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手术麻醉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43645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手术麻醉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心血管手术麻醉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心血管手术麻醉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心血管手术麻醉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心血管手术麻醉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手术麻醉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手术麻醉参考PP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八章心血管手术的麻醉,2,第一节:麻醉前评估和准备,一、麻醉前评估: 全面评估+心血管系统(重点) (一)病史 病程、经过;治疗情况、疗效;用药史 (二)体检 、呼吸 皮肤、粘膜色泽;颈静脉; 心肺情况;肝大、腹水?周围性水肿?,3,心功能分级方法 Goldman等估计非心脏手术危险性的 9个因素和计分,(三)心功能分级及危险因素计分,4,(四)特殊检查,1.ECG(Electrocardiogram):常规 心律失常:室早 、房颤 、 房室传导阻滞 缺血性改变:,2. X线胸片 高危征象:心/胸比 0.7,5,3.UCG : 左室功能差: EF 18mmHg , CI 2.2 L /

2、M2.min 多部位心室运动障碍 4.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有创,6,(五)麻醉风险性评估:,晕厥史、严重紫绀 严重心律失常 高(低)血压、肺动脉高压 心室流出道梗阻 心脏复杂畸形,麻醉风险性大:,1.先天性心脏病,7,2. 瓣膜性心脏病:,3. 缺血性心脏病:,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不全,肺水肿、呼吸困难、疲劳 胸痛、咯血、声嘶(压迫),8,二、麻醉前准备:,(一)原则: * 改善心功能和全身情况 * 控制,治疗并存症 * 解除焦虑,恐惧 (二)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 药物对病人的影响 *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9,1.洋地黄类药物:,目的: 改善心功能、控制室率

3、大剂量或逾量心律失常(尤低血钾时) 洋地黄化患者用琥珀胆碱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目前主张:术前2448小时停药 * 避免术中因低钾发生洋地黄毒性反应 * 术中、术后根据需要可快速给药,10,2.-受体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受体阻滞药突然停药心绞痛加剧,诱发心梗 机理:增多的-受体对内外源激动剂敏感性, 对TXA2抑制解除血小板聚集、粘附,(1)用途:缺血性心脏病、频繁心绞痛 中重度高血压、心律失常等,(2)注意: “撤药综合征”,(3)目前观点:术前不停药,调整剂量。,11,3.抗高血压药: 目前观点:控制血压在适当水平,不停药 4.利尿药: 注意:血容量不足 低血钾(体内总钾量可达3050

4、%) 目前观点:停药23天或适当减量,12,(三)麻醉前用药:,解除焦虑、紧张、恐惧情绪(足够镇静) 避免呼吸、循环抑制 根据心血管病特点用药(广义麻醉前用药) 冠心: -受体阻滞药or硝酸脂类药 法四: 艾司洛尔(esmalol) 美托洛尔(metoprolol) 抗胆碱药:东莨菪碱,13,第二节非直视心脏手术的麻醉,1.病理生理: (1)心脏舒张、充盈受限,心肌收缩力 炎症 心包纤维化、增厚、硬壳 心肌废用性萎缩 心肌纤维化 表现: SVI,CI,LVEDV,LVEDP HR(代偿性),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4,(2)代偿性循环血容量 (血浆容量 、RBC容积) (3)左、右心静脉回流受

5、阻 循环时间延长 脏器淤血、功能障碍(如呼吸困难) 胸、腹水 低蛋白血症 水、电解质紊乱,15,2.麻醉处理:,术前改善全身情况 麻醉性镇痛药为主,警惕药物过量(循环时间长) 防止心动过缓、低血压 注意手术操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心包逐步暴露、适度切除、警惕急性心衰 适当控制输液量(CVP监测) 重视术中、术后呼吸管理(血气监测),16,二急性心脏压塞,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相似 更加急、重、危(可立即导致心泵功能衰竭) 影响心室充盈的主要因素 心包内压力 代偿机制:交感神经兴奋,1. 病理生理:,17,2. 麻醉处理:,维持循环稳定 (1)麻醉前紧急心包穿刺减压; 输血、给氧; 正性

