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智取生辰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945603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智取生辰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智取生辰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智取生辰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智取生辰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智取生辰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智取生辰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一、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二、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三、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四、让学生认识到做事有头有脑的重要性。教学设想:一、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内容,对于本课学习有帮助,再结合课文分析品味杨志的思想性格特征。鉴赏小说故事情节中如何体现智取的。二、先让学生了解水浒传,预习智取生辰纲,预习中做到:一是熟读课文;二是提出自己的理解课文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上视问题的多少、难易来决定所用教学时数。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节选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百单八将”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学生回答水浒传。讲了什么事情?

2、学生答。教师明确: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 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本文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描述的主要人物杨志也是“一百单八将 ”之一,节选课文中他还没有“造反”。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不详,以下仅供参考:苏州人,声于元末,名初为避祸迁于江苏兴化县。二、学生读书:要求能复述基本故事清洁思考问题: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三、学生读完书,复述故事情节。之后,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教师明确: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计策。他就像玩魔术一样,眼见得一桶酒

3、,人家吃没事,杨志一行人吃,却倒下了。作者把谜底放在最后揭晓,最后才说出人名。说明计策,上文则隐去人名,就显得扑朔迷离,神奇莫测。晁盖等七人主动亮出客商的伪装,解除了杨志的戒备心理。在歌声中,白日鼠挑酒上场,引众军汉买酒。其实两桶都是好酒,料杨志必然阻止。晁盖一伙过来先喝一桶。借舀酒做手脚,前一瓢掩饰,后一瓢下药,白日鼠追这个,夺那个,写不露丝毫破绽。这一伙痛饮解渴,安然无恙,引得众军汉心痒难耐。晁盖一伙的做法,完全麻痹了杨志一伙的警惕心理,终于诱其入了圈套。有趣的是白日鼠故意来个正题反作,一个劲不卖,说:“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了。”论事实,这倒是真话,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四、小说中环境

4、描写是怎样的,对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看书划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后回答。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写法也多变:有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的,有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的,有通过杨志或虞侯、老都管之口来写的,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的。故事中的许多情节,都被炎热的气候条件所决定。因为“火似热”,所以众军汉肩挑重担,苦热耐熬,一路惆怅不已。因为天热,所以不“趁早凉走”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抱怨。因为“红日当天”,“热不可挡”,所以行黄泥岗,见到松林,便要歇凉,死活不走,杨志与部下的冲突也弄到

5、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天热,所以口渴难耐,见到酒就要喝,最后杨志自己也喝了半瓢。因为天热,所以晁盖等人装作歇凉争先喝酒也毫无破绽。总而言之,吴用用蒙汗药智取的计策,就是根据炎热的气候条件设计的。写炎热,才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板书设计水浒传 内容:农民起义 局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自然环境:天气炎热作用:铺垫和推动情节发展布置作业:划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及课文的两条线索安排之巧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不体察下情的领导,是不受欢迎的领导,杨志正是这样一个人,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划的语句,讨论、归纳杨志的思想性格。二、学生讨论、

6、交流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教师明确: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他明白天下形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也明白一路的情势,他知道黄泥岗“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绣道是这般光景”。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发现有人在对面松林里“舒头探脑价望”,马上前去盘问。他一见众军汉买酒,就断然制止,生怕中了蒙汗药的计策,事情果真如此,吴用之计果真用的是蒙汗药。但是,我们只能说杨志“相当”精明,不能说“十分”精明。凡防范措施,总须以防万一,宁可过头不可不防。即使酒里真的没有下药,还是不吃保险。吴用他们做手脚,杨志“在远远处望”,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7、”,不想一想,第二人去舀一瓢酒,为什么被夺住往桶里一倾,这举动有没有别的文章。他到底被吴用做的手脚蒙住了,结果中计被劫。可见,他的精明,跟吴用相比,就略输一筹。杨志更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说他“蛮横”是不错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军阀作风,棍棒纪律,以致他的饿部下一路怨声载道,离心离德。他在押送队伍中没有威信,呀不注意协调自己与老都管虞侯的关系,不懂得笼络人心。事前他没有把道理讲明白,不把纪律规定好,当然无法使大家齐起心来,战胜困难。单靠打骂,最后黔驴技穷,指挥陷于僵局,他们行到黄泥岗时,杨志已彻底陷入孤立。三、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押送生辰纲,一是智取生辰纲,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先写杨志押送生辰纲,归结到一点,是要写明白杨志非常小心谨慎为什么最后准许众军汉喝了那桶酒,也就是说杨志怎么会掉进吴用设置的圈套。作者一路写来,一面写杨志的精明,一面写他的蛮横,终于左右不了局面,最终进入了“智多星”吴用设计的圈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