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精准扶贫效益分析报告-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33550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村精准扶贫效益分析报告-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贫困村精准扶贫效益分析报告-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贫困村精准扶贫效益分析报告-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村精准扶贫效益分析报告-修订编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 村精准扶贫工作效益分析报告 2015 年,xxx 乡 xxx 村按照区委和乡党委精准扶贫工作 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六个精准”要求,超前谋划,迅速行动,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强化顶层设计,切实把精准 扶贫、精准脱贫引向深入。以“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 人”的工作思路, 强化组织领导, 狠抓工作措施, 全面落实省、 市、区“117”、“1+19”、“119”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扎实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 作,全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分析 (一)基本情况 : xxx 乡 xxx 村地处祁连山北坡浅山区贫 困片带,因受自

2、然、区位、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经济 社会发展与城郊乡村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全市 65 个建档立 卡贫困村之一, 辖6个村民小组, 270户, 970人。 水浇地1764. 3 亩,人均仅 1.82 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 为主。 2013 年, 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开始后, 经过仔细摸排, 全村人均纯收入 2300 元以下的扶贫对象 30 户,100 人,贫 困户人均纯收入为2202.32元。 至2014年, 全村脱贫11户40 人 (剩余 19 户 60 人) , 返贫 17 户 55 人, 贫困发生率 11.85%, 全村人均纯收入 2736 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6

3、 户 115 人, 贫困户人均纯收入 2256 元。 贫困人口中, 一般贫困户 17 户 55 人,低保贫困户 19 户 60 人,其中,因学致贫 10 户 35 2 人,占 30.4%;因病致贫 8 户 23 人,占 20%;因缺发展资金 致贫 10 户 31 人,占 27%;缺技术致贫 4 户 11 人,占 9.6%; 缺劳力致贫 1 户 2 人,占 1.7%;因残致贫 2 户 8 人,占 7%; 因婚致贫 1 户 5 人,占 4.3%。 2015 年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7543.6 元(2014 年 贫困户人均 2256 元),同比增长 334.3%。农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达到 92

4、80 元 (2014 年为 7671.6 元), 同比增长 20.97%。 36 户精准扶贫户 2015 年年底均已实现整体脱贫,其中建档 立卡因残致贫 2 户 8 人,均已实现脱贫。 (二)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1.自然条件恶劣。xxx 村土层浅薄贫瘠、气候恶劣,耕地 复种指数小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年降水量不足 320mm,沟 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 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难以形成增收致富的支 助产业,农民脱贫致富困难较大。 2.农民素质偏低。 xxx 村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发 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 收入也与非贫困

5、户有很大差距。加之其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 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3.子女上学致贫。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村 大部分青壮年远赴新疆、青海等地打工,有的举家外出,导 致孩子在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还有一些家长为 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城区陪读,这样无形中 3 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 负。 4.因灾因病返贫。 一方面,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自给自足、 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无法抵御旱、涝、风、雪、雹、霜和 虫害、疫情等频发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 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

6、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治疗费 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长期生 病和积累的医疗费用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 心摆脱贫困,导致重新返贫。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 突出基层组织 “强筋骨”。 火车跑得快, 全靠头来带。 基层组织的一班人就是火车头,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伊始, 积极把扶贫开发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以村务监督 为重点,加快完善村级治理机制,结合市区两级政府下派的 挂职干部、驻村干部,创新完善村级党组织设置,积极推动 精准扶贫村的发展和民生改善。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 任钱英文任组长,政府区长张玉林、市委老干局安月香、市 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魏士

7、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福伟 任副组长,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包 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为成员的党委副书 记、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总队长为副组长,乡属各站所站 所长、驻村工作队队员、贫困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 xxx 村精 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村两委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把扶贫工 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坚持上下同心同力同向,把工作到 4 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等真正落到了实处。切实做到目标 任务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帮扶措施明确。履行扶贫第一责 任人职责,通过“硬”指标,形成“硬”约束,确保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工作顺利实施。在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的同时,把群众信 得过、“双带”

8、能力强的致富能人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中,建设 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投资 8 万元,改善村级党建活动 阵地,对原有露天的办公场所进行封闭处理,改善党员、群 众开会、学习难题。充分利用农闲时节,村党支部经过协商, 就近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到甘州区明永镇沿河村、民乐县南古 镇马蹄村等地学习高原夏菜种植技术,改善传统种植结构。 开展“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活动 20 余次。发挥农村党员 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以“一举一动树形象” 为主题的“三个一”即“每月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公益活动、 帮助群众解决一个问题”活动,赢得了村社群众的广泛好评, 也树立了党员志愿者的榜样形象,贫困群众对干部队伍

9、的满 意率 100%。 (二)突出社会保障“全覆盖”。村两委高度重视以改善 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落实并强化低保、五保、残疾、 新农保、临时救助等保障制度,确保“应保尽保”。一是认真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工作,全村参合人员 970 人,参合率 10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 530 人,参保率为 100,164 名老人领取基础养老金,其中扶贫户参保 63 人,11 名老人 5 领取基础养老金。二是民政工作扎实推进。加强低保规范化 建设,全村低保 123 户 195 人,五保 15 户 1

