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9古诗三首说课稿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456204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9古诗三首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9古诗三首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9古诗三首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9古诗三首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9古诗三首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一、说教材 送元二使安西 是盛唐著名诗人、 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 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 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 刻画酒席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 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 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 味深永独树一帜。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 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明确多音字“朝” 、 “舍”的两个读

2、 音,明白“使” 、 “浥” 、 “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 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 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 情。 3. 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 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2 教学重点: 1. 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 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

3、国语文的思想 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还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 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感悟。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 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采用通过诵读引导学生理解的方 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读出感情, 从而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古诗的意境 中,以期达到:情,在读中悟;画,在读中呈现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 大纲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 变课堂上教师教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双主 体,课堂上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前,采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送别 ,通过音乐的渲染,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离别忧

4、伤的氛围中, 自然的进入送别题材的 古诗意境中。从而导入课题,理解题目的意思。介绍作者,了解王维 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写作特点。 2. 理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 在课堂教学中我没有对诗歌的意思做过 3 多的解释,而是让学生对照注释, 使是出使的意思, 浥是湿润的意思, 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 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 理解, 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自读自 悟 悟送别情怀奠定了基础。 3. 感悟诗情。自古人生重离别

5、,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 诗”在古诗词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 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 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 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 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感悟诗情这个环节我 们将解决该问题, 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 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 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感悟渭城美景,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 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 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 读来却风

6、光如画, 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 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 平日车马交驰, 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仿 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总之,从清 4 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 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景,指导学 生读出景色的美。 从美景的背后感受淡淡的忧伤。此时的王维和元二正在喝送别 酒,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 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再读诗句, 哪些景物表现 出他们

7、的忧伤,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告诉学生古人有 “折柳赠别” 的风俗。因“柳”与“留” 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我又采取层进式的引读,读出这 种淡淡的忧伤。为指导学生感悟诗的后两句离别情怀奠定基础。 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让学生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 “西 出阳关” 。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 地大不相同。 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 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明确这几个 地方的地理位置,出示唐朝地图,让学生明白渭城与安西的具体地

8、点, 这距离大概有 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元二远去千里之外, 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 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 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我还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 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我先让学生想象,然后出示课件,当 5 学生明白安西哪儿黄沙满天, 满目荒凉!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 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全都在酒里。因此,这 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 ,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 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诗人与元二的依依惜别之 情,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训练,元二呀,你这一 去。通过说话训练去解读和领悟王

9、维的内 心,这既是一种想象语言训练, 又是对朋友 情的感悟。实际上还表达了学生自己的心声与人、人与己的相遇交融。 最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古诗, 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4. 品味诗 在学生对古诗体会的基础上,播放古曲阳关三叠,使学生再 力。 5. 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 我准备让学生诵读其他的送别诗,进行比较。感 悟我国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说板书设计 除了课题和作者之外,我为本诗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安西 阳关渭城(客舍) 6 长安 依依惜别 - -景色优美 这样,我边介绍诗中的地点边板书。让学生明白地理位置。根据 诗句内容点明渭城景色的优美和诗中的依依惜别之情,点明本诗的中 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