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3课件PPT-附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9467047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3课件PPT-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3课件PPT-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3课件PPT-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3课件PPT-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3课件PPT-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3课件PPT-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3课件PPT-附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突出中心3,授课人:文小语 2020年10月27日星期二,BUBIANBANYUWENKEJIANPPT,同步教案,点此下载,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印,保存。,参考教案,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印,保存。,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印,保存。,自学指导,默读突出中心知识短文,思考: 1、什么叫中心? 中心是_。 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写作文、说话时最核心的内容或话题。,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1、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来写。,2、还要注

2、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知识回顾,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猫 鸟 动物笑谈 狼,明确: 1、猫:,2、鸟:,3、动物笑谈 4、狼,(1)审题:先审题目的限定性:走出校园(非校内,时间、地点不受限制) (2)提炼中心:事情或者是景物如何触动你的内心,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3)选材组织:筛选素材,再组织材料。确定人物主次,围绕中心详略得当的展开叙述,点名中心。,写作指导,为达到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提醒大家在以下四个方面多动点脑筋,花点力气:1、多用对比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正反双方的碰撞中,真善美的东西必将闪出耀眼的火花。盘点本单元的名家名篇,不难发现,对比是写作上的

3、关键词。,聚焦要求,2、详略得当须知,详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喜好程度,在这方面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说了算。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次要材料不可不写,但要略写,而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能写,在这一点上的确需要有忍痛割爱的牺牲精神。,3、卒章显志。通过抒情议论揭示主题是记叙文突出中心的常用笔法。对表现中心来说,如果说记叙是暗示的话,那么议论抒情就是明示。在文章的关键位置。比如结尾,用一两句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强化中心,往往会使读者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4、反复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

4、在题中嵌入主题词,在行文中能用主题词表述的内容要尽量用主题词表述。主题词在文中频繁的出现,如乐曲的主旋律不断响起,这样一方面能增加主题词对读者的刺激量,另一方面能增加文字语言的主题含量。,范文引路,秋游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如今正是秋游的好时节,我们全家约好周日到“木兰天池”去秋游。 带上秋游必需的物品和一大带零食,经过了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木兰天池”。一进大门,就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菊展:有的摆成了大花篮;有的摆成了开屏的孔雀;有的摆成了摇头摆尾的巨龙;有的菊花的花瓣是大瓣大瓣的;有的花瓣像一根根的细针;还有的菊花有碗口那么大呢 再往前走,就站在“木兰天池”的脚下了,我们于是开始向上攀

5、爬了。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山路边的野花点缀这美丽的“木兰天池”,有野菊花,牵牛花,紫荆花红的、粉的、白的、紫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陶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也都争先恐后地开着,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美丽。,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着,在阳光的照耀下,小溪像一跳银色的腰带系在“木兰天池”的“腰”上,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波光粼粼,荡起了阵阵涟漪。 为了能早点看到山顶的景色,我们相互鼓劲奋力地向上爬去,“哇,我们快到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真的,远远的我们就看见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着“木兰天池”四个大字。“我们胜利了,我们到山顶了”大家一起欢呼着、跳着. 爬到山顶,一片人工挖成的湖泊

6、印入我们的眼帘。哦!原来这就是“天池”呀!湖水清澈见底,水里一条条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在水面上还有两条神奇的索道,这可是专为那些勇敢者们设计的哟!在这平静的湖面上还有一条条游船,坐在游船上向远处望去,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上长满了一片片茂盛的树林。我不禁感叹到:这里的景色真迷人! 啊!我陶醉在这“木兰天池”的怀抱里了,我陶醉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里了!,明确,3、作者选取了“木兰天池”里的菊展、路边的野花、小溪、人工湖泊等美景,详略得当,以空间为写作顺序来突出中心。,1:秋天郊外游玩;,2、本文以空间顺序叙述了游玩“木兰天池”的美景,作者深深陶醉于眼前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木兰天池”,热爱大自

