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4948687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8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时规范练第24 页 基础巩固 下图中 , 图 1 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图 2 为兴义万峰林曲折地表 景观。据图完成12 题。 1.关于图 1 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丙岩石中有化石 B.丙、乙岩石均具有层理结构 C.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D.是石灰岩变为大理岩的过程 2. 兴义万峰林地区为典范的喀斯特地貌, 形成该地区地貌的主要 地质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 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 答案 1.D2.B 2 解析第 1 题, 凭据箭头偏向可知, 图中甲岩石由沉积物形成, 是沉 积岩。丙岩石由岩浆形成, 是岩浆岩。甲岩石中有化石

2、, 丙岩石中 没有化石 ,A 项错误。乙岩石是变质岩, 丙、乙岩石都没有层理布 局,B 项错误。是冷却凝集作用, 对地表形态影响较小,C 项错 误。是变质作用, 是石灰岩变为大理岩的历程,D 项正确。第2 题, 兴义万峰林地区为典范的喀斯特地貌, 形成该地区地貌的主要 地质作用是流水溶蚀。B项正确。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 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 宽几十至几百千米。根据板块构造活动与结构地貌特性, 大陆 边缘分为稳定型和运动型两大类。读大陆边沿范例示意图, 完成 34 题。 3.图中() A.是岩浆发源地B.是岩石圈 C.a是板块生长边界D.b 是稳定型大陆边缘 4.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3、()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 3 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 答案 3.D4.D 解析第 3 题, 图中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 并没有 进入软流层 , 不是岩浆的发源地,A 项错误 ; 位于大洋板块, 属于 地壳 , 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B 项错误。 a 为海沟 , 属于板块的 灭亡界限 ,C 项错误 ;b 位于板块内部 , 地壳较为稳固 , 属于稳定型 大陆边沿 ,D 项正确。第4 题, 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 为灭亡 界限 , 联合六大板块图可知, 亚欧大陆的东侧是灭亡界限, 非洲大 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西侧均与图示不切合, 只有美洲大陆西海 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

4、块、南极洲板块的灭亡界限, 切合图 示信息 ,D 项正确。 能力提升 (2019 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 莫赫悬崖 ( 右图 ) 位于爱尔兰西 海岸 , 是欧洲最高的悬崖, 绵延 8 千米 , 远眺大西洋 , 非常壮观。悬 崖的石灰岩基底是由无数细小海洋生物的骨骼在3 亿年前堆叠起 来的。长期以来, 越来越多的砂岩和页岩沉积在海里, 险峻笔直的 4 悬崖显现出密密的条理, 仿佛是一部部千古巨书。据此完成56 题。 5.莫赫悬崖的上部岩石主要由() A.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B.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C.海洋生物遗骸堆积形成D.流水挟带泥沙固结形成 6.形成险峻笔直的莫赫悬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5、.地壳抬升、海水侵蚀B.断裂上升、冰川侵蚀 C.地层陷落、流水侵蚀D.褶皱隆起、海浪侵蚀 答案 5.D6.A 解析第 5 题, 注意题干问的是“莫赫悬崖的上部岩石”的成因。 莫赫悬崖的基底是海洋生物遗骸堆积形成的沉积岩; 上部岩石为 砂岩和页岩 , 是流水搬运泥沙在海岸带聚集凝结形成的。D项正 确。第 6 题, 由质料可知 , 莫赫悬崖原来在海洋里, 后由于地壳抬 升活动 , 地层在上升过程中受海水的侵蚀作用, 形成险要笔挺的悬 崖。 A项正确。 (2019 山西运城质检 ) 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 其西侧的 点苍山丛林茂密, 浩繁溪流起源于此。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 度的变化会导致湖

