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433928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数一数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课件)导入,让他们 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 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有 1 面红旗” 、 “有 7 只鸟” 、 “有 4 个垃圾桶”等等, 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 “同学们真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 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学生会说: “数了的用手盖住”, “数一个做一个记号”、 “编 号” ,还有

2、的学生说:“从上面数,再数下面的”这些想法都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 数学的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 , “单杠有几个?”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 中的事物个数。数完图中的数, 我让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数教室里的数, 比如“电 扇几台?”、 “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布置学生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 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一比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比一比,课堂上还是比较完整的将这课的内容上完了,但仍发现有很多问题。 在比较绳子长短这一内容时, 出示主题图问学生

3、: “你们还能比较出两根绳子的长短?” 学生回答说: “能, 因为从上面看,绳子的上端是一样齐的,而小女孩在小男孩的下面,所以小女孩拿的红绳子长。”我当 时是这样说的:“你们回答的很好,但这样比较方便吗?”有的学生就是不方便了,我就顺势引出要将 两根绳子拉直,一端对齐进行长短的比较。之后让学生比较铅笔的长短和直尺的长短,他们都能很好的 进行比较,并能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高矮的比较,学生们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特别是加了实际的演示之后学生就更清楚怎样比较高矮了。 轻重的比较,是个难点,在介绍天平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个和跷跷板的原理是一样的,他们才清楚了天 平的用法。想想做做的第四题中的第二个题

4、目是难点中的难点,很难和学生说清楚,从“一个红萝卜和 三个胡萝卜是一样重的”到比较“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的过程是重点,先让学生明白是“一个红 萝卜和一个胡萝卜”比较轻重,在引导他们将两个胡萝卜难走,这样看天平的那一端沉下去,就是哪个 重!但在我讲了几遍后,再让学生说,可还是有不会说,不明白的。真不知道怎么讲! 在课堂上能够合理地运用课上的资源,找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学生会很积极地跟着你的活动进行学习。 比如,在比较高矮的时候,通过请两位学生来演示以及教师自己和学生身高的比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 解比较高矮的方法,也促进他们数学能力的提高。 分一分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今天上的分一分 ,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难处,学生都知道是怎样分的,但最难得就是让他们说 出是按什么分的。例题中出示的商店物体的摆放图,学生都清楚每一个架子上摆的是什么,但当问他们 这些物品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们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诉他们是按用途进行分类的。 “想想做做”第 3 题是要求连一连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你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之后再连一连。由于 叶子的个数比较多,连线比较多,为了美观还得要求学生不能将线连到一起去。在课上检查他们连线的 情况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还是挺大的,有的学生能够画的又直又美观,而有的学生画的很乱。这道题目 在进行分类后,最好将属于同一类的先放在一个盘子里,一个盘子一

6、个盘子地画,这样就不会太乱。 “想想做做”第 4 题,有多种分法,但在他们想不出分法时,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这样学生就会很 快地知道另一种分法了。 这几天教下来,发现要想使学生听你的课,就得先抓住他们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但要做到这一点还 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一堂课上不可能都是新鲜的东西,要让学生紧跟着你的步子还是很困难的,所以要 时刻地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口令要时刻地强调。 越来越发现,小孩笨没有关系,但一定不要有坏习惯,发现有的学生上课的表现实在是差,坐不住也就 算了,还有更恶劣的影响其他同学, 甚至影响正常的上课, 所以对学生不能指望他们会好好听你的教导, 有时要放些狠话,做些“狠事”

7、,他们才会记住你的话! 认位置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认位置这课,教学重难点都是:认识左右。 可以开始就问小朋友喜欢上数学课的请举手,有的举左手,有的则是举得右手,现在想想就应该规定好 统一举哪只手,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左右是否分清。之后就是找找身上还有像左右这样一对一对的 好朋友,学生都能说出一些, 并能指出哪个是左边的, 哪个是右边的。 接下来的儿歌游戏: 左手握拳头, 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通过这样的练习先让学生知道左右 在哪边。但在教学时,只顾形式了,没有观察学生是否都作对,也没有反馈学生做的情况,所以可以开 始就把这节课的重点给忽略了,学生有的根本还

8、不清楚左和右。 之后出示课本的主题图,直接问学生:小明和小红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被这一问题问到了,没有 多少学生会回答。之后就转而问,看看小明在小红的哪面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还是会回答的。在让学生 说说其他人或者事物的位置关系时,学生还是不太会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说的比较乱, 而且在图上的事物学生还是很难分辨清楚它们位置关系。但当找两个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时,学 生都会说的很好,“我在谁的左边,我在谁的右边”这样的句子用的也很好。 之后教学“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学生由于对图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因此,只能说一些简单的上下位 置关系,对左右还是不能说明白,学生还是搞不清楚,真是

9、愁人啊!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认识 1-5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书写数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多多少少接触过1-5 这五个数字,而且也会书写,但那都 是不规范的书写,这节课是要教学生正确地书写1-5 这几个数字。 本以为会是很简单的内容,但学生写起来却是那么地不容易。先是一个一个地在书上写,学生看,看完 学生再描红, 之后再让学生自己仿写。 当我一个一个检查时, 发现学生写成什么样的都有, 歪歪扭扭的, 没写在格子里的,弯没有弯圆的。稀奇古怪什么样都有。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拿笔还不稳,对于书写还是有些不熟悉的,而且他们的控制力还不够好,都不能很好 地将每一个数字写好,只有经过反复地练

