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试题库-简单直流电路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4946709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基础试题库-简单直流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工基础试题库-简单直流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工基础试题库-简单直流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工基础试题库-简单直流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工基础试题库-简单直流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基础试题库-简单直流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基础试题库-简单直流电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知识点1电路及其组成2电路基本物理量电流、电位、电压、电动势、电阻、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3电阻定律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4欧姆定律、路端电压与负载电阻的关系5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6电阻的连接分压与分流7万用电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8电阻的测量伏安法和惠斯通电路9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题库一、是非题1当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时,外电路负载上的电压一定小于电源的电动势。2导体的长度和截面积都增大一倍,则该导体的电阻值也将增大一倍。3当某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时,它的阻值为10;而当它两端的电压升至20V,则它的阻值也将升至20。4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值一定小于其中任一个电阻的阻值。

2、5在电阻分压电路中,电阻值越大,其两端的电压也就越高。6在电阻分流电路中,电阻值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就越大。7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的阻很小,可忽略不计。8若选择不同的零电位点时,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将发生变化,但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却不会改变。9我们规定自负极通过电源部指向正极的方向为电源电动势的方向。10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改变了,但它消耗的功率是不会改变的。11电路的路端电压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是:随着外电路的电阻值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外电路电阻值的减小而减小。12110V60W的灯泡在220V的电源上能正常工作。13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与外电路无关。14220V60W的灯泡

3、在110V的电源上能正常工作。15用电压表测的电路端电压为零,说明外电路断路。二选择题1R1和R2为两个串联电阻,已知R1=4R2,若R1上消耗的功率为1W,则R2消耗的功率为A、5WB、20WC、0.25WD、400W2R1和R2为两个并联电阻,已知R1=2R2,若R2上消耗的功率为1W,则R1消耗的功率为A、2WB、1WC、4WD、0.5W3有一段导线的电阻为16,把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使用,其电阻是A、4B、8C、16D、324有一段导线电阻是8,将它拉长一倍,那么它的电阻是A、4B、8C、16D、325电源电动势是2V,阻是0.1,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路端电压分别是A、

4、0,2VB、20A,2VC、20A,0D、0,06在上题中,当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路端电压分别是A、20A,2VB、20A,0C、0,0D、0,2V7如图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1.26V,R=1.26,r=0.24,则电源电动势E为A1.4VB1.5V C1.26VD1.3V8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的路端电压为零,这说明A、外电路断路B、外电路短路C、电源阻为零D、外电路上的电流很小9如图所示,已知R1=R2=R3=12,则AB间的总电阻为A、4B、18C、36D、010如图所示,R为一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E,阻为r,当(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A、R最大B、R最小C、R=rD、R=1/2

5、r11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4分钟时间,通过这电阻的一个截面的电量是A、20CB、50CC、1200CD、2000C12有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值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电阻之比是A、1:2B、2:3C、4:5D、3:413如果在1分钟导体过的电量是120C,那么该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A、2AB、1AC、20AD、120A14一只额定功率为1W,电阻值为100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A、100AB、1AC、0.01AD、0.1A15有三只电阻,阻值均为R,当二只电阻并联后再与另一只电阻串联,其总电阻值为A、RB、3/2RC、2/3RD、3R16如图所示,当电路中

6、的R1增大时,a、b两点间的电压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17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E2=6V,阻不计,R1=R2=R3=3,则ab两点间的电压是A、0B、-3VC、6VD、3V18两个相同的电阻器,并联之后的等效电阻值,与它们串联之后的等效电阻值之比是A、1:4B、4:1C、1:2D、2:1三、填空题1.由 、 、 和 组成的闭合回路叫做电路。2电荷的 移动就形成了电流。若1分钟通过某一导线截面的电量是6C,则通过该导线的电流是 A,合 mA,合 uA。3一只“220V40W”的灯泡,它的灯丝电阻是 。当它接在110V的电路上,它的实际功率是 (假定灯丝电阻不随温度而变化)4有

