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433542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论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摘要:区域游戏是幼儿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 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中, 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以个别化或小组的方 式自我探索、学习, 在动手实践中与材料相互作用,利用和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感 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材料投 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 对幼儿的 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结合区域游戏中一个活动案例,我们在材料投放时更注重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层次性,注重游戏材料的灵活性。 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

2、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 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幼儿园区域活动, 正是给幼儿构建了这样一个独立自主地去探究的平台。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改 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外先进幼教经验的传入,活动区正在被各个幼儿园普遍接受 并使用。但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孩子们并不会按照他们自 己的水平来选择适合他们活动的材料的,他们往往只是按自己对材料感兴趣的程 度来选择。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活动材料,做到既不干预太 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机会呢? 一、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当前教师在如何合理地投放活动区材料的问题上,主要

3、存在下列几个问题。 1材料投放缺乏动态性 材料应该要经常更换, 是大多数老师畅谈投放经验时最常谈起的。然而,据 调查显示, 繁重的工作量直接影响了教师投放的材料的数量和更换频率,也影响 了活动区教育的质量。因此, 一些幼儿园的活动区材料已经十分陈旧了,有的已 经损坏,却还在给幼儿继续使用,不能够定期流动、更换,这样的材料很难吸引 幼儿的兴趣。 2投放材料缺乏探究性和引导性。 当前很多教师在材料的探索性上往往存在误区,将探索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动手操作, 造成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没有对幼儿的心智提 出积极的挑战,使区域活动不能最大限度地引发与支持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 . .

4、用,引发与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 投放的材料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激发幼儿动手操 作、动脑思考, 不能引发幼儿探究的行为, 这样的材料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及想象 力、创造力的发挥。例如:在认识时钟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给幼儿投放一个 用硬卡纸做成的时钟, 让幼儿依要求拨出不同的时间,这仅仅是一个机械的动手 操作活动,不具有探索性。正确的做法是给幼儿提供钟面、时针、分针、数字等 材料,让幼儿自己拼装出时钟。 这就是充分具有探索性的活动,但往往被一些教 师所忽略。 3投放材料缺乏目的性和层次性。 一些幼儿教师, 在对待活动区教育和集体教育上, 常常采取的是“一视同仁” 的做法,忽视了活动区教育创设评价等各环节

5、存在的差异,材料的投放不能根据 幼儿年龄特点、兴趣、教育目标、活动目标进行投放,而是教师自己的想法。因 此很难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 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所提供的材料难度相 同,缺乏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材 料的投放上缺乏思考和策略。例如,对于某个活动区材料的教育目的,教师的计 划是“通过,培养儿童对应的能力”等。采用目标评价而不是过程评价,使 得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常常摇摆不定,对于材料是否有效果也难以评价。这也直接 影响了投放的质量。而且, 如果把活动区教育变成集体教育活动的翻版,那么活 动区教育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总体原则

6、1材料投放要有的放矢 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基础上, 清晰的理解和把握阶段性培养 目标, 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即在材料投放时,必须要对本班幼儿当前的 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择、 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 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 如在小班投放串珠、 系扣子等活动材料 , 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 , 提高幼儿的动手 能力及计算方面的间隔排序。例如,如果主题是苹果和橘子, 那么在美工区 可以提供纸和笔、毛线、碎布、剪刀等, 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和各种方法来给水果 宝宝穿新衣 , 进行自由创作; 图书区收集投放有关水果、蔬菜

7、的图书、挂图, 让幼 儿阅读欣赏。 . . 2充分挖掘材料的游戏价值 从促进儿童运动能力的角度来说,游戏行为是成熟指导下的自发动作练习, 提供了多种运动形式的练习。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说,“促进了感知能力的 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想象能力的提高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从社会性角度 来说,游戏既提供了儿童交往实践的机会,又促进了儿童社会交往关系。就情感 发展来看,“赋予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帮助儿童控制情感的冲动性以及道 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也产生于游戏中。游戏对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和 情感体验有着独特的作用,而这些恰恰是集体活动的弱项,优势互补。教师高结 构投放教育性材料,为的是能够达

8、到某种教育日标。而必须要考虑的是,这些教 育目标哪些必须要通过结构化的设计来实现,哪些未必一定要通过这样高结构的 投放方式就可以达到。总之,要让儿童去控制材料,而不要使儿童被材料控制。 3适应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求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 的需要而教育。” 投放的材料要与幼儿生活有关,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急 于想知道或解决的。 教师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 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 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要注意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的要求 , 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 的活动材料 ,