10、习才能将数字写好,写好数字将会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 的基础。 认识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在出示了主题图之后,首先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教育,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尊敬老人。 之后问有几人在排队?戴帽子的小男生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生排在第几?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学生, 他们都能一下子说出答案。但当我问:这里的第2 指的是几个人?第5 指的是几个人?学生们似乎不太 清楚这个问题到底如何回答,我又问:这里的第二是2 个人吗?第五是 5 个人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 回答了,由此引出:第2 和第 5 指的是一个人!之后让学生看图再说说。 认识 0教学反思 “0”这个数字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们都知道

11、“0”表示一个也没有,但0 的另一个含义他们 却不太清楚, 那就是:0 还表示开始, 从刻度尺子上面可以看出来。这节课的重点是书写 “0” ,这个“0” 确实是很难写,在我示范以后让他们再写,发现写得很糟糕要么就是头写得尖尖的,要么就是肚子写得 大大的,全都贴在了线上面,写得好看的很少。“0”这个数字要写好是不容易的,要多多练习才行。 生活中的“ 0” ,学生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家里的门牌号,也有聪明的学生说道了温度计,呵呵,小孩还是 很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 认识 =、教学反思 总体来看,教学设计还算可以,就是问题的提出没有层次性,比较混乱,学生听不懂我的问题,这是 以后要多多注意的问题。

12、学生在写大于号,小于号的时候,开口总会写得很大,而且不在点上面,都不知道学生在干什么,完全 没有在听课,真是气愤。 最让我崩溃的是,现在的一(1)班学生上课完全不知道在做什么,干什么的都有,坐不好,讲话,不 听课。我就要不时地进行组织教学,说他们,让他们做好。还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没有在 听,再回答时就不会。在这一块要将讲的好的学生的榜样形象树立起来,让他们做做小老师,夸夸听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认真的学生,表扬语气要夸张一些,提醒不认真听的学生,让他们注意了,告诉他们要重复的,学生的 注意力就会集中一点。 认识 6-9教学反思 认识 6-9 是在认识 1-5 的基础上

13、进行的,学生们都能够知道6 是 5 多 1,7 是 6 多 1。 。 。 。 。 。这节课的重点 是正确的书写 6-9,最难的是写 8。在示范的时候我自己都有些没写好,只好擦掉重新写,让学生描完后 再进行仿写,写得不好。歪歪扭扭的,上下两个O 都写成一样大的, O 没有写圆等等,一堆的问题。 在小班化的班级的好处就是可以一个一个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在他们的书上示范正确的写法。但这样的 做法也耽误了不少的时间,整节课都在写数字,下面的练习只做了2 题,效率不高。不过学生再被纠正 过以后写得还是蛮好的。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10 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与之前的认识数字大致相同,但也有一点是不同的,就是没有

14、安排10 的序数意义 的教学,于是,在教学中对于10 的序数意义一笔带过,即“ 想想做做 ” 第 5 题。在读 0-10 时,不仅要求 顺着数数,还让学生倒过来数数,这样效果更好。处理10 个一可以组成 1 个十这个难点时,我觉得强 调得还不够,较多学生没有十位上的这个1 表示 10 这个概念,以后还得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认识。 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没有学具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开始时直接出示书上的情境图,接着截取其中的长方体问学生 这是什么形状,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 长方体。接着拿出学具让学生上来看一看,摸一摸, 说一说。 认识正方体、圆柱和球也是这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初步

15、的感受各个物体的特征,接着分 别找一找图中的各个形状的物体有几个,要求按顺序数。最后我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 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扁扁的圆柱会说成是“ 扁球” ,小孩的造词能力还真厉害,我 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只有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的形状,看一看它的特征和球一样吗?这样一 道之后学生就明白了这个原来是圆柱。这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按顺序的数各个形体的个数。 在说各个形体的特征时,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说出它们的特征,我只好自己简单的介绍一下,估计还是有 学生不明白一些词:边长,曲面之类的。 在教学时发现,学生更容易说出正方体的特征,而不太会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所以

16、我觉得可以先教正方 体,再教长方体,再进行这两个形状的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了。 2-5 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如果拿三块橡皮,两只手都不能空,应该怎样拿?”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 怎样分,学生都会说一只手拿1 个,一只手拿 2 个,再问还有其他的分法吗?还是又学生说出将两只手 里的橡皮交换一下这种方法,但大多学生没有想到这样的分法,因此我就注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引导 学生们认识到由一种分法联想到另外一种分法。本节课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探索知识,学生们 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开始时我以为学生会不易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但实际上学生们都很清楚,知道怎么分,也知道了其中 的规律。 6、7 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利用学生在认识2-5 各数分与合时获得的经验,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提出 “ 用两只手拿 6 个气 球,可以怎么拿 ” 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小棒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