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版)物理卷(正式考试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45496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9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版)物理卷(正式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版)物理卷(正式考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版)物理卷(正式考试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版)物理卷(正式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版)物理卷(正式考试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 , , , , 外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学 校 :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 _ _ _ _ _ _ _ _ _ _ _ 班 级 : _ _ _ _ _ _ _ _ _ _ _ 考 号 :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内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绝密启用前 2015

2、年第一次大联考【江苏卷】 物理试题 命题人:学科网大联考命题中心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 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卷请用直径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第卷 (选择题共 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5 小题,

3、每小题3 分, 共 15 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的贡献和他们的科学思 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B伽利略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楞次定律 D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 2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m 和 2m 的半圆球 A 和圆球 B,其中 B 球球面光 滑,半球 A 与左侧墙壁之间存在摩擦。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 的夹 角,两球恰好不下滑,设最大

4、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为重力加速度) , 则半球 A 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3 2 B 3 3 C 3 4 D 2 3 3 32012 年我国宣布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商业运行。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 导航、定位等功能。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 O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 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 两位置 (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 时针运行,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相同,均为 2 2 r gR B卫星 1 由位置 A 运动至位置B 所需

5、的时间至少为 g r R r 3 C卫星 1 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来源 :学。科。网Z。X。X。K D卫星 1 由位置 A 运动到位置B 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4如图所示,C 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R2的滑片 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悬在电容器C 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 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尘埃带正电 B若把 R1的滑片向左移动,则尘埃 P 向下加速运动 C若把 R2的滑片向 左移动,则尘埃向上加速运动 D若把闭合的开关S断开,则尘埃向上加速运动 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 M2的木板,在

6、两木板的左 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m,开始时,各物块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 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 v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 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评卷人得分 , , , , , , , , 外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请 不 要 在 装 订 线 内 答 题 , , , , , , , , 内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7、 , , , , , , , A.若 F1=F2,M1M2,则 v1v2 B.若 F1=F2, M1M2,则 v1v2 C.若 F1F2,M1=M2,则 v1v2D.若 F1F2, M1=M2,则 v1v2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16 分) 6如图 1所示,物体A 以速度 v0做平抛运动,落地时水平方向的位移和 竖直方向的位移均为L,图 1 中的虚线是A 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2 中的曲线是一光滑轨道, 轨道的形状与图1 中的虚线相同。让物体B 从轨道顶端无初速度下滑,B 下滑过程中没有脱离 轨道。物体A、 B 都可以看作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A、B 两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相同 B.A、B 两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物体 B 落地时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5 2gL D.物体 B 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gLmg 2 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l,A、V 均为理想电表,R、 L 和 D 分别是光敏电阻 (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理想线圈和灯泡。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正弦 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流电的方向每秒钟改变50 次 B在 t=0.005s 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为 V222 C有光照射R 时, D 变亮 D抽出 L 中的铁芯,A 的示数变大 8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

9、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 三点,如图甲所示,一 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 1 kg 的小物块从C 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 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 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 V/m B由 C 到 A 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 C 点到 A 点电势逐渐升高 D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AB U =-5V 9如图甲所示, 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 将某一物体 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实验测得x 与斜面倾角

10、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 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A.物体的初速率v0=3m/s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75 C.取不同的倾角 ,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 的最小值xmin=1.44m D.当某次 =30 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评卷人得分 t/ 10 -2 s , , , , , , , , 外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学 校 :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 _ _ _ _ _ _ _ _ _ _ _ 班 级 :

11、 _ _ _ _ _ _ _ _ _ _ _ 考 号 :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内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第卷(非选择题共89分)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题、第 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 分,共 42分 【必做题】 10 (8 分)如图(甲) ,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A、B 两个光电门,与通过 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小车所受的拉力。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加速度与质量的

12、关系”时,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五组数据,为 了更直观地描述物体的加速度跟其质量的关系,请你根据他的描点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 M a 1 图象。若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摩擦,则该图线斜率值表示的意义是。 (2)如图(丙) ,将长木板的左端抬高,小车遮光片装在右侧,使小车从靠近光电门A 处由静 止开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 及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木板倾角,测得 多组数据,据此数据得到的 2 1 t F的图线如图(丁) 。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的距离L1.0m, 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1=0.5kg,则图线的斜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测得的图

13、线斜率将(选填“变大” 、 “变小” 或“不变”) 11.(10 分)小明、小强共同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路中的各个器材元件的参数为:电池 组(电动势约6 V,内阻 r 约 3) 、电流表 (量程 2.0A ,内阻 rA=0.8 ) 、电阻箱 R, (099.9 ) 、 滑动变阻器R2(0Rt) 、开关三个及导线若干。他们认为该电路可以用来测电源的电动势、内 阻和 R2接入电路的阻值。 (1)小明先利用该电路准确地测出了R2接入电路的阻值。他的主要操作步骤是:先将滑动变阻 器滑片调到某位置,接着闭合S2、S,断开 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再闭合S、Sl,断开 S2, 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

14、为3.6 时, 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 (2)小强接着利用该电路测出了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他的实验步骤为: a在闭合开关前,调节电阻R1或 R2至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 ,之后闭合开关S, 再闭合(选填“ S1”或“ S2” ) ; b调节电阻(选填“ R1”或 R2” ) ,得到一系列电阻值 R 和电流 I 的数据; c断开开关,整理实验仪器。 图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I 1 R 图象,图象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电 源电动势E=V,内阻 r=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

15、两题,并在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 都做,则按A、B 两题评分 A. 选修 3-3(12 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用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一定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 卷人得分 , , , , , , , , 外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请 不 要 在 装 订 线 内 答

16、 题 , , , , , , , , 内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B 变化到状态C.已知状 态 A 的温度为300 K。 气体在状态B 的温度 TB= ; 由状态 B 变化到状态C 的过程中, 气体是(吸热或放热) 。 (3)水的摩尔质量为M=18g/mol,水的密度为 =10 3kg/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6 1023/mol , 求 V=1cm 3 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B.选修 3-4 (12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狭义相对论,地面上的人看到高速运行的列车比静止时变短且矮 B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