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材分析--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5633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6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术教材分析--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美术教材分析--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美术教材分析--修订编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教材分析--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术教材分析--修订编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美术湘版教材特点介绍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 一、学习内容 1.审美观念的形成过程、内涵与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形态。 2.了解和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几种常见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以一种现代文化心态来学习古今中外的优 秀美术作品。 3.了解与掌握中外美术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认识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一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文化理想。 4.古今中外美术重要流派及其风格,美术在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承载的各文化族群的讯息。 二、编写思路 在结构上,美术知识学习和审美实践的课逐步推进,交叉运用。本册分为 3 个单元。第 1 单元偏重于解

2、决 鉴赏美术与认识各种美术现象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第 2 单元和第 3 单元分别以经线和纬线的角度 来引导学生从理性思维的层面鉴赏美术作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以宽容的态度来理解各种美 术现象。其中,第 2 单元按照人类文明与文化分期及审美发展特点以经线的形式来构建该单元各单位课; 第 3 单元按照美术作品自身所承载的审美、社会、自然等多类型的独特讯息分类以纬线的形式传达美术作 品的魅力及其构建的美术世界;第 3 单元既是第 1 单元各理论与方法实际运用,又是第 2 单元内容的推进、 拓展与补充,是感性体验到理性思维的完成。同时,在这种经线、纬线编织的课程中,又于经线中在各课 之

3、间进行了横向的联系,纬线中进行了纵向的穿插,多方位、多层次、多层面地展示作为以图像传递信息 与承载文明的美术的魅力。 每课的编写均遵循以下原则 : 图文欣赏导入、人文与审美综合、方法串联、训练探索、审美拓展、尝试表现、 多元评价。每课均设置“思考与交流”、“活动建议”等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引导学生融汇该课 的文化知识,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每单元均设置“相关链接”,其内 容是本单位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拓展。 编写中,强调了美术学习中图像具有承载文化信息、传递文明的特点,理论学习和特质训练均从解读、探 究具体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审美经验展开和深入

4、。通过解读、探究,论及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和审美 问题,带入方法和知识。要求作品图版的选择必须是经典、民族和具有时代特征的。 在知识点的选择上,强调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恒久价值、相对稳定 的知识;在尊重多元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和价值,以有利于学生终身 学习和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 三、使用建议 1.引导学生从文化、社会等视角认识美术,了解它与生活、文化、社会、自然、民族等的联系,并于其中 理解美术的价值,形成理性批评的眼光,挖掘图像中蕴含的价值。 2.美术是人类用图像的方式来认识、反映和表达主观与客观世界的媒介,承载了人类宝

5、贵的文化遗产,反 映了人类思维的递变过程和人类文明推进的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利用合理的鉴赏美术方法就有可能深 层次地挖掘出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内涵。 3.本册分上下两篇,其中上篇是必修部分,主要解决鉴赏美术所需的方法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是美术鉴赏 的常识部分;下篇是选修部分,主要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探索与挖掘美术作品中所承载的 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上篇的升华。鉴赏美术的方法始终贯穿于上下两篇之中, 引导学生以方法作为重要手段,文化知识作为铺垫来进行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的学习。 绘画 绘画 一、学习内容 1.学习绘画的工具材料类别及其特点及一般性的绘画基础训练方

6、法。 2.学习认识绘画的基本要素及绘画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形式和审美价值,了解绘画艺术重要流派的风格及 表现手法。学习鉴赏有详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绘画作品。 3.学习绘画基本技能有选择地进行画种实践练习,学习一至二种画种的基本表现手法。 二、编写思路 在结构上以绘画的基本要素的学习入手,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深层的推进。其中,第一、二单元是绘 画的形与色的基本知识及理论学习与训练,初步展现视觉造型语言的魅力;第三单元分画种进行实践,分 画种进行较详尽的介绍,进一步拓展视觉造型艺术训练的层面与深度,是前面两个单元的升华与训练上的 细化。每课没有“思考与交流”、“活动建议”等 教学

7、环节,其目的是便于学生主动参与,在较多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和感觉绘画艺术的乐趣,掌握基础知识, 感受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过绘画实践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明暗、 透视和色彩等知识,选择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三、使用建议 1.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绘画,了解绘画与生活、自然和人类发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并通过绘画 艺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 2.绘画艺术源于生活,引导学生不但能够表达所看到的自然,更能表达自我情感和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文化 层面的思考。 3.学习第一、二单元掌握基本的绘画要素后在第三单元中任选一个画种进行较为深入的绘画实

8、践。 雕塑 雕塑 一、学习内容 1.介绍学习雕塑的工具材料,雕塑类别及特点以及雕塑的基本语言形式和基础训练方法。 2.了解雕塑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价值和艺术魅力,学习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文化内 涵的雕塑作品,并学习用雕塑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介绍学习雕塑的基本技法技能,有选择地进行圆雕或浮雕的学习实践。 4.了解全球信息一体化下的现代雕塑发展面貌与特点。 二、编写思路 在结构上,从偏重于欣赏的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课交叉推进,本册分四单元十七课。其中,第一单元为必 修课,主要偏重于审美修养的理论,解决学生进行雕塑实践所需的基本的审美素养;第二、三、四单元则 从雕塑的形态分

