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参考书笔记整理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42.53KB
约11页
文档ID:14948417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参考书笔记整理_第1页
1/11

才思教育网址: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考研参考书笔记清初的皇家园林由于满清君主高度集权统治的封建大帝国政治制度,影响着皇家园林建造方向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得更为明显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全部沿用明代的宫殿、坛庙、园林等,并没有多少皇家的建设活动康熙中叶以后,逐渐兴起皇家园林的建设高潮这个高潮奠基于康熙,完成于乾隆,乾、嘉年间,终于达到了全盛的局面一、大内御苑紫禁城内除个别宫殿的增损和改易名称之外,其建筑及规划格局基本上保持着明代的原貌兔园、景山、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仍保留明代旧观二、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清朝统治者来自关外,很不习惯北京城内炎夏溽暑的气候,康熙以后,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便着手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北郊和塞外等地营建新的宫苑西北郊环境:山清水秀按其地貌景观的特色分为三大区:西区以香山为主体,包括附近的山系及东麓的平地;中区以玉泉山、翁山和西湖为中心的河湖平原;东区即海淀镇以北、明代私家园林荟萃的大片多泉水的沼泽地一)畅春园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康熙帝首次南巡,对江南秀美的风景和精致的园林印象很深归来后在北京西北郊的东区、明代皇亲李伟的别墅——“清华园”的废址上,修建大型的人工山水园。

园林性质:离宫御苑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西北郊建造的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命名为“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八风来朝”、“六气通达”畅春园是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规划布局:畅春园南北长约1000 米,东西宽约600 米,占地900 亩(60 公顷)设院门五座:大宫门、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西北门才思教育网址:畅春园园林景观特点:建筑及景点的安排按纵深三路布置1、理水:利用“清华园”原有资源丰富水面,创建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和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着萦回的河道2、建筑:建筑密度小,建筑朴素,多为小式卷棚瓦顶建筑,不施彩绘园墙为虎皮石砌筑,堆山则为土阜平冈,不用珍贵湖石3、植物 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腊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竹鸡,景色清幽整个园林景观崇尚简约,与康熙所提倡的简约精神有关二)避暑山庄(离宫御苑)选址此地的原因:康熙北巡避暑时从当地居民口中探听到一处蒙民牧场,人烟稀少,没有坟墓、蚊虫和蝎子,树木草地繁茂,泉水水质好缺点:没有大面积水域整理后的地貌环境:面积564 公顷,开辟人工湖泊和水系,大致环境有一下特点:1、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2、湖泊与平原纵横交错,地势由平缓趋向险要,此地貌形成了全园的三大景区: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3、周边有奇峰异石,为山庄提供了良好的借景条件;4、山区的大小山泉沿山峪汇聚入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5、山岭屏障于西北,阻挡了冬天的寒风;加上山峰、树木、湖泊等的有利条件,使该地具备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

三)圆明园(离宫御苑)雍正三年,雍正帝把其赐园圆明园改为离宫御苑,并大加扩建,扩建的内容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新建一个宫廷区;第二部分:就原赐园的北、东、西三面往外拓展,利用多泉的沼泽地改造为河渠串缀着许多小型水体的水网地带;第三部分:把原赐园东面的东湖开拓为福海,沿福海周围开凿河道;才思教育网址:第四部分:沿北宫墙的一条狭长地带扩建后的圆明园,面积扩大到200 余公顷圆明园整体布局:整个山形水系的布列,出于对建园基址的自然地形的顺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堪舆风水学说的影响三、清初皇家园林发展的概貌以及与明代的区别明代的重点在大内御苑,清初的重点在离宫御苑,这种园林观的变化与统治阶级的生活习尚和国家的政治形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江南的私家园林“江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等地江南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江南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后期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代表了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从此也涌现了大批造园家和匠师及刊行于世的许多造园理论著作一、扬州私园江南名园之四:明末扬州望族郑氏兄弟的四座园林:影园、休园、嘉树园、五亩之园其中规模较大、艺术水平较高的是休园和影园。

