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20页)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149464814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26.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2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2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2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20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第6课 戊戌变法,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知道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影响,了解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活动,知道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 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归纳戊戌变法的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时间,地点,代表,目的,结果,1895年春,北京,康有为、梁启超以及 各省1300多名考试的举人,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失败,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一、变法拉开序幕公车上书,二、变法发展思想宣传,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时务报,强学会,强学会,时务报 国闻报,国闻报,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梁启超 (18731929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变法通议,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三、变法达到高潮百日维新,光绪皇帝,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因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想一想: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掌握实权,维护专制统治,不做亡国之君,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裁

3、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角色体验,实业家,准备科考的读书人,八旗兵,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百日维新对你们的影响?,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触犯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四、变法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梁二人流亡海外,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谭嗣同殉难图,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

4、观望态度。,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探究一: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留下了什么启示?,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就是一个傀儡!”,材料三:在百日维新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出变法诏令、谕旨达180件。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曾评价道:“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而举行太大”,启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且顽固派掌握实权,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维新派急于求成,策略失当,维新派力量单薄

5、,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失败原因,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探究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影响:1.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3.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 阻挠破坏,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五

6、知识小结,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 公车上书 B. 强学会成立 C. 万国公报创办 D. 百日维新的开始,A,考查公车上书的时间,六 当堂练习,2. 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是( ) A. 裁撤冗员 B. 开办新式学堂 C. 训练新式军队 D.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3.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阻止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 在社会上起思想启蒙作用 D. 改革君主专制政体,C,考查戊戌变法的 历史作用,4.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主要观点如下: 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C.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