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基本知识和输血规范标准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946815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基本知识和输血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输血基本知识和输血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输血基本知识和输血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输血基本知识和输血规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输血基本知识和输血规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基本知识和输血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基本知识和输血规范标准(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务科 李萍,邓州肿瘤医院,输血基本知识及输血规范,医务科 李萍,邓州肿瘤医院,输血基本知识,内 容:,一、基本概念 八、输血反应 二、血型 九、成分输血 三、输血的分类 十、血浆代用品 四、输血的适应征 十一、自身输血 五、输血前的试验 十二、血液保护 六、输血注意事项 十三、有关法律法规 七、输血基本原则,3,一、基本概念:,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抢救措施。 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生物工程制品和血浆。 是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的重要手段。,4,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 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

2、医学奖。,5,临床输血进展,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Landsteiner发现A B O血型; 1902年, Landsteiner等又发现了型血; 1915年,德国 Lewisohn发明了用枸橼酸钠溶液保存血液的方法,可以用其贮存血液超过3个星期; 1927年,国际上正式确立ABO血型系统; 1940 Landsteiner等,发现Rh血型; 2001年WHO、红十字会决定,将Landsteiner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 近十余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出现,已使输血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6,输血的功能,7,二、血 型,血型是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依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分型。

3、 其中最重要的分型有“ABO血型”和“Rh血型”。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罕見的30余种血型。 异型输血可致严重溶血,甚至死亡。,8,二、血 型,O型血 各种人中较多见,占40-56%; A型血 白种人占44%,黑种人和东方人占28%; B型血 东方人占27%;白种人占9% ; AB型血 占4-5%。,9,血型 - 血型系统,Landsteiner 1900年发现了、血型, 年, Landsteiner的两名学生又发现了较为稀少的型血, 年,国际上正式采纳了Landsteiner原定的字母命名, ABO血型系统正式确立。确定血型有、四种类型。,10,红细胞中含A抗原,血清中含抗B抗体,红细胞中含B抗

4、原,血清中含抗A抗体,红细胞中含A抗原、B抗原,血清中无抗体,红细胞中无抗原,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体,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11,血型 - Rh血型,Rh血型的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 1940 Landsteiner等,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12,血型 - Rh血型,Rh血型的发现,对指导输血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 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13,三、输血的分类,按血液的来源分: 自体输血 血

5、型相同的同种异体输血 按输血的内容分: 输全血 输成分血,14,四、输血的适应征,急性大出血:创伤、大手术 择期手术:可选择自体输血 贫血:急慢性贫血 低蛋白血症:输血浆或血浆蛋白 严重感染:输粒细胞 凝血机制障碍:输入新鲜全血或鲜冰冻血浆,如血友病 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15,五、输血前的试验,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抗体筛查(交叉配血不合时;输血史、妊娠史等 ),16,六、输血注意事项,1.严格查对: 输血前要查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交叉配血报告,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颜色、保存时间。 2.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3.不加药物:血内不可加入其他任何药物

6、,生理盐水除外。 4.输血前,要将血浆与血细胞充分混合,轻轻摇匀。,17,六、输血注意事项,5.加强观察: 输血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的反应,体温、脉搏、 呼吸及尿的颜色。 6.输血后的血袋应送回血库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复查。 7.输血完后要继续观察病人反应(延迟反应发生)。 8.快速大量输血、新生儿输血要预热(32),18,七、输血基本原则,1.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 2.能少输的不多输。 3.能输成分血不输全血。 4.能输自体血不输异体血。 5.输血前应向受者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危害性。 6.输血前签署知情同意书。,19,八、输血反应,1 发热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溶血反应 4 细菌污染反应

7、5 输血传播疾病 6 其他不良反应,20,1.发热反应,发生率2%10%。 一、原因: 1)致热原引起:蛋白质、死亡的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污染。 2)免疫反应:常见多次接受输血的人,体内已经存在抗体,再次输血时发生抗原、 抗体反应而发热。 二、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输血后15分钟2h内,畏寒、寒战,继以高热3840C,可伴恶心、呕吐少数病人可出现抽搐、呼吸困哪,血压下降,昏迷。,21,1.发热反应,3.治疗: 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应用解热镇痛药,异丙嗪25mgIM, 或地塞米松5-10mgIV抗过敏治疗,畏寒时注意保暖,高热时可物理降温。 4.预防: 1)严格检查输血器具,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8、。 2)对多次输血者可输入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血。,22,2.过敏反应,发生率3%。 1.原因: 1)过敏体质者对血中蛋白质过敏。 2)受血者多次输入血浆制品,产生抗血清抗体。 2.临床表现: 只输入几毫升血液或血浆后就会出现皮肤瘙痒或荨麻疹; 严重时可出现咳嗽、喘气、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过敏性休克等。,23,皮肤红斑,荨麻疹,24,2.过敏反应,3.治疗 1)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减慢速度,应用抗组胺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静注地塞米松5-10mg。 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g。 3)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适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预防 1)有过敏史者:输血