影园,由著名造园家计成主持设计和施工扬州八大名园:王洗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筱园二、苏州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地下水位浅,取水方便,附近的洞庭西山是著名的太湖石产地著名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另有,上海的豫园第五节 文人园林、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文人画进入明代已完全成熟,以致达到诗、书、画融为一体,因而人们赞誉一个画家常用“诗、书、画三绝”一类的词句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一、时代背景1、政治由盛变衰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才思教育网址:二、文化艺术特点1、艺术创作方面⑴守成多于创新;⑵过分受到市民趣味的浸润而越来越表现为纤巧琐细、形式主意和程式化的倾向⑵私家园林方面 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其中,江南、北方、岭南造园风格比较成熟;⑶园林功能方面 娱乐、社交功能上升,“娱于园”的观点取代了传统的“隐于园”的观点;⑷造园思想方面 造园思想逐渐追求世俗、技巧化,宋代文人园特点逐渐消失一、乾隆时期的造园活动清朝皇家园林建设达到高潮,规模非常宏大,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1、从乾隆三年(1738 年)到三十九年(1774 年)三十多年间,皇家园林建设工程持续不断;2、大内御苑比之明、清初改建工程较大;3、行宫和离宫御苑建设尤为兴盛,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北郊和承德两地;二、道光时期,皇家园林趋于衰败。

主要表现:1、畅春园已呈破败状态,皇太后移居绮春园,改名为“万春园”;2、为节约宫廷开支撤去清漪、静明、静宜三园的陈设;3、其他行宫御苑、有的勉强维持现状,有的由于停止巡狩而常年废置不用,任其逐渐坍毁;4、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占领海淀和圆明园,大肆抢掠园中珍宝等;5、对皇家宫苑进行大规模焚烧第一次在咸丰十(1860 年)年八月二十二日至八月二十五日,焚烧对象圆明三园;第二次焚烧在同年九月初五至十一日,焚烧对象,圆明园外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处;6、光绪年间(1900 年)北京皇家园林再次受到摧毁三、大内御苑此时期有代表性的大内御苑有: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紫禁城四大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一)西苑西苑的历史背景: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乾隆时期对西苑进行大规模改建,改建重点在北海才思教育网址:1、北海景观:⑴琼岛南坡:顺治年间建成的永安寺景观特点:布局规整如图1、2 )⑵琼岛西坡地势陡峭,建筑物布置依山就势,配以局部的叠石显示其高下错落的变化趣味主要表现山地园林的气氛⑶琼岛北坡地势下缓上陡建筑按地形特点分上下两部分⑷琼岛东坡以植物景观为主,建筑密度最小;东坡主要建筑物是建在半月形高台“半月城”上的智珠殿。

总上可知:琼华岛的总体形象:婉约而又端庄,尤其从北海的西岸、北岸一带观赏,整个岛屿由汉白玉石栏杆镶嵌衬托而浮现在水面上,岛的顶部以小白塔收尾,使景观达到高潮琼华岛不愧为北京皇家园林造景的一个杰出作品2、北海周边景观⑴北海东岸东岸景区包括自南向北的四部分:第一部分,筑土为山,山上建云岫、崇淑二室与爬山廊相连第二部分,以水池为主体的小园林濠濮涧,水池用青石驳岸,纵跨九曲石平桥第三部分平地筑土山,以植物景观为主第四部分 即画舫斋是一组多进院落的建筑群,作为皇帝读书的地方既有北方庭院浑厚持重的建筑风格,又不失江南园林柔媚细腻的点景特色总上可知,北海东岸景区四个部分自南向北依次构成山、水、丘陵、建筑的序列,是一个富于变化之趣,有起结开合韵律的空间序列⑵北海北岸新建和改建的共有六组建筑群:镜清斋、西天梵境、澄观堂、阐福寺、五龙亭、小西天各建筑因地形就势展开布置,利用其间穿插的土山堆筑和树木配置,将建筑作局部的隐蔽并联络为一个整体景观才思教育网址:(二)慈宁宫花园慈宁宫为历朝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太嫔们居住的地方景观布局⑴规整式布局,建筑布置按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来安排;⑵建筑密度较低,大小十一幢占全园面积不到五分之一;⑶植物,古树参天,显示出一种严肃、清雅的气氛;另有松柏、槐、玉兰、海棠等。