7、一划线式电桥如图所示,当滑柄滑到D点时,电流计读数为 时,称电桥处于平衡状态。若这时测得:L1=40cm,L2=60cm,R=10,则Rx= 。5把5的电阻R1和10的电阻R2串联接在15V的电路上,则R1消耗的功率是 若把R1、R2并连接在另一电路上,若R1消耗的功率10W,则R2消耗的电功率是 。6表头是万用表进行各种不同测量的公用部分,将表头 一个分压电阻即构成一个伏特表;而将表头 一个分流电阻,即构成一个安培表。7如图所示当S闭合时,Va= Uab= ;当S断开时,Uba= 。8有一包括电源和外电路电阻组成的简单闭合电路,当外电阻加倍时,通过的电流减为原来的2/3,那么外电阻与电源阻之

8、比为 。9如图所示,如果伏特表读数为10V,安培表读数为0.1A,安培表的电阻为0.2,则待测电阻Rx的值为 。10填写下表物理量名称符号国际单位单位符号物理量名称符号国际单位单位符号I电位电量E焦耳电压W11.在下列的三个电路中,求出所标文字的数值12.如果给负载加上100V电压,则在该负载上就产生2A的电流;如果给该负载加上75V电压,则负载上流过的电流是 如果给该负载加上250V电压,则负载上的电流是 。13.在下列电路中,求出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14两个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5,横截面积之比2:3,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将它们串联时,它们的电压之比为 ,电流强度之比为 ;将它

9、们并联时,它们的电压之比为 电流强度之比 。15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 ,路端电压等于 ;电路处于短路状态时,电源电压等于 ,路端电压等于 。16如图所示,M是 表,B点接M的 接线柱;N是 表,D点接N的 接线柱。17用万用表可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测量电流时应把万用表 在被测电路里;测量电压时,应把万用电表和被测部分 ;测量电阻前或每次更换倍率当时都应调节 ,并且应将被测电路中的电源 。18电源端电压与负载电阻的关系是:端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增大而 。当外电路断开时,端电压等于 。四、计算题1如图所示,已知E=30V,阻不计,R1=240,R2=600,R3=R4=200,求通过

10、电阻R1、R2、R3的电流。2如图所示,这是两个量程的伏特计部电路图。已知表头阻Rg=50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1mA,使用A、B接线柱时,量程是3V;使用A、C接线柱时,量程是15V,求分压电阻R1和R2的阻值。3如图所示,S闭合时,伏特表读数是2.9V,安培表读数是0.5A;当S断开时,伏特表读数是3V,已知R2=R3=4,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2、外电路上的电阻R14.如图所示,已知E=30V,阻不计,R1=10,R2=R3=40,求:1、S断开时,AB间的电压,R1上消耗的功率2、S闭合时,AB间的电压,R2上的电流5如图所示,已知E=6V,r=2,R1=R2=R3=4,求:

11、1、S断开时,通过R1、R2、R3的电流2、S闭合时,R1、R2、R3两端的电压6有一条康铜丝,横截面积为0.1mm2,长度为1.22m,在它的两端加0.6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正好是0.1A,求这种康铜丝的电阻率。7一电源的电动势为1.5V,电阻为0.1,外电路上的电阻为1.4,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路端电压。8如图所示,当S闭合时,伏特表上的读数为20V;S断开时,伏特表上的读数为22V,如果R=10,求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9如图所示,已知E=12V,r=1,R1=1,R2=R3=4,求:1、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2、S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10已知某电源的电动势E=1.65V,在电源两端接

12、上一个R=5的电阻,实测得电阻中的电流I=300mA,求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的阻11两个电阻并联,其中R1=200,通过R1的电流I1=0.2A,通过整个并联电路的电流I=0.8A,求R2和通过R2的电流I2。12如图所示,已知E=10V,r=0.1,R=9.9,求开关在1、2、3三种不同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各为多大。13铜导线长100m,横截面积为0.1mm2,试求该导线在50时的电阻值。14试求阻值为2K,额定功率为1/4W的电阻器所允许的工作电流和电压。15两个电阻并联,其中R1=200,通过R1的电流I1=0.2A,通过整个并联电路的电流I=0.8A,求R2和通过R2的电流I2。16有一个电流表,阻为100,满偏电流为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6V的电压表,需串联多大的分压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A的电流表,需并联多大的分流电阻? Word 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