6、泊水域面积的变革, 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挟 带泥沙的聚集条件。因此, 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 5 的变化推断流域内的气候变迁。下面图a 为云南点苍山和洱海地 域示意图 , 图 b 示意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聚集时间的对应曲 线。据此完成79 题。 7.图 a中点苍山东侧平原的成因是() A.地壳上升 ,流水侵蚀B.地壳下沉 ,流水侵蚀 C.地売上升 ,流水堆积D.地壳下沉 ,流水堆积 8.图 a中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特点为() A.逐渐变粗B.逐渐变细 C.先变粗 ,后变细D.先变细 ,后变粗 9.图示地区 1300 年至 2000 年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为() A.变干

7、 变湿 变干 变湿B.变湿 变干 变湿 C.变湿 变干 变湿 变干D.变干 变湿 变干 答案 7.D8.B9.C 解析第 7 题, 平原西侧为断层陡坡, 说明西侧岩石相对东侧上升, 或者说东侧岩石相对西侧下沉, 形成谷地 , 同时流水等外力作用不 6 断将风化侵蚀的产物搬运到谷地边沿聚集, 形成平原地形。D项 正确。要是地壳上升, 应该形成块状山或高地, 而不会是平原 ,A、 C项错误。平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 项错误。第8 题, 甲地至 乙地湖底沉积物来自西侧, 随着河道流速变慢, 挟带本领会渐渐变 低, 以是粒径大的先聚集, 粒径小的后聚集。B 项正确。第9 题, 天气变干时 , 湖泊面

8、积减小 , 河流入湖处间隔湖心更近, 湖底沉积 物粒径增大 , 反之则减小。 13001500 年颗粒变小 , 说明气候变 湿;1500 1700 年颗粒变大 , 说明气候变干 ;1700 1850 年颗粒变 小; 说明气候又变湿;1850 2000 年颗粒变大 , 阐明天气变干。C 项正确。 (2019 浙江绍兴考前模拟) 美国西部的羚羊谷为狭缝型峡谷。从 地表看 , 羚羊谷为荒漠上一节干枯的小河沟(下左图 ); 深入地下 , 羚羊谷两侧岩壁为光滑坚硬的沉积岩曲面( 下右图 ) 。据此完成 1011 题。 10.羚羊谷两侧岩石具有() A.片理构造B.层理构造C.球状构造 D.气孔构造 11

9、.与羚羊谷成因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是() 7 A.整年酷热干旱 , 冬春季节多强风 B.年降水量不多 , 但有季节性山洪 C.整年降水富厚 , 流水侵蚀作用强 D.沿海低地平原 , 海水侵蚀作用强 答案 10.B11.B 解析第 10 题, 由材料知 , 羚羊谷两侧岩石属于沉积岩, 具有层理结 构。片理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的构造特征; 球状构造是花岗岩 等侵入型岩浆岩常有的构造; 气孔构造是喷出型岩浆岩的常见结 构。 B项正确。第11 题, 材料显示的羚羊谷为荒漠上一节凋谢的 小河沟 , 阐明本地天气较干燥, 年降水量不多 , 河道是季节性河 道。同时峡谷内部较深, 且谷两侧岩壁为平滑曲面, 说

10、明存在显着 的流水腐蚀状态, 因此可判断存在季节性山洪征象。B项正确。 (2019 河北省山一中模拟) 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 下坠落聚集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1214 题。 12.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 8 A.温度变化B.风力C.流水D.冰川 13.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14.倒立锥分布最为广泛的山地是() A.大兴安岭B.天山 C.秦岭D.南岭 答案 12.A13.C14.B 解析第 12 题, 山坡上的碎石恒久不停往坡下坠落, 山坡

11、上岩石逐 渐破碎是物理风化作用的效果, 物理风化作用的原因是温度变化 引起岩石的热胀冷缩。A项正确。第13 题, 岩石风化时产生的碎 石颗粒巨细稠浊。当这些碎石坠落时, 颗粒大的碎石较重, 受重力 作用影响沿山坡向下崩落时产生很大的动能( 速度 ), 能克服种种 停滞而滚得更远, 所以颗粒大的碎石可以滚动到倒立锥的边沿部 位, 而一些较小的碎石多聚集在倒立锥的顶部。因此倒立锥表层 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锥底颗粒物均匀粒径大, 锥顶颗粒物均匀粒 径小 ,C 项正确。第14 题, 当地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风化作用较 为显着 , 可知该地年温差、日温差变革显着。秦岭、南岭位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相对