9、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 25mg和静脉注射皮质激素。 2)多次输血者:可输洗涤红细胞。,25,3.溶血反应,是输血极其严重的并发症,是输血后受血者体内红细胞发生非生理性破坏的一种输血反应,死亡率高达20%-60%。,26,3.溶血反应,1.原因 1)血型不合:引起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引起。如过期、过度预热或加了不等渗溶液。 3)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患者其自身抗体破坏输入的红细胞。,27,3.溶血反应,2.临床表现: 输入少量血后,输血2550ml后,出现头痛腰背酸痛、寒颤、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和休克。 手术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广泛渗血,血压下

10、降,应想到溶血反应的可能。 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DIC,可急性肾衰致死。,28,3.溶血反应,3.治疗 1)立即停止输血。 2)早期应用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或氢化可的松,减轻免疫反应 3)抗休克:扩充血容量。对休克严重及有出血倾向的,输新鲜同型血或冰冻血浆。 4)保护肾脏: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防止肾小管阻塞。用利尿药加快游离血红蛋白的排出。肾衰可透析。 5)严重者考虑换血疗法:清除异性红细胞及抗原抗体复合物,29,3.溶血反应,4.预防: 1)严格执行配血和输血的核查,杜绝错误输血。 2)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不向血内加药物,严格掌握输血预热温度。,30,4.细菌污染反

11、应,发生率低,后果很严重。 1.原因: 采血、贮存血环节的细菌污染血液。 2.临床表现: 输入毒力小、污染少的血液,可只出现发热反应。反之,输入毒性大的,可立刻发生休克和DIC。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腹痛、全身出血点、休克、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31,4.细菌污染反应,3.治疗: 1) 立即停止输血。 2)对所输血液送检,做细菌学检查。 3)采用抗感染和抗休克措施。 4.预防: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按无菌要求采血、贮血、输血。 2)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发现颜色改变、透明度变浊或产气增多时不得使用。,32,5.输血传播的疾病,1.病毒型肝炎 发生率为2.4%-2

12、7.3%主要为乙肝和丙肝。 2.艾滋病(AIDS) 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输血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3.巨细胞病毒 一般症状轻,新生儿、器官移植、免疫缺陷者感染严重。,33,5.输血传播的疾病,4.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 可经血液传播。 5.梅毒 因输入二期梅毒患者的血引起。 6.寄生虫病 如疟疾、丝虫病、弓形体虫病。,34,输血传播疾病的原因:,检测的病原体存在“窗口期”。 有的病原体未列入血液检测标准。,35,中国爱滋病报告(2007),卫生部部长陈竺报告,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0万人,因采供血、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占9.3。(2007年11月30日健康报)

13、1985年,我国浙江省4例血友病患者因输注进口因子而感染爱滋病毒。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河南省因非法采供血数万人感染爱滋病毒。,36,6.其他不良反应,1.急性肺水肿和左心衰 大量、快速输血。 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咳大量血性泡沫痰、颈怒张、肺部哮鸣音等。 2.低体温 大量快速输入冷藏血。 3.碱中毒 大量输血时,枸盐酸钠在肝脏转化成碳酸氢钠。 4.暂时性低钙血症 枸盐酸结合血中游离钙离子。,37,九、成分输血,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输血观念的进步,传统输全血的方法已经被改变。成分输血受到重视。 成分输血是将供血者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浆蛋白)用科学的方

14、法分离,依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相关的血液成分。 成分输血是临床输血的主要形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全血,而且可以减少各种输血反应。,38,输血包括:,1.输全血: 2.成分输血: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血浆蛋白,39,1.全血,每袋200ml400ml。 保存期依保存液和温度不同而不同。4度以下保存20-35天。 用于补充血容量,主要是急性出血。,40,1.全血,输血的原则: 1)血红蛋白大于100g/L可以不输血; 2)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需要输血; 3)血红蛋白在60100g/L之间,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输血;结合病人的肺功能和是否继续出血来决定

15、。,41,2.红细胞,浓缩红细胞 少白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42,2.红细胞,1)浓缩红细胞: 最常用,容量小,疗效高,不良反应小。 每袋110-120ml,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保存期同全血。 适用于各种急性失血和慢性贫血,特别是有心功能不全的老人和小孩。,43,2.红细胞,2)去白红细胞:是一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保存期为4度24小时。试用于输血产生抗体发热病人。 3)洗涤红细胞:将全血去除血浆及白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用生理盐水悬浮。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4)冰冻红细胞:去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度下可保存10年、适用于稀有血型

16、的患者或备以后自身使用。,44,3.白细胞,白细胞悬液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 在22度以下,保存24小时。 作用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适用于粒细胞低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病人。,45,4.血小板,浓缩血小板可以由全血手工分离制备或用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 22度,普通袋保存期为24小时,专用袋为5天。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46,4.血小板,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小于5万/L,应考虑输入;如有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则输入不受限制。 对于内科病人,血小板小于5千/L,应立即输入,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47,5.血浆,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保质期为4度以下,24小时。 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容量。 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倾向。,48,血浆包括:,1)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在-20度以下的保质期为1年,作用适应症同新鲜血浆。 2)普通冰冻血浆:为保存1年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0度以下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