三)建福宫花园(又称西花园)面积:约0.4 公顷建福宫花园布局⑴以一个高大建筑——延春阁为中心,周围分布着楼、堂、馆、亭、台等园林建筑,曲折环绕、高低错落,变化有致⑵全部楼房均沿宫墙建置,目的是掩障宫墙,以减少园林的封闭感景观特点:建筑密度高,没有水景,是以山石取胜的旱园建福宫花园已全部毁于1922 年的一场火灾四)宁寿宫花园又叫乾隆花园是乾隆预为其做满60 年皇帝之后归政做太上皇时颐养休憩时而建地形地貌:地形狭长花园布局:⑴总体规划采取横向分割为院落的办法,弥补了地段过于狭长的缺陷⑵建筑布局 共分五进院落,每进院落的布局各不相同行宫及离宫御苑一、行宫御苑:有代表性的行宫御苑有三座:静宜园、静明园、南苑一)静宜园性质:天然山水园背景:香山静宜园是清康乾盛世京郊著名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之一始于金代,金代建香山寺,明代又有许多佛寺建成,但以香山寺最为宏丽清康熙年间,就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乾隆十年加以扩建,第二年完工,改名“静宜园”京城西郊的“三山五园”指万寿山、香山、玉泉山和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苑和清才思教育网址:漪园景观布局:分内垣、外垣、别垣三部分,共有大小景点五十余处。

1、内垣:在园的东南部,是静宜园内主要景点和建筑荟萃之地,其中包括宫廷区和著名的古刹香山寺、宏光寺建筑特点及类型:宫殿、梵刹、厅堂、轩榭、园林庭院等都依山就势,作为天然风景的点缀2、外垣:占地最广,是静宜园的高山区建筑物很少,以山林景观为主调;外垣的“西山晴雪”,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最大的一组建筑群是玉华寺3、别垣:有两座较大的建筑群,昭庙、正凝堂(见心斋)见心斋,是静宜园内最精致的小园林,也是典型的园中园二)静明园性质:是一座以山景为主、河湖环绕的天然山水园景区布局:园大致分为南山区、东山区及西山区南山区:是精华所在,有宫廷区、玉泉湖及一系列小景点主要景点,玉泉山主峰之顶的香岩寺、普门观一组佛寺建筑群东山区:包括玉泉山的东坡及山麓的许多小湖泊,以构筑的小型水景园见长最北部以北峰的妙高塔为结束以观赏山泉景观为主西山区:为一片开阔平坦的地段,在此布置了园内最大的一组建筑——东岳庙,此外尚有圣缘寺、清凉禅窟等,形成西区以宗教建筑为主的景观特色三)南苑性质:人工山水园,是一座作为皇家猎场的特殊行宫御苑南苑中的四座行宫:旧衙门行宫、南红门行宫、新衙门行宫、团河行宫,其中团河行宫是最大的一座二、离宫御苑有代表性的三座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一)圆明园性质:平地起造的人工山水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背景:最初为雍正做皇子时的赐园,称帝后对圆明园进行扩建,乾隆年间进行第二次扩建乾隆时期,在圆明园的东面建成长春园,东南面建成漪春园圆明园、长春园、漪春园通称才思教育网址:圆明园各园景色各有不同,各有各自的宫门和殿堂全园利用原有的沼泽地,挖河堆山,形成河流、堤岛形成园中有园的景观布局,颇具江南水乡景观的特色乾隆时,根据各景点所形成的景观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