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学生特点--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31388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学生特点--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年级学生特点--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年级学生特点--修订编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学生特点--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学生特点--修订编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学生特点高一年级学生特点 高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 在学生身心发展中, 处以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课业学习中, 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转换; 在学习环境上, 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 面临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 新的学习环境, 新的学校管理氛围;寄宿制学生还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面临着新的 心理断乳。 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 决定着是否拥有稳定的学习心态,决定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决定着能否拥 有一个良好的高中学习心理起点,决定

2、着今后高中学习生活能否优质高效的进 行, 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影响着他们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形 成,进而影响到将来高考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 的心。 可以说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控制和消除学生的 不良情绪和心理干扰是搞好高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 我们认为有几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心理定位失衡,学业焦虑 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经过了中考的遴选,走到一起的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他 们在自己的内心里都保持着自己在初中时的心理定位,是班级乃至学校的佼佼 者,是老师们的关注对象,是同学们的仰慕对象。然而,到了

3、新的环境,强强相 遇,他们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老师们关注的目光不再那么专一的集中在他的身 上, 自己在同学中也不再显得那么优秀, 有些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 难免会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觉得自己不行了,产生出一种学习的焦虑。 如果不能正是这种焦虑, 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首先, 如果长期在这种焦虑中徘徊, 必然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更加不理想,更加焦虑,陷入一种 恶性循环。其次,长期处于这种焦虑中,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使他们处于一 种焦躁自卑的心理阴影中。 这种焦虑失衡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常见于成绩中上游的学生。 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1、

4、学会科学的自我定位,建立自信。 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是强手林立的环境,不能盲目自卑,在瘦的骆驼比马大,认识 到自己现在相对的落后不是绝对的落后,而且只有在这种有差距的环境中,自信 且顽强,才能更有动力。 学习评价的三种纬度,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所谓的相对评 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把别人作为参照,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形成对自我的评价; 所谓的绝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以某种标准为参照, 把自己的学业成绩与这种 标准相比较,形成自我评价;所谓的个人内差异评价可以理解为把个体在不同的 时期或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自我当前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不 同的情况,不同的评价目的,三种评价方式

5、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 价自我,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建立起自信心。 2、树立科学的成功观念,正确定位。成功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概念,有 的人考上重点本科是成功,有的人考上普通本科是成功,而有的人只要可取专科 就是成功。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保持自己的最佳学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 佳水平、学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 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 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3、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规律和独特的 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审视自己

6、的学习 习惯和学习方法,按照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科学地修正自己的学习,培养他们 一种元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找出自己的思维误区,对 症下药,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提高 自己的学习效率,升自己的学习状态。 二、自我放弃,学业绝望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失去学习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自我封闭,抑 郁孤僻 ; 或者自我放纵,沉溺于玩乐、游戏、交友等方面,荒废学业。更有甚者, 自我封闭的学生可能会形成抑郁症;自我放纵的学生可能形成小团体,对整个班 级的学习氛围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能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久而久 之,会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

7、和兴趣,甚至对生活产生扭曲的理解,影响他们的 一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沟通,排遣心理郁结。师生关系中情感依恋的缺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 因学业上的不适应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而由此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将进一步 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学生保持亲密接触, 积极沟通, 让学生信赖老师,愿意把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告诉老师,进而让他们的心理症 结得以排遣;并且,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才会为下步工作作 好铺垫。尤其是那些自我封闭的同学,更需要老师耐心的交流,才能走进他们的 内心。 2、积极鼓励,找回学习乐趣。在和这些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

8、渠道之后,要积极 的影响改变他们的观念。不论是自我封闭还是自我放纵,都是对自己在学业上的 一种绝望,一种自卑和不自信。我们要通过积极的交流,帮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 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要自卑,对自己来说关键是重视高中三年的过程,让自己无 怨无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关注他们,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哪怕是小小的进 步,也要让他们在学业上找到胜利的愉悦,找回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3、因材施教,铺设成才之路。在使这些学生找到愉悦和平静的学习心态之后, 要合理的帮他们构建自己的目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 的成才之路。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学生终究会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引导学 生发展特长。如

9、有艺术特长,可以尝试学习艺术专业,将来报考艺术院校;如有 体育特长,可以尝试学习体育专业,将来报考体育院校;如有影视兴趣,可以尝 试将来报考影视类的艺术专业,等等。并且告诉他们现在所学的都是最基本的知 识,有沉住气,多学一点,尽量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总之,让他们树立其 适合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有理想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改变他们自我绝望。 三、自以为是,学业自负 考入北中这所重点中学,确实不易,都需要有一定的实力,于是有些学生在学习 上出现了自负倾向。他们学习上非常自负,其实水平不见得多强,能力不见得多 高,往往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自己是“半瓶子醋”。平时学习,浮 躁懒惰,不深入,

10、不系统,浅尝辄止 ; 考试时,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 涂。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对于学生个人可能会难以提高 成绩,对于班级可能会形成一股不良的学风。 对于这样的学习心态,我们建议尝试以下方法: 1、挫折教育,消磨浮躁。面对盲目自信的人,必须让他们自己受挫,碰得头破 血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意识到都是自己自负惹的祸。可以通过考试的形 式,在分析考试成绩时,针对他们马虎粗心的做题状态进行严厉批评;也可以通 过让其当众演示某一问题的思路,指出其局限性,对他们强化一种需要谦虚谨慎 的意识。 2、精妙指导,折服自负。自负的人,往往有一定的资本。要让这样的学生听进 老师的指导意

11、见,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必须通过老师深厚渊博的知识,精妙 科学的指导使学生深深折服,从而使他们自惭形秽,认识到自己的浅薄。进而, 彻底审视自我,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心态。 3、 及时鼓励, 强化改进。 当学生尝试着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时, 老师要密切关注, 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对 探索新学法修正旧习惯的意识。 只有真正地把这种改进意识牢固地植根于学生的 心理机制中,才有可能使他们自觉地审视学习,改进学习。 四、急功近利,学业苛求 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会有一种紧张急切情绪,会感到压力大,负担重。尤 其是实验班的学生。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家庭、学

12、校和学生自己的期望过苛 求过于关注是造成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调节学生的心理: 1、 调低期望, 缓解压力。 有实力的学生往往非常自信, 自己有较高的目标和要求, 成为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它不但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激励,反而使学生焦虑 压抑。此时,要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 对学习。 2、摆正心态,快乐学习。应当引导学生尽量摆脱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把 目光局限在成绩、高考和名牌大学上,引导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看法,学习是一 种享受,是一种快乐。因为这些学生学有余力,所以应该充分的享受这种学习的 快乐,不可苛求自己,要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快

13、乐学习。 此外,在上述这些学习心理的调解过程中,我们认为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 通, 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 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 才可能对症下药, 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的合作执行。 2、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教师只有具备了系统的教 育教学理论,才可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的问题,才可能科学的设计解决方案,才可 能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落实解决方案。 3、培养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催化剂。教师只有具备了令学生 折服的个人魅力,才有助于师生的交流,才有助于解决策略和方案的贯彻执行, 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4、建立经常性的家校联系制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和家 庭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 件,是深入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 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 总之,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个复杂的课题,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认真 思考的课题。希望我们的工作能为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