9、 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更好地做到 因材施教 , 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如美工区绘画材料的投放, 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 蜡笔、水彩笔、签字笔、铅笔、水粉颜料, 空白纸 , 添画等 , 能力强的可选水粉颜料作画, 能力弱的选择蜡笔作画同样可表现主题和内容; 能 力强的可选择用签字笔直接作画, 把握不好的幼儿可用铅笔作画, 出错后可以加 以修改。总之,小班的结构区适合提供体积大, 便于取放 , 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 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增强 , 建构能力增强。在提供建构材料时 , 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 密性, 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4活动材料应具有

10、探究性 陶行知先生早在 30 年代就提出: “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 “要解放儿童的头 脑、眼睛、嘴、双手、时间、空间” ,并且他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 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对幼儿来说,创造力正孕育在新颖奇特的幻想中, . . 幼儿创造力培养是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探索是一个不断激发幼儿灵感, 发挥幼儿创造性的过程。 而那些能留给幼儿更多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的“半成品” 最具有探究性。这是因为:相对于“成品”来说,“半成品”能够给幼儿提供更 多的探索空间,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而相对于“原材料”来说,“半成品” 又蕴含了一定的线索, 可以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它适应对

11、客观世界缺乏经 验的幼儿的水平。因而,要体现探究性,教师应该在制作“半成品”上下功夫。 有的教师给幼儿投放一个用硬卡纸做成的时钟,让幼儿依要求拨出不同的时间, 就仅仅是一个机械的动手操作活动,不具有探索性。而给幼儿提供钟面、时针、 分针、数字等材料,让幼儿自己拼装出时钟。这就是充分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因 为在组装时钟时,幼儿要不断地思考如何拼装各个部件,数字怎么安排,时针与 分针如何协调,如何让各个部件活动起来等问题,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 就不断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三、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教师指导策略 在活动区中,任何主题的提出及材料的投放过程, 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 主动参与性 , 教师

12、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 灵活地实现。活动区活动中材 料的投放和教师的指导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们直接影响着活动区活动的开 展和活动质量。因此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1以幼儿的需要为投放材料的基点, 陶行知曾讲到:“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 具有自己的志向、 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 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因此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现有发 展水平 , 还要了解幼儿潜在的能力水平; 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共同需求, 还要了解每 个幼儿的兴趣和特有的学习风格。材料是否丰富、有趣、可变对于幼儿能否主动

13、 参与操作及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有很大的影响。科学区中有趣的凸凹镜、 奇妙的 磁铁、会变的三原色、沙漏、转盘、拼图等,生活区中的夹弹子、动物喂食、小 猫钓鱼等,计算区中的图形、数字宝宝、七巧板、多变的几何体等对幼儿就充满 了诱惑,幼儿玩的兴趣就很浓。 但仅仅丰富而没有变化的材料也难以长久引发幼 儿的探索欲望教师要根据观察结果及时调整区角的位置、材料, 使其更适合幼儿 的水平、兴趣和需要。例如,一些幼儿对时装模特大赛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便 . . 引导他们利用废旧物品 , 自己设计并制作服装 ,“快照大头贴小屋”又变成了 “时 装模仿秀”的舞台。这种变化与调整是教师细心观察、正确解读幼儿的结果。

14、当 幼儿对某些区域中的材料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时 , 教师应赋予物化的材料以鲜活、 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 , 让环境贴近幼儿生活 , 富于情景性 , 以重新激起幼儿的学 习热情和愿望。 2给幼儿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陶行知曾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孩子” 。教学也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积极的动 手。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探究性操作活动,多让幼儿拼一拼、摆一摆、剪一 剪,真正放手让幼儿活动起来,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在操作活动中萌发,这样,有 利于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抽象的知识,形成较稳定的、可 迁移的思想方法, 进一步培养幼儿探究的意识和探索精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 金纳强调“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积

15、极强化在教育上的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 精心创设探究性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所谓百种材料,并非是绝对的 百种,而是考虑材料的不同维度,如,纸张就有大小颜色、质地、硬度等之分, 而且不同材料的不同组合方式尤其是低结构、多功能、富于变化的材料都可以达 到百种材料的效果,进而鼓励、刺激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表现。这样, 有利于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理解、掌握抽象的知识,形成较稳定的、可迁 移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幼儿探究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3教师在区域活动给予恰当的指导 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陶行知提出:“教师 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

16、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 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不能急于求成 , 而要学会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谈举止及行为表现, 学会等待 , 寻 找适宜的介入时机 , 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幼儿带着自己的种 种设想试验、观察 , 寻找答案、发现秘密。 在其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 , 教师要不断 地向孩子提出新的挑战 , 继续引发孩子新的思考。教师的适宜引导、与幼儿的互 动碰撞不仅能激活幼儿的经验和思维, 更能促使其自身原有经验不断趋于客观和 科学。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 . 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教师应该成为一名有心人, 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区域材料, 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 动愉快地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互动,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