6、变力性药物 (2)阿托品:较大剂量(保持、加强代偿机制) (3)处理心肌缺血:心脏压塞解除、循环稳定后 (4)心脏破口修补后,及时减少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血压在适宜水平,18,三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肺动脉水平左右分流 体循环血量左室做功 左室肥厚、扩大左心衰 肺循环血量肺动脉高压 右室肥厚、扩大右心衰 双向分流或右左分流 肺动脉压 主动脉压,1.病理生理:,19,2. 麻醉处理:,轻、中度肺动脉高压者 控制性降压: 及时、适当(药物、程度、速度) 持续(术中、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或合并心内畸形者 体外循环,(1)非直视下动脉导管结扎术,(2)直视下动脉导管结扎术,20,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

7、 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直视心内手术?,21,一、病理生理:,可发生心、内外分流 分流方向取决于: 分流通路大小 两侧相对阻力,分4类:分流、血液混合、血流阻塞、瓣膜返流,1分流性病变:,22,* 血液由左心腔或体循环右心腔或肺循环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 呼吸功能减退 * 晚期:右向左逆分流,(1) 左右分流 ASD 、VSD、PDA,23,(2)右向左分流,法四、肺动脉瓣狭窄、艾森曼格综合征,* 血液由右心腔或肺循环左心腔或体循环 部分血液未经氧合流入左心紫绀、低氧血症 肺血流量不足,24,体循环、肺循环血流比例(QP/QS)失调 体循环、肺循环血液混合,2混合性病变:,3.阻塞性病变,左(右)

8、心室排血受阻,心室压力负荷过重,4.返流性病变,心脏排出的血液部分又返回心腔,心脏 容量负荷过重心室扩大、充血性心衰,25,二、麻醉处理: 手术时机婴幼儿期,1.术前准备: ()禁食禁饮:小儿按其麻醉原则处理 ()麻醉前用药: 安静、无哭闹(吗啡、咪达唑仑、氯胺酮) 严格掌握剂量,按体重给药 6月、合并呼吸道梗阻或呼吸功能不全不 用镇痛、镇静药,26,2.麻醉处理:, 静脉麻醉(主)+吸入麻醉(辅) 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为主 氯胺酮CO,体循环阻力 右向左分流 维持循环稳定: 稳定心率 维持适当前负荷 保持心肌收缩力稳定 避免肺血管及体循环阻力向加重异常分流方向变化,27,合理通气: 提高Pa

9、O2、适当降低PaCO2 ( O2是肺血管扩张药) NO的应用: NO肺血管扩张选择性降低肺血管阻力 和肺动脉压(对体循环压无影响),28,第四节心脏瓣膜病手术的麻醉,29,病理基础:,瓣膜口血流异常心腔负荷(容量和压力)异常 CO 机体通过各种代偿机制维持有效CO,麻醉管理原则:,避免加重已异常的容量和压力负荷 利用、保护机体的各种代偿机制,维持有效CO 减少并发症发生,30,需要关注的问题: * 瓣膜口狭窄程度的定量估计 * 瓣膜口返流程度的定量估计 * 心肌功能状态的估计,31,一、二尖瓣狭窄(mitral atenosis, MS),左房容量负荷,左心室充盈不足 代偿机制:LAP 跨瓣

10、压差(维持CO) LAP急剧急性肺水肿 慢性LAP肺静脉压、肺血流量 肺顺应性、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肥厚、扩大右心功能不全 多有充血性心功不全、房颤,1.病理生理特点:,32,2. 麻醉处理:,血流动力学要求: 避免心动过速 控制输液 避免加重肺动脉高压 原有房颤者不宜采用电击复律 及早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低血压、心衰者),MS,33,二、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 , MI),1.病理生理特点:, CO(部分血液返流至左房) 慢性MI:代偿机制:LV扩大、心肌肥厚。 LA扩大,LAP; 心肌收缩力; 肺动脉高压; 急性MI: 代偿:心率,心肌收缩力,LV扩大。 左房

