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3094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修订编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 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 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这三位哲学先贤们的思想,西方哲学的长河闪耀着 理性的光芒。 实话实说,自己在读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时 候的确是特别的吃力,在自己高中对哲学学习的基础 上还是脑子里还是一半浆糊一半水,没有能够深切的 领悟到在这些哲学先贤身上的精神。我在这里想对我 感兴趣的话题:在西方哲学史的过程对于科学和神学 之间哲学的唯心和唯物的争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书的绪论中:罗素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 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

2、对于 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 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不是诉之于 权威的。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 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从前苏格拉底时 期,古希腊哲学中,神学和哲学的结合,在这段哲学 史中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荷马时期英雄的神话,从 神话中去寻找哲学。而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力求 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 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 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 了后者。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哲学,去领悟哲学。但 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 学的特征。当然对于我

3、自己来说我更去倾向于哲学向 科学的严谨,对大自然的把握去迈进。 我想关于罗素对于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 说法,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来说,这个说法 无疑我们应该是更坚信于前者,我们所能够接受的。 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物质是构成它的主体。 而对于物质的研究我们需要的是科学,是从实践中去 认识物质,而不是神学那样虚无缥缈。所以我自己理 解哲学中介于这两种学说之间其实也是有偏向的。更 多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我觉得 是在向神学的方向靠拢。他们所强调的正如同古希腊 时候对于英雄神明的崇拜。这些神明可以用他们的主 观意志去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更多的是从唯心的角 度出发。而马

4、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观点,还有中世纪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在向科学的方向靠拢。更多的 是强调用实证的精神和态度去研究哲学,从实践中区 认识物质去了解物质来发展丰富自己的意识。 我想在西方最初的哲学史中这种科学和神学的争 论就在两个大师身上体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 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 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 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 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 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 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而在西方的漫长哲学史中,我发现了哲学在西

5、方 世界的发展和前进长久的都是在宗教环境的发展的。 所以哲学的发展没有离开神学的影响。而在神学的影 响中,又出现了更多理性的哲学家对于客观存在世界 的思考。从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 想国了。用诗人的力量去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到 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是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研究 世界了解科学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哲学开始闪耀着理 性的光芒。写到这里我也突然更加明白。西方哲学的 这一段开始的历史里面,并不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争论,更多的是对宗教的狂迷感性的对哲学的认 识和一种理性科学的对哲学认知的区别。当然我更是 推崇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 了。人类意识中哲学的、

6、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 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 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 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 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 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 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 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 “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 可以说, 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 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 了宇宙万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在 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面被中世纪的思想界奉为经典的原

7、因吧。但是,这其中我更有疑惑,也许是自己对亚里 士多德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入,我不能了解,为什么 他科学严谨的研究,对于哲学用一种理性而不是宗教 的观点去研究却在中世纪被封建的罗马教廷奉为了权 威,甚至于出现了中世纪长时间的思想禁锢。以至于 到了后期是文艺复兴中无数先哲们的鲜血和勇气才打 破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禁锢。这是我疑惑而不明白 的。理性和科学的研究为什么在宗教的背景下反而成 了压制科学的最好武器。 对于西方哲学史的阅读我想我现在也仅仅只是在 管中窥豹,只是很局限的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的一些思想,至于对这些思想的影响我认为必须要用 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整体的思想把西方哲学的长河 和它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结合,用西方思维去了解, 也学才能更好的认识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智慧。 对于西方哲学史这本书我还会继续的去研读,发 现更多的疑惑和丰富自己现在的马克思唯物观,真正 的做到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发展自己的意识, 更好的去指导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