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43532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参考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一、问题和现状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策略,2,一、问题和现状,(一)现状 据统计: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 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3,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测试,用心

2、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多个城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测试,多项调查均显示出: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表现在班级升学压力、威信压力、社会压力等方面。这些数据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开始悄悄地逼进中国教师,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4,(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教师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适应不良 (2)职业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5)心身疾病 (6)神经症,5,(1)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也就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 教师的适应不良的主要

3、表现在: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外界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学科知识不足,缺乏进修提高机会。,6,(2)职业心理问题,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职业观念问题和职业行为问题。 职业观念是指人们对职业、职业选择、职业工作等问题上的看法和态度。 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分为五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和不良型。 教师的职业心态包括:事业型、良心型、情绪型、无奈型、动摇型和离职型。 不热爱教师工作,决心只要有机会就离开学校、从事其它工作。,7,(3)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良好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一个心理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

4、教师交往出现问题,显得人际关系淡薄,影响工作和生活。 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 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等。,8,(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 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教师的人格障碍属于严重者,实际很少,教师的人格问题更多地属于人格缺陷。,9,(5)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 它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 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病疡、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5、等。,10,(6)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 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但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 神经症一般类型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等。 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教师表现的也较多,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11,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

6、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12,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13,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

7、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14,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工作压力 (二)心理挫折 (三)消极情绪状态 (四)个性特点 (五)人格异常 (六)人际交往障碍,15,教师的职业压力,(一)工作压力,16,21世纪压力时代,角色模糊 人际应激 职业发展 组织结构 家庭与工作 技术应激,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噪音污染 空气污染 过度拥挤,社会压力,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 剥夺个性的发展,A类型行为模式 高血压人格 抑郁型人格 敏感型人格 酒精型人格,人格因素与压力,缺乏相互独立 缺乏交

8、流沟通 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压力,17,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师的压力来源 由体制和课程改变引起的问题 由角色冲突与角色混淆所出现的问题 由儿童行为与态度产生的压力 不良的工作条件带来的压力 来自上级管理部门的压力 中级管理者的压力 ,18,压力反应,生理反应 心理反应 1. 情绪反应 焦虑 恐惧 愤怒 冷漠 2. 压力的行为反应 逃避 退化 攻击 无助 药物滥用 3. 压力的认知反应 认知功能障碍 自我评估能力降低,19,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 在一般的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20,造成教师职业倦怠

9、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些原因既与职业有关,也与个人有关,还与社会大环境相联系。 包括:职业因素,如外在的期望太高、角色冲突、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职业的低创造性等;工作环境因素,如教学情境、组织气氛等; 个人因素,如人格特征、社会能力的知觉等; 社会因素,如社会的巨变、群体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教师的职业倦怠,21,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情绪耗竭 性格解体 降低成就感,22,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1. 职业因素 外在的期望 角色冲突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职业的低创造性 2 .工作环境 教学情境 组织气氛 3. 个人因素 人格特征社会能力的知觉 4. 社会因素 社会的巨变群体关系社会支持系统,23,教师

10、的工作压力,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由角色冲突引起, 常见的教师角色冲突: 不同角色期待冲突; 教师权威学生朋友; 履行教师职责学生父母代言人; 专才通才; 社会角色定势与教师个体表现之间差异的冲突; 教师角色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之间差异引起的冲突; 教师自身角色局限引起的冲突。,24,(二)心理挫折,指通向目标过程中遇到自感到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愤懑、或沮丧、失意的情绪性的心理状态。 引起教师心理挫折的主观原因: 教师个体的需要、动机、目标的设立与现实冲突; 与教师个人对挫折情景的认识判断、挫折耐受性有关; 与教师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有关; 与长期演用习惯化了的逃避挫折及

11、应对挫折的消极心理防卫方式有关。,25,个体挫折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生理条件高级神经系统类型(强度、平衡性、灵活性)、身体健康状况(身体健壮或体弱多病); 认知因素(对刺激情景的感知、评价、体验、反应);社会经验;个性因素;情绪特质、性格、反应速度;社会支持社会依赖、结盟、社会交往、信任与安全、获得指导。,26,(三)消极情绪状态,1.长时间低靡灰暗的心境; 2.容易产生超乎刺激情景的激情(激情来临时,生化系统产生剧变,对身体健康利弊兼具;认知过程和结果发生变化,易发生认知歪曲); 3.长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持续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降低疾病抵抗力,导致能源枯竭而死亡)。,27,

12、(四)个性特点,A型性格 个性急躁、求成心切、善进取、好争取; B型性格 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较为宽松、对成败得失较为淡薄、处事方法有弹性。,28,(五)人格异常 指在调适压力、解决问题以及应对挫折方式的不成熟与不恰当,是一种长期的行为反应障碍,或人格发展与结构方面的缺陷。 (六)人际交往障碍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不好你好。,29,心理健康的标准: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康的人格,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

13、度。,教师的心理动力:(1)教师的需要(2) 教师的动机(3)教师适应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在于时代的要求;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30,31,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策略,1、正确认识自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乃至整个社会。 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32,个体

14、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同时,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 这种心态对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33,2、保持乐观心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法国心理学家建议法国人每天要笑30分钟,因为笑可以治病甚至治绝症。科学研究也表明,笑一分钟,人全身会放松47分钟。 因此,面对工作的不顺,家庭的不和,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疲劳,或在教学中碰到

15、诸多问题以及上司或同事的误解等等,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正确的态度应该保持乐观心态,学会用微笑对待,以真诚对待,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34,3、具备奉献意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奉献。教师一旦具有这种境界,就会无论何时何处都能享受因奉献而产生的幸福感。 你会为学生学会一种写作方法而高兴,会为学生解出一道难题而兴奋,会为一位差生的成功转化而欢呼,会为一位优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骄傲 总之,你会为孩子在你的教育下无数点滴的进步而陶醉,这样你的心理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35,4、树立进取精神,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

16、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发展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36,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 因此教师要树立进取精神,注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学习、函授、培训等,增长自己的才干,拓展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自己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用以抵制不良道德的侵入,保持心理的健康发展。,37,5、合理宣泄情感,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较高,还可能造成身心疾病,因此,千万不要把气闷在心里。 合理宣泄情感方式很多,如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向亲友及时倾诉,打广播电台的心理热线,写日记倾吐,或者参加打球、唱歌、跳舞等文体娱乐活动,都可使紧张的情绪趋向缓和。,38,6、培养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