, 其中助滑坡AB 长 90 米,坡角 a=40 ,一个曲面平台BCD连接了助滑坡AB与着 陆坡,某运动员在C 点飞向空中,几秒之后落在着陆坡上的E处,已知着陆坡DE的坡度 i=1: 3,此运动 员成绩为DE=85.5米,BD之间的垂直距离h 为 1 米,则该运动员在此比赛中,一共垂直下降了 () 米 (参 考数据: sin40 0.64,cos400.76,tan400.8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A. 101.4

4、B. 101.3 C. 100.4 D. 100.3 9.在 RtABC中,C=90 ,AB=2BC, 则 sinB的值为 ( ) A. 1 2 B. 2 2 C. 3 2 D. 1 1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如图在教学楼一楼 C 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60 ,在 教学楼三楼D 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30 ,旗杆底部与教学楼一楼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 CD=6米,则旗 杆 AB 的高度为() A. 9 米 B. 9(1+ 3)米 C. 12 米D. 18 米 二、填空题(共10 题;共 36 分) 11.如图,为保护门源百里油菜花海,由“ 芬芳浴 ” 游客中心 A 处修建通

5、往百米观景长廊BC的两条栈道 AB, AC若B=56 ,C=45 , 则游客中心A 到观景长廊BC的距离 AD 的长约为 _米 (sin56 0.8, 第3页共21页 tan56 1.5) 12.计算 3tan30 tan45 =_ 13.已知 与 互为余角,且cos(115 +)= 2 2 ,则 =_ ,=_ _ 14.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多选,则按所选的第一题计分 A 如图,DE为ABC的中位线, 点 F为 DE 上一点,且AFB=90 , 若 AB=8, BC=10, 则 EF的长为 _ B小智同学在距大雁塔塔底水平距离为138 米处,看塔顶的仰角为 24.8(不考虑身高因

6、素),则大雁塔 市约为 _米(结果精确到0.1 米) 15.如图, ABCD 中, AE BD 于 E,EAC 30 ,AE3,则 AC 的长等 于_ 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E BC,垂足为E,如果 AB=5,BC=8,sinB= 4 5,那么 ? ?=_. 17.四边形 ABCD中, BD 是对角线, ABC=90 ,tan ABD= 3 4, AB=20, BC=10,AD=13,则线段CD=_ 18.在ABC中,C=90 ,BC=6 cm,sinA= 3 5 ,则 AB的长是 _.cm. 19.已知:等边 ABC的边长为2,点 D 为平面内一点,且BD= 3 AD=2

7、3 ,则 CD=_ 20.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 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 cosACB的值为 _ 第4页共21页 三、解答题(共7 题;共 54 分) 21.计算 | 2 -2| - 2cos45 + (-1)-2 + 8 22.如图, 某游乐园有一个滑梯高度AB,高度 AC 为 3 米,倾斜角度为 58 为了改善滑梯AB的安全性能, 把倾斜角由58 减至 30 ,调整后的滑梯AD比原滑梯AB 增加多少米?(精确到0.1 米) (参考数据:sin58 =0.85,cos58 =0.53,tan58 =1.60) 23.甲、乙两船同时从港口A 出发,甲船以12 海

8、里 /时的速度向北偏东35 航行,乙船向南偏东55 航行, 2 小时后,甲船到达C 岛,乙船到达B 岛,若 C、 B 两船相距 30 海里,问乙船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海里? 第5页共21页 24.如图,小明在山脚下的A 处测得山顶 N 的仰角为 45 ,此时,他刚好与山底D 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沿 着坡度为 30 的斜坡正对着山顶前行110 米到达 B 处,测得山顶N 的仰角为60 求山的高度(结果精 确到 1 米,参考数据: 2 1.414 , 3 1.732 ) 25.如图,为了测得一棵树的高度AB,小明在 D 处用高为 1m 的测角仪 CD,测得树顶A 的仰角为 45 ,再 向树方向前进10

9、m,又测得树顶A 的仰角为60 ,求这棵树的高度AB 第6页共21页 26.如图所示,某数学活动小组要测量山坡上的电线杆PQ的高度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先在地面上的点 A 处测得杆顶端点P的仰角是45 , 再向前走到B点, 测得杆顶端点P和杆底端点Q 的仰角分别是60 和 30 , 这时只需要测出AB的长度就能通过计算求出电线杆PQ的高度 你同意他们的测量方案吗?若同意,画出 计算时的图形,简要写出计算的思路,不用求出具体值;若不同意,提出你的测量方案,并简要写出计算 思路 27.海中有一个小岛P,它的周围 18 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点A 测得小岛P在北 偏东 60 方向上,

10、航行12 海里到达B点,这时测得小岛P在北偏东 45 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 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 第7页共21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 【解答】解: tanA=1,sinB= 2 2 , A=45 ,B=45 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 C=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A、B 的度数,即可判断ABC的形状。 2.【答案】 B 【考点】 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解析】 【解答】 在ABC中, C=90 , A+B=90 , sinA=cosB

11、= 3 2 .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得出 A+B=90 ,根据,互余两角,其中一个的正弦值,等于另 一个的余弦值,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 D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 【解答】解: A=30 ,PBC=60 , APB=60 30 , APB=A, AB=PB 在 RtBCP中, C=90 ,PBC=60 ,PC=450米, 所以 PB= 450 ?60 = 900 3 = 300 3 所以 AB=PB=300 3 故选 D 【分析】过 P作 AB的垂线,垂足是 C, 根据两个俯角的度数可知ABP是等腰三角形, AB=BP , 在

12、直角 PBC 中,根据三角函数就可求得BP的长 4.【答案】 B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 【分析】求一个角的正切值,可将其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利用直角三角函数关系解答 第8页共21页 【解答】解:如图, 在直角 ACB中,令 AB=2,则 BC=1; tan?= ? ? = 2 1 = 2;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运用,可将其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答,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 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5.【答案】 C 【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对顶角、邻补角,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直线与坐标轴相交问题 【解析】 【分析】直线y=x+b

13、(b0)与 y 轴交于点B,则令 x=0,解得 y=b,即 OB=b 如图,直线y=x+b(b0)与 x 轴也相交, 设交点为C, 交点坐标为(-b,0) , 所以 OC=b, 因此三角形 B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5 ; 直线 ?= ? + ? (? 0)与 y 轴交于点B, 连接 AB, 若a=75 ,所以? = 180 -?-?= 60 ; 在直角三角形AOB中,A 点坐标为(5, 0) , 则 AO=5,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tan?= ? ? , ? = ? tan? = 5 3 = 5 3 3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三角函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直线的性质,熟悉三角函数的概念,

14、并运用它 们来解答本题,考生要掌握此类题 6.【答案】 D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 【解答】 电线杆一定与地面垂直, ABC是直角三角形, ? ? =cosACB, AC= ? cos? = ? cos52 故选 D 【分析】先根据电线杆一定与地面垂直可知 ABC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B C A C =cos ACB即可得出结 论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 角形,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 7.【答案】 B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根据 tanA 是角 A的对边比邻边,直接得出答案tanA 的值 第9页共21页 【解答】 C=90 ,BC=1,AC=2, tanA= ? ? = 1 2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练记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答案】 A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