9、类进行实践,展现雕塑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雕塑手段与语言来传达对 主客观世界的感受。每一单元都在理论、欣赏学习的基础上设置实践内容,但每一单元均具有训练的重点。 理论学习与雕塑实践均是围绕促进审美素养的提高、用雕塑语言进行独特表达展开的。 在编写中,注重雕塑艺术的学习特点、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选择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典型性和 经典性的作品,注重以一种开放性、多元化与民族性的眼光来审视传统雕塑艺术的魅力,看待当代全球文 化大环境下的现代雕塑。 三、使用建议 1.引导学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去认识雕塑,了解雕塑与生活、自然和人类发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并通过 雕塑艺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

10、认识与传承。 2.雕塑艺术源于生活,引导学生不但能够表达所看到的自然,更能表达自我情感和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文化 层面的思考。 3.学习第一单元,掌握雕塑的发展规律与基本的表现语言后,再在后面三个单元中任选一个单元进行深入 的实践与探究。 4.雕塑作为一个研究与表现物体在空间中形态呈现状貌的造型艺术门类,具有较为独特的观察方法与表现 方式,引导学生对这两方面的学习与探究,准确把握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设计 设计 一、学习内容 以设计中的三大基本门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为教材内容建构的基础。视觉传达设 计从视觉发现入手,通过特殊的手段和角度对现实生活中的物象进行观察,获取物象有价值

11、的信息;对生 活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形成表达信息的图象;借助一定的方法运用图象进行有效的传达,如:广 告设计、 包装设计、 标志设计等。 产品设计从功能和材料分析再到市场推广三大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学习活动。 环境艺术设计从空间结构等物质要素到环境的心理要素展开学习活动,进而提出对未来环境空间的设想。 二、编写思路 在设计学科的众多内容和门类中,侧重于设计教学中最为关键的设计思维训练,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 三课。每单元的前两课是学科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的探讨研究,第三课侧重于设计运用。 每课以“活动建议”中设置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内容构件,每课都是以明确的学习结果为切入点,从本课的 主要学习内容

12、中寻找一个兴趣点入手进行欣赏导入,直接揭示出本课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在课的进程中 由若干小的学习活动串联或并联学科知识。注重方法提示和学习过程的指导,阶段性的和局部的训练。编 写中强调了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正文部分将学科知识以浅显的方式呈现或以趣味 性的语言描叙出学科知识的内涵。图例的选择是以对教学活动实施最有效为原则。版式设计注意了图例、 图例说明、 思考与交流活动、 正文在同一区域中有效的整合, 注意了对页的信息整合与翻页的信息分离问题, 做到了在有限的版面中传递最丰富、最有效的视觉信息。 每课都设置了“思考与交流”“相关链接”“活动建议”等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学

13、生主动参与, 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体验设计艺术学习的乐趣。提供了学习活动相关的学科概念和知识。 三、使用建议 1.原则上在三个单元中选择两个单元进行 学习。建议第一单元为必修内容,这有益于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的建议。 2.教学过程中注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课后的“活动建议”来组织教学活动,课的进程中设置的 “思考与交流”的教学环节包含了时间短的小训练内容,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活动建议”有两到三 个活动,教师在选择时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活动一。 3.每单元设置“相关链接”,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拓展。分为三大部分:“术语 和名词”中的内容是本单元

14、相关概念和知识的提示;“设计团体和设计师”选择的是教材中相关的设计组 织介绍和设计师的背景知识;“推荐书目及网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帮助。 电脑美术 电脑美术 一、学习内容 1.运用 Painter 软件为主, 进行电脑绘画创作 ; 运用 Photoshop 软件为主, 进行电脑图像创作 ; 以 Core1DRAW 软件为主完成电脑图形创作,以 PageMaker 软件为主完成书籍或杂志的版式设计。 2.三维软件 3dsMax 为主展开学习活动。从三维静帧作品,到结合 Premiere 软件进行三维片头设计,再到 三维角色和场景设计。 3.运用 Flash 完成平面动画的学习 ; 运用 D

15、ream weaver、 Flash、 Fireworks 为主学习网页设计 ; 运用 Author ware 为主完成多媒体设计。 二、编写思路 着重抓住与美术学科相关的重要软件的知识和技巧。每一课的编写基本上遵循欣赏导入、操作训练、活动 扩展、交流探讨的学习过程。努力实现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电脑技术的操作技能和艺术创作表 达能力。 在结构上,全书总共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三课。第一单元主要针对电脑美术创作中静态的平面造型; 第二单元针对电脑美术创作中立体造型创作,实现由静到动的飞跃;第三单元为网络与多媒体,逐步进入 电脑美术中互动的体验学习。三个单元相对独立、互相配合、实现递进的学

16、习过程。 每一课以“活动建议”中设置的学习活动来构建学习内容,每课都是以明确的学习结果为切入点,从本课 的主要学习内容中寻找一个兴趣点入手进行欣赏导入,直接提示出本课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在课的进程 中由若干小的学习活动串联或并联学科知识。注重方法提示和学习过程的指导,阶段性的和局部的训练。 电脑软件的选择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可便利接触的为主,对同类软件也予以提示。每课以一到两个软件为 主展开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对应一到两项生活应用。范例的选择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 图像的选择是以对教学活动实践最有效的为原则。版式设计注意了图例、图例说明、思考与交流活动、正 文在同一区域中有效的整合,注意了对页的信息整合与翻页的信息分离问题,做到在有限的版面中传递最 丰富、最有效的视觉信息。 每课均设置“思考与交流”、“活动建议”等教学环节,“活动建议”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主动参与, 在轻松的活动中体验和交流。每单元都设置了“相关链接”,其内容是本课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