10、5 人,36 户贫 困户中 19 户 60 人全部纳入低保。 至目前, 共发放低保金 15. 3 元,五保金 3.99 万元。三是扎实开展帮扶捐助活动。市老干 局、供销社、区房管局等帮扶部门捐助现金 6 万元,为困难 户学生捐赠文具 79 套,衣物 79 套。9 组人大代表、18 名政 协委员为困难户宣传政策、 制定脱贫计划的同时, 帮扶资金4. 6 万元,进一步增强了精准扶贫工作“助推力”。四是加强教育 医疗卫生工作。 现有学前教育适龄儿童 16 人, 均在 xxx 乡中 心学校幼儿园就学,并有校车按时接送,毛入学率 100%; 小 学、初中适龄儿童 61 人,均在 xxx 乡中心校就读。现

11、有占地 面积 60 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一处,配有医师 2 人。五是 抓实抓好文化事业:村内现有文化广场 1 个,总面积 2300 平方米, 舞台面积 200 平方米, 配套安装体育路径工程 10 套, 音响、灯光各一套,共开展活动 12 场次,满足了村内群众 的文化娱乐需求。全村通宽带 17 户,其中 36 户精准扶贫户 通宽带 3 户,3G、4G 网覆盖率 100%。六是做好养老互助院 建设 : xxx 村养老互助院占地面积 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50 平方米, 设置老年活动室 1 间、 午间休息室 4 间, 厨房 1 间, 室内各项制度完善, 床位 8 个, 常住老人 6 人, 棋

12、牌桌 4 张, 音响一台, 电视一台, 满足了村内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 突出基础设施 “补短板”。 坚持分类施策、 因地制宜, 在水、电、路以及科、教、文、卫等方面抓紧项目建设,努 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贫困村通畅工程和农 6 电改造、卫生室改扩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以及贫困村通讯 信号及网络信号的覆盖工作。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解全村 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首要任务,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衔接, 积极争取帮扶部门的帮助和支持,重点抓好自来水管网改 造、土地整理、村社道路、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2015 年, 共筹资 1137.24 万元,实施各类项目 13 项。投资 73.2 万元

13、 的 13.6 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 解决了全 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投资 115 万元的 2.6 公里村社道路 建设项目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基本解决了群众行路“不便” 的问题。投资 394 万元的 2500 亩土地整理项目已进入收尾 阶段, 投资 88 万元的蓄水 1.4 万立方米塘坝建设项目已完工 交付使用。筹资 270 万元完成 18 户精准扶贫户危房改造。 投资 12 万元完成 640 米高低压线路改造,照明电与动力电 村社覆盖率 100%。投资 62.4 万元,镶嵌村社道路两侧路牙 石 1800 米,整理花坛并铺设面包砖 1500 平方米;投资 5.64 万元,绘

14、制文化墙 320 平方米 ; 整理砂石、粪土、柴草等“三 堆”2000 多立方米;赠送“快乐老乡”宣传牌 36 副。全力推进 环境整治工作, 受益农户225户720余人, 每户补助资金3000 元。极大改善了 xxx 村生产生活环境,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 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四)突出产业发展“强支撑”。精准扶贫重在扶业,贵 在扶业,难在扶业。xxx 村“两委”同各级帮扶力量精心制定产 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扶贫方式由“输血式” 向 “造血式”转变, 引导群众精准脱贫。 一是精准选择特色产业。 7 引导贫困户开展 “多种一亩经济田、 多养一只羊、 多栽一棚菜、 多输转一

15、名劳动力、多学一门技术“五个一”措施,努力做到 村有富民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增收技能。积极对 接帮扶单位,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在巩固现有旱地谷子、中 药材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帮助精准扶贫户大力发展高原夏 菜和特色养殖产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确保贫困户收入 持续增加。与绿涵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实验种植高原 夏菜 25 亩, 与区农技推广中心合作, 推广繁育中药材 100 亩。 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xxx 村贫困户致贫因素多,整体素 质偏低,农业生产技术参差不齐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创新 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帮助其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契约 农业”、“订单农业”,着力解决农产品销路不

16、畅的问题。至目 前,投资 32 万元,新建钢屋架大棚 20 座,引导 13 户精准 扶贫户种植高原夏菜 20 亩。投资 19 万元,对 19 户精准扶 贫户投放怀胎母羊 190 只(每户 10 只),现已产羔羊 200 多只,户均羊饲养量达 25 只以上,户有致富门路的目标基 本实现。三是加大涉农资金保障力度。2015 年,xxx 村实现 各项涉农贷款806万元, 比2014年的560万元相比, 增加246 万元, 增幅43.93%, 其中36户精准扶贫户每户贷款2.95万元, 总计贷款 106.2 万元。成立互助资金协会 1 个,区级财政补 助资金 20 万元, 群众自筹 5 万元, 极大地解决了群众 “融资难” 问题。有政府组织,实现农业保险对贫困户全覆盖,户均大 农业保险额 125 元。 三是着力打造农业品牌。 依托本地 “金 xxx” 小米专业合作社品牌效应,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和推介,充 8 分利用 “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 建立村级电子商务营业网点1 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通过多措并举, 提升产业扶贫的实效性,引导群众稳步脱贫,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