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9430795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中,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是A. 耦犁的出现B. 代田法的出现C. 曲辕犁的出现D. 耕耙技术的出现【答案】C【解析】【分析】略【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壳子,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成型,故选C;ABD都是农业耕作技术,不是步犁的形态,排除。故选C。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是( )A. 农桑辑要B. 齐民要术C. 农政全书D. 天工开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比较完备

2、的农书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B项正确;农桑辑要成书于元代,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书,A项错误;成书于明代的农政全书,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C项错误;天工开物是明代的工艺学著作,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D项错误。3.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 )A. 三国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

3、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

4、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选C。4.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A. 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 制瓷行业中出现分工很细的技术分工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 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江南地区部分民营手工业作坊中出现自由雇佣劳动关系。其中,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为典型。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均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的核心特征,排除。【点睛】其备考启示:理解每一个核心历史概念的时空范围、典型特征和主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5、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A. 租佃关系B. 雇佣关系C. 人身依附关系D.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答案】B【解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表现出一种雇佣关系,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是农业的租店制的内容;C选项错误,机户是独立的,不存在人身的依附;D选项两者之间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6.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 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B. 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C. 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D. 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答案】C【解析】【详解】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

6、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即没有真正触动封建生产关系,故选C项;西方列强并没有对洋务运动进行极力阻挠和破坏,故排除A项;洋务派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生产技术的落后的说法有待商榷,故排除B项;甲午战争战败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而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项。7.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 面粉业与榨油业B 烟草业与火柴业C. 化工业与钢铁业D. 纺织业与面粉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短暂的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逐步获得了国内市场的优势,甚至畅销周边国

7、际市场;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发展迅速。故答案为D项。ABC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榨油业、烟草业与火柴业、化工业与钢铁业都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8. 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B. 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

8、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是国内的改革开放政策;B项没有完全加入世界;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加入世贸意味着中国步入世界大家庭;D项错误,单个企业不能代表中国。考点: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9.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A. 片面强调公有制B. 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C. 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D.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错误的,其本质在于当时的主张严重超越了中国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是人民公社运动中主观追求的目标;D项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都不是本质

9、,故选B项。考点:人民公社化运动。点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是中共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所犯“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考中主要侧重对其消极影响的考查和背后原因的挖掘,本题即是如此。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 农村B. 沿海地区C. 城市D. 国营企业【答案】A【解析】【详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地区展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A正确,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11. 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突破口是A. 上海浦东的开发B. 海南建省C.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10、D.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2.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 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 手机成为重要通讯工具【答案】B【解析】【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车在这一时期出现。B正确;汽车、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C排除;手机属于第三次科技成果,D排除。故选B。13. 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 首先发生在英国B. 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C. 科学

11、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D.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来源于熟练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还未实现真正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则主要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C正确;ABD都不是最主要的区别,排除。故选C。14. 俄国(苏联)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从1913年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主要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 在二战中获得胜利D. 在欧洲工业产值中居第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

12、产值中的占比,从1913年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主要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已经被新经济政策取代,A项错误;苏联直到1941年才参加二战,C项错误;在欧洲工业产值中居第一,是1937年苏联工业领先欧洲其他国家的表现,不是原因,D项错误。15. 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A. 加快工业化进程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改变所有制结构D. 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允许恢复自由

13、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苏俄经济结构仍以公有制为主,排除C项;D项夸大了该政策的意义,“牢固的工农联盟”说法绝对,排除。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16. “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苏俄的下列措施中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是A. 余粮收集制B. 建立集体农庄C. 固定粮食税D. 允许自由贸易【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是要提高农民的待遇,使农民与非农业人口差距缩小,推动该现象的措施应该是保障农民利益的举措,而余粮收

14、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的,实质是对农产品的无偿征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建立集体农庄是苏联成立后,斯大林采取的农业措施,与题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照顾了国家和农民两方面的利益,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允许自由贸易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商业政策,不是保护农民的措施,故D项错误点睛:粮食税使农民在交完部分税之后还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又保障城市非农业人口的粮食供应,完成“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C项正确。17. 一位西方史学家对20世纪20、30年代的苏联评价道:“大多数观察家意识到,改变前俄

15、罗斯帝国的政治和社会的剧变是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对自由社会的价值和制度的挑战,并且似乎表明了它作为社会和政策体系的可行性。”西方人认为苏联的剧变是一件“大事”是因为苏联( )A. 延续旧俄国的集权专制B. 显示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C. 在欧洲率先实现工业化D.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史学家肯定苏联对俄罗斯帝国乃至世界政治和社会的影响,认可其作为社会和政策体系的可行性,是因为苏联显示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B项正确;苏联没有延续旧俄国的集权专制,A项错误;在欧洲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是英国不是苏联,C项错误;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没有对整体材料全面分析,D项错误。18.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中说:戈尔巴乔夫所说的“改革”,在俄文中的原意为“改造”“重建”等,其竭力推行的改革与中国新时期所进行的改革有着本质和方向上的不同。这里的“不同”是指( )A. 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是否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C. 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D. 是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