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制度创新》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943255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制度创新》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英国制度创新》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英国制度创新》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英国制度创新》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英国制度创新》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国制度创新》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制度创新》PPT参考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辉煌属于希腊 伟大属于罗马,民主,法制,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三单元,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3,现在谁在统治英国?,4,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选修:大抗议书 考点分频:5年10考,5,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由君主担任)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历史概念,6,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天有上帝,我有权利”,7,1.背景:

2、,1215年约翰王签订大宪章,传统一:王在法下,(1)历史传统:给王权设定限制,8,贵族和教士组成 又称贵族院。,乡绅和市民组成 又称平民院。,上院,下院,传统二:王在议会,1.背景:,(1)历史传统:给王权设定限制,9,1.背景,(2)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材料 “是国王创造了法律,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议论上帝是渎神,议论国王是叛逆”。 -詹姆士一世,10,时间,过程,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1649年,1660年,1688年,“光荣革命”,1653年,164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爆发革命,1641年,大抗议书,11,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

3、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了。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威廉在英国登陆图,进口国王-王权转移,之后,英国人给国王套上一道道紧箍咒,(3)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6401688),12,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2.确立标志1689权利法案,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下列条例涉及到国王的哪些权力?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

4、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选举自由,言论自由,集会权,下列条例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和自由?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核心思想: 以明确的 条文,限制了 权利,保证 主权。,法律,国王,议会,意义: 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确立标志权利法案,内容:限制王权、议会主权、法律至上,第一次转移: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的转

5、移,15,创设情境 课标检测,趣说历史,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 A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D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洛克的经典名言:“穷人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诠释了法治的原则。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并从人治转向法治,开始于( ) A. 大宪章的签署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 1640年的英国革命 D .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C,B,16,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C宣告废除

6、了封建制度 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B,17,形成过程: 国王退出内阁 内阁权力增大 首相掌握内阁权力,协调各部门工作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元首,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责任。,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脱离王权),第二次转移: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的转移,18,原则一: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原则二: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品味:先例形成原则,“不懂英语的国王”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罗伯

7、特沃波尔(辉格党)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内阁首相。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请思考:乔治一世时行政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1年秋,英军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议会下院强烈指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内阁的不信任案。结果诺斯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 1783年24岁的小威廉皮特出面组阁,赢来了议会的一片嘲讽之声,下院多数议员反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 。但血气方刚的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他大获全胜,得到新议会支持,巩固了首相权力。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

8、治制度史,请思考: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当内阁与议会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原则三:如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原则四: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品味:先例形成原则,20,首相:巴麦尊(辉格党领袖)提议发动对华战争,内阁:内阁全体成员支持首相的决议,议会:对巴麦尊提案予以否决,首相:提请女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辉格党和巴麦 尊再次获胜,女王:对否决议案非常痛心却无力改变结果,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经典案例 第二次鸦片战争,21,三、 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1、1832年,第一次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2、19世纪后

9、半期第二、第三次议会改革-成年男性获得普选权。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妇女获得选举权。 4、1969年,英国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趋势:民主权力不断下移,英国政治不断民主化 推动因素: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第三次转移:政治权利的下移 从贵族到工业资产阶级再到公民,22,国王,内阁(首相),议会,形式任命,上院,下院,贵族,任 命,世袭,选民,选举,多 数 党,组 阁,立法权司法权 行政监督权 财政权,行政权,国家元首,集体负 责,行政监 督,英国代议制运行模式,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部分立法权、财政权,读图:英国代议制有何特点?

10、,23,D.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A. 君主“统而不治”(虚君),B. 议会是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E. 政党政治,C. 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英国代议制的特点:,24,政治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发展历程。 (1)历史传统: 英国开始向宪法权利演变 (2)政治前提: . 解决了议会与国王的主权之争 (3)确立标志: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4)发展: 的形成 行政权由国王逐渐转移到内阁 (5)完善:1832年 。 代议制下民主化的趋势,大宪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议会改革法案,责任内阁制

11、,25,课堂小结: “一、二、三、四”,一条主线: 英国代议制的追求、确立和完善过程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和内阁权力不断加强 三个下移: 立法权由国王下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下移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逐渐下移到公民民主 四个制度创新: 君主立宪制、议会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26,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迄至这时,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为准备工业革命而走这的历史轨迹了,那就是:形成民族国家克服专制权力走向工业革命。 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在感悟中前行,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宏观特性

12、表现为:原发的开拓性、累积的渐进性、曲折的连续性、灵活的稳定性和开放的示范性。 摘编自刘骞、蒋媛萍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特性及文化溯源,27,英国政治模式的独特性,意义在于以最小的社会动荡换取国家的长足进步,成为近代世界的典范。当然,英国政治模式的普适性也是令人瞩目的。作为英国政治制度核心的君主立宪制,在当今世界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杜芳、刘汝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在感悟中前行,28,有一种态度叫和平,有一种权力叫制衡,有一种方式叫渐进,有一种精神叫创新,有一种尊重叫传统,在感悟中前行,29,1.(2015全国卷课标,33)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

13、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实战高考:全国卷,D,30,2.(2013全国卷课标,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之争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实战高考:全国卷,D,31,41.(

14、2013全国课标卷)(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1)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2)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4分),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8分),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2分),32,41(12

15、分)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4分)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33,41(2014全国课标卷)(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34,1、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35,2、“他们在财富上有雄厚的实力,在政治上却毫无地位,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等在国会中并无代表权,他们不得担任公职,子弟也不得入牛津及剑桥读书。” 这种状况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