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943201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8学段模块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周礼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由此可见,在分封制下()A按不同等级授予贵族土地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C按血缘关系授予贵族土地D按封地全部面积征收租税2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手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D

2、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A克己复礼B道法自然C制天命而用之D以刑止刑4宋朝发展、完善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科举取士的名额大为增加,每科录取人数由唐朝的数十人增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这一措施的影响是() 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 降低官僚集团的素质 消除世家大族的势力 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ABCD5有学者指出:900多年之前,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梁启超更是指出,在这个“金融管制的办法”中,其中的一些办法“如同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这里所

3、说如同银行的办法有()A青苗法 方田均税法B均输法 市易法C青苗法 市易法D免役法 均输法6南宋时,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明朝时,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赖湖广(湖北湖南)米粟”的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工商业发展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 清朝湖广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的重心 农业格局的变迁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湖广地区农业发展ABCD71849 年,林则徐曾写了一副对联赠与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左宗棠以对联时时激励自己。下列思想

4、与对联相似的是()A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B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8张之洞在1898年4月完成的劝学篇中主张“中体西用”,日本人福泽谕吉在1880年成书的劝学篇中提倡“文明开化”。这两个劝学篇的相似之处是()A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B为本国维新运动提供指导思想C以维护传统为目标,劝勉学问为宗旨D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文明的产物9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A五四风暴B从统一广东到北伐C长征D抗战胜利到双十公告10某组学生承担了“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学习主

5、题,提出研讨具体方案。下列方案中更恰当的表达这一学习主题的有() 考验: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对抗:从两党合作到分裂对峙 转移:从政府迁徙到北上抗日 较量:民主联合政府的可行性ABCD11古代罗马法被誉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最完备的形式”,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采用罗马法”的热潮,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主要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B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C罗马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D人文主义精神在各国兴起12席勒曾这样评论一种艺术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A巴黎圣母院B百年孤独C大卫科普菲尔D等待戈多13(2017北京朝阳一模22)

6、“农产品价格在 1929-1933 年实际下降了 50%,但人们仍因贫困而挨饿,种粮者面对微薄的收入深感失望”对此该国政府所采取的调整措施是()A开垦荒地扩大生产B减产与收购相结合C着力刺激消费市场D大力推行集体农庄141962年,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主张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当时与其主张相符合的措施是()A政府强化了部门管理体制B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C中央增加指令性计划指标D地方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15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苏联宣传画,图中“苏联”对“美国”说:“最好别惹我!”它反映了() A西欧和日本冲击美国霸权地位B苏联的综合国力已经超过美国C赫鲁晓夫改

7、革取得了重大突破D美苏争霸形成苏攻美守的态势二、材料阅读16(20分)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8、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

9、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6分)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报道节选 12月18日 12月17日,日军举行南京入城仪式。东京日日新闻稿件的标题是烛照青史,南京入城仪式战绩显赫的各部队,肃然整列,松井大将威风堂堂阅兵气贯长虹的巨幅画卷等。这些都刊登在12月18日的晚报上。其报道中写道: 是君之代,是国歌君之代,是在敌人首都回响的君之代。在君之代的演奏中冉冉上升的日本国旗,熠熠生辉的日本国旗,日本国旗升起仪式开始了。有哪儿的太阳旗能比这一天这一刻的太阳旗更有意义呢? 12月19日 敌人的遗弃尸体八九万(南京攻城的战果)

10、报道说:“上海军队发布消息:一、在南京攻城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俘虏数千。 据日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整理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军士兵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战地日记节选 目黑福治 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炮兵第十九联队第三大队的士兵 12月17日晴 南京城外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 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 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 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 12月18日晴 听说聚集在南京城外的部队约有十个师团。休整。下午5 时,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 远藤高明 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六十五联队第八中队

11、少尉军官 12月17日晴 早上7时,派出九名士兵去幕府山顶担任警戒。为了参加南 京入城仪式,我联队派部队代表第十三师团参加。上午8时我和 小队的十名士兵一起出发,由和平门进城。晚上,为了处决 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 12月18日 凌晨1时,由于对俘虏的处决不彻底,仍有活着的人,上级命令我们出动,参与清理。从下午2时到晚上7时30分,为了 清理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 25名士兵。 据日小野贤二、藤原章、本多胜一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们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和东京日日新闻对中国军队伤亡的记述有何差异?你认为哪一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说明理由。(10分)18(1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 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法案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7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1年底,参加抵制的国家达到25个。法国和意大利提高汽车的关税,印度提高布匹的关税。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60%100%。 摘编自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美国曾与一些国家就在互惠的基础上削减关税谈判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 协定,这些分别签署的协议在1948年被转化成一项更广泛的安排,即关税和贸易总协 定。关贸总协定最初有23个国家签署,成为战后全球性商业的基础。关贸总协定制订了防止国际贸易中的歧视的规则,确立了处理贸易纠纷的程序,并建立了个框架性安排, 使各国通过旨在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会议期(即所谓“回 合”)继续进行谈判。到20世纪90年代,有超过100个国家参加了谈判。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实施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背景和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6分)19. (13分)阅读材料,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