12、来说较富厚, 气温日变化及年变化相对 9 较小 ; 大兴安岭所在地域气温年变革较大, 但由于本地丛林广布, 气温日变革较小, 且地表受植被掩护作用较强, 山体的岩石风化作 用较弱 ; 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山地垂 直差别显着 , 山体陡峭 , 气温年变化、日变化大, 因此倒立锥漫衍 最为遍及 ,C 项正确。 15.(2019湖北武汉调研 ) 阅读图文质料 , 完成下列各题。 新西兰东南部 ( 图甲 ) 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 个圆形巨石 ( 图 乙), 最大直径逾2 米, 重达数吨 , 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 据研究 , 圆石与珍珠的形成缘故原由异曲同工, 即在

13、漫长的地质年 代中 , 由围绕着核心物质( 如贝壳、珊瑚碎片等) 的钙和碳酸盐逐 步结晶 , 层层凝结而成。直径2 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 万年 到 550 万年的时间形成 , 大约要覆盖10 到 50 米厚的海泥才足以 提供充实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 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 图丙 ) 。 (1) 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如今海滩的地质历程。 10 (2) 说明圆石龟甲状斑纹的形成机理。 (3) 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散, 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 其提供依据。 答案 (1) 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 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 最 终圆石上覆物质被腐蚀而出露。

14、(2) 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 导致圆 石表面产生裂隙; 这些裂隙又渐渐被其他物质添补。 (3) 圆石遭受风化、侵蚀或搬运作用; 海平面上升吞没圆石。 解析第 (1) 题, 根据材料 , 摩拉基圆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 由围 绕着核心物质的钙和碳酸盐逐步结晶, 层层凝结而成。早期刚形 成时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 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 最终圆 石上覆物质被腐蚀而出露。第(2) 题, 圆石龟甲状花纹源于外力的 风化、侵蚀、聚集等外力作用。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 冷缩或脱水收缩; 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 这些裂隙又渐渐被其他 物质添补。第 (3) 题, 摩拉基圆石

15、奇景的圆石暴露于水面之上易遭 受风化、侵蚀或搬运作用; 海平面上升大概会吞没圆石, 导致该奇 景消散。 16.(2019山东潍坊模拟 ) 阅读图文资料 , 完成下列各题。 11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 住 民重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 多米 , 如今 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 米, 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伤害。海 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革的关键因素, 美国政府 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掩护小镇相近的沙坝, 但海堤很快被波浪摧 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世冻土层, 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 海冰困绕。近50 年来 , 永世冻土层变薄 , 海冰存在

16、日期淘汰, 沙坝 面积不停缩小。下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 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重要差别, 并表明差别的成因。 (2) 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淘汰最快的季候, 并阐明果断来由。 (3) 与 50 年前相比 , 分析近 50 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低落的缘 故原由。 答案 (1) 西侧海水侵蚀为主; 东侧河水腐蚀为主。西侧直面海洋, 海面开阔 , 海水流动性好 , 受海浪和潮汐影响大; 东侧离大陆近 , 大 12 陆上多条河道注入, 且流向与沙坝走向根本垂直, 河水侵蚀作用 强。 (2) 夏日海冰融化 , 沙坝受海水侵蚀强; 降雨多 , 冰雪融量大 , 河道流量大 , 沙坝东侧受河水侵蚀强; 冻土融化 , 土层松软 , 易被侵 蚀。 (3) 环球天气变暖 , 海平面上升 , 不断淹没沙坝 ; 海水结冰期收 缩, 腐蚀时间变长 , 沙坝边缘坍塌严重; 沙坝地表径流和大陆河道 流量增大 , 流水侵蚀增强 ; 沙坝永世冻土层变薄, 易被侵蚀。 解析第 (1) 题, 由材料“海水和河流的侵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