11、扩大肺A、V高压肺水肿;急性右心衰,34,2.麻醉处理: 血流动力学要求: 轻度增快HR; 降低SVR (SV、 CI 、返流量),MI,35,三、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 AS),1.病理生理特点: 左室壁向心性肥厚(多无代偿性左室扩大) 重度狭窄(AVA=0.50.7cm2): 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衰; 心肌缺血心绞痛;晕厥;猝死 左房及肺动脉高压少见,36,2.麻醉处理:,血流动力学要求: 维持窦性心律,避免心动过速 避免增加后负荷及心肌抑制 慎用血管扩张药 预防、治疗心绞痛,AS,37,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sufficiency , AI),1

12、.病理生理特点: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 影响返流因素:返流瓣口面积大小 跨瓣压大小 舒张期长短 主要代偿机制:左室扩大和肥厚 慢性AI:左房功能无明显影响 急性AI:左室功能突然衰竭,低血压,38,2.麻醉处理:,血流动力学要求: 避免增加后负荷,维持较低体循环阻力 适当增快心率(可降低返流) 保持足够血容量,39,1.术前准备:,原则:纠正心衰 纠正心律失常 降低肺动脉高压 改善心功能,直视心内手术麻醉处理小结,40,2.麻醉选择:,方法: 全身麻醉 + 体外循环 药物: * 静脉麻醉为主(麻醉性镇痛药为主) + 吸入麻醉为辅(低浓度、必要时) * 警惕药物副作用 * 警惕药物过量(剂量、注药速

13、度),41,3麻醉管理:,* 稳定心率 * 预防、治疗肺动脉高压 * 控制输液(种类、总量、速度) * 维持适宜血容量 * 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1)维持循环稳定:,42,(2)合理通气: * 适当过度通气 (PaO2,PaCO2肺血管阻力) * 适当增高气道压(肺充血病人:改善肺顺应性) (3) 避免气泡进入循环气栓 (4)体外循环过程中及其后的麻醉管理: 心肌保护;心脏复跳;凝血功能; 血管活性药应用;麻醉深度; 并发症处理等,43,第五节冠心病手术的麻醉,44,若行非心脏手术,死亡率23倍。 手术,麻醉危险因素: 是否心绞痛,严重程度 是否心肌梗塞,有无并发症 目前心功能状况,有无心

14、衰 主要评估两方面: 心肌氧供与氧需的平衡情况 心脏泵血功能,一、术前评估,45,1、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注意: 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疼痛程度;诱发因素。 分三型: 稳定劳力型 不稳定型(恶化劳力型、卧位心绞痛) 变异型,46,2、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注意: 发作频率;梗死范围; 手术距心梗时间 术后心梗: 心梗再发率与手术距心梗时间有关: 心梗6月内手术,心梗再发率 多发生在术后3天,病死率高 重要诱因:手术麻醉期血压的显著波动,47,.心功能: 高枕、水肿、服洋地黄类药心功差,.ECG: 运动试验出现心绞痛的心率收缩压乘积(R

15、PP),.左室功能: EF18mmHg 左室功能差,.冠脉造影: 多支病变(主干或主要分支)危险,48,.目的: 增加冠脉血流 降低心肌氧耗 .药物: 硝酸甘油; -受体阻滞药; 钙通道阻滞药;ACEI; 洋地黄类药;利尿剂 注意:心肌正性变力性药使用不当,加重心肌缺氧,二、术前药物治疗:,49,三、麻醉处理:,原则:保持、改善心肌氧供与氧需的平衡,.影响心肌氧供因素: 冠脉血流量(HR、 LVEDV有关) 动脉血中氧含量(Hb、PaO2有关) .影响心肌氧耗因素: 心率 心室容积(前负荷) 血压(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50,第六节快通道心脏手术的麻醉(Fast Tracking Cardia

16、c Anesthesia , FTCA),1.定义: 2.前提:必须保证患者安全 3.适应证:冠状动脉手术、先心病畸形矫正 4.条件: 药物:短效阿片类药、丙泊酚 a2受体激动剂 技术:胸段硬膜外阻滞,51,第八节体外循环,What is cardiopulmonary Bypass?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 ) 又名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 , CPB) 利用一种特殊的装置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和肺 进行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52,一、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人工心(artificial heart;blood pump) 代替心脏泵出血液。 人工肺(arti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