7、然的情感。,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提示: 地点是“电视机前或者餐桌旁”,人物是“一家子”,时间是早晨,还是晚上?是周末,还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一家人在干什么?是其乐融融的吃饭或观看电视节目,还是一次激烈的争论,抑或是一次郑重的讨论?总之,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就需要你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首先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写作实践,电视机前的一家子 俗话说得好,“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这不,晚饭刚过,我们一家子便“各奔东西”了:奶奶把门轻轻一关,便进入了自己的“戏剧天地”。不一会儿,她的房间便依稀传出了“咿咿呀呀”“咚咚锵锵”的声音,

8、不用说,又在看戏剧片了!时不时地,还能听到奶奶那沙哑的嗓音看到高兴处,奶奶便会跟着哼几句;老妈刚进自己的卧室,门还没关紧,“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歌声便响了起来;而客厅,则是我和老爸的体育世界。,美文赏析,每每说起这惬意的时刻,我便会想起几年前,电视机前那可笑而温馨的一家子 终于,我家也买电视机了!一家老小都十分开心,以前蹭电视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了。于是,嘴巴里还嚼着饭呢,一家四口便围着那“受宠若惊”的电视机了。收看什么节目呢?老爸把遥控器递给老妈老妈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这类爸爸所谓的“小事”,当然得由她作主。,“看看,有没有好的电视。”老妈眼中“好的电视”,就是那些扭扭捏捏,一到关键处便“请看下集”

9、的电视剧。没看一会儿,老妈突然又把遥控器塞给了我老妈最疼我了,看着我无精打采的样,肯定心疼了。我也不客气,赶紧调到体育频道,生怕错过了精彩的赛事。(在老爸从小的培养和熏陶下,我已早早地成了体育迷了)“快传,射门!加油,只剩5分钟了!”我看了看表,急得差点跳了起来。就在看表的一刹那,无意中瞥见了一旁太师椅上的奶奶:眯着眼睛,微张着嘴,盯着电视机,不知道在看什么。是呀,奶奶怎么看得懂这些?帮奶奶这个老越剧迷找找越剧吧,我又拿起了遥控器唉,折腾了半天,什么也没看成,谁也没看成。干脆,一家子就早早睡觉吧。,想起这些,便觉得好笑。再想想现在的日子,真是用奶奶的话说,“享福了”。不是这样吗?,点评:1.对

10、比手法的运用。小作者从现实写起: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属于自己的电视机前,看着自己喜欢的节目。由此,作者联想到从前;先是家里没有电视,去别人蹭电视;然后好不容易买回来一部电视,全家人守着一部电视,却不能尽兴观赏自己喜欢的节目通过前后对比,体现出了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快速大幅度提升,歌颂了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2.插叙手法的成功运用。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先从过去写起,而是从现在落笔,先写一家人晚饭后看电视的幸福场景,然后插叙以前的家庭情况,最后再回到现实之中。这样写来,文章篇幅虽短,但是摇曳多姿,曲折有致。,餐桌旁的一家子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 母亲忙好了饭菜,又将饭菜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

11、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开饭了!”于是,一家人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开始聊一些五花八门的话题,话题是聊不完的。儿子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妻子单位里的同事哪个又结婚了,哪个又离了;妹妹的生意,永远像股市一样波澜壮阔;我的写作进度,常常获得最高的关注;最难得发言的是母亲,她端着饭碗,眼睛盯着讲话的人,似乎插不上一句嘴。,忽然有人喊,汤勺呢?闻声一看,鸡汤盆里,漂浮着缕缕香气,却没有汤勺。母亲赶紧放下饭碗,站起身,喃喃笑着说,你瞧我这个记性,又忘记拿汤勺了。样子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母亲迈着碎步,走进厨房,拿来了汤勺。,大家继续吃饭。儿子手舞足蹈地给我们讲了一个班

12、级里发生的笑话。不小心,筷子被碰落到了地上。儿子弯腰捡起筷子,我正准备让他去厨房再换一双,母亲已经放下饭碗,站了起来,去厨房又拿了一双干净的筷子来,递给儿子。儿子接过筷子随口说了声,谢谢奶奶。母亲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这孩子,跟奶奶客气啥啊!”,大家埋头吃饭,谁夹起一口菜,嘀咕了声:“好像有点儿凉了。” 母亲放下饭碗,站起身,“我去热一下。”说着,端着两盆炒菜,走进了厨房。不一会儿,母亲就端着两盆热气腾腾的菜,回到了餐桌旁。 大家都将筷子伸向那两盆热菜,真好吃,“丁零零!”突然,家里的电话响起来了。我正准备起身去接,母亲已经站了起来:“你们快趁热吃饭,我去接电话。” 母亲的饭碗,搁在桌上,已

13、经看不到一丝热气,估计吃了一半的饭,都凉透了。突然意识到,仅仅这一顿饭工夫,母亲就像时刻绷紧了弦的士兵一样,随时准备站起身来。,母亲一次次站起来,是想让我们其他人安心地吃顿饭啊! 如果留意一下,就会看出,其实在我们每个家庭的饭桌上,都有这样一个:当厨房里的水烧开了,当菜凉了需要再热一下,当电话铃声响起,当谁需要餐具或调料(他)她总是及时站起身来,去帮我们。这个人,如果不是我们的母亲,就一定是我们的父亲。 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是用一辈子在呵护我们的亲人啊!,点评:一家子人热烈的议论着,她只是静静地听着;有人忘拿汤勺了,她赶紧起身去拿;儿子的筷子掉地上了,她赶紧去换作者就是用这一幕幕发生在餐桌旁的

14、最最平常的场景,表现出了伟大无私的母爱。文章对母亲的细节描写,初读之,似觉无味;再读之,让人动容;深读之,则令人潸然泪下。只要我们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最最平常的琐事,也散发着动人的光芒。,考试中,数以万计的考生同时面对同一作文题,在选材、立意上难免有“撞车”现象。倘若我们能在作文形式上开动脑筋,让自己的作文形式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我们的作文就可能脱颖而出,大放异彩。,作文形式创新七招, 分列标题式。 如,某考生在母亲陪我长大一文中,选择了“童年锻炼”、“恋爱风波”、“考前放松”充满生活气息的情节,让我们看到“母亲”对子女的信赖和良好的家教方法。小作者在行文中,以“锻炼”、“

15、信赖”、“减压”三个小标题展开文章,不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条理清晰地把主要内容显示出来了,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评分时,这样的文章往往比同类文章高34分。, 附加题记式。 就是在正文前先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蕴涵哲理的话,或展示主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让阅卷老师从中透视到作品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搏,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如,某考生在“鼓励”自传一文中精选了一中一外两个典型事例阐述了鼓励的作用。作者在正文前加了这样的一段话:,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桨,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 题记 开头的“题记”提纲挈领,点明中心,

16、再加上两个代表性的事例,以及挥洒自如的语言,这篇文章得到了59+2分的高分。 正文前的“题记”也可换为“前记”。或在正文后添加“后记”可起同样的作用。, 文学剧本式。 将作文写成剧本,不失为一种结构文章的好形式。某地中考要求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其中一考生采用独幕话剧的形式,通过四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善良巧遇金钱善良巧遇地位善良巧遇权利善良巧遇时光老人,深刻地揭示了“人们需要善良,善良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不仅立意深远,而且构思独特,令人拍案叫绝。, 镜头组合式。 蒙太奇是法语建筑上的术语,意思是装配、构成。把它借用到电影电视上,就是把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地组接在一起。中考作文也可借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 如,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其中一学生采用了这一方法,他将“解剖青蛙”,“酸、碱、盐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镜头组合到一起,阐述了从生物、化学、物理实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