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培训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943060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伤预防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工伤预防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工伤预防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工伤预防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工伤预防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伤预防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伤预防培训ppt(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警示 责任 预防 2018年工伤预防培训课件,2,主要内容,二、企业工伤预防的管理模式,三、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四、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一、工伤预防的基础认知,3,一、工伤预防的基础认知,4,什么是工伤,“工伤”, 也称 “职业伤害” “工作伤害”, 各国的概念不尽相同. “工伤” 一词比较规 范的说法是在年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的公约中提及的, 即 “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 起的事故为工伤”. 年第届国际劳工大会规定了工伤补偿应将职业病和上下班交 通事故包括在内。,5,工伤保险的作用,1 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2 促进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 3 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6,工伤保险的原则,

2、1 强制性原则。 2 无过错补偿原则。 3 个人不缴费原则。 4 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 5 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原则。 6 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7 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原则。,7,工伤预防,工伤预防是指采用经济、 管理和技术等手段, 事先防范职业伤亡事故以及职业病的 发生, 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安全健康的劳动条件, 减少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隐患, 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工伤预防的目的是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工伤事故和职 业病的发生, 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的最终目标. 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劳 动者和分散企业风险. 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其因工作受到事

3、故伤害或患职业病 后, 能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保障其基本生活, 最高目标应是 “少伤害”。 分散企业 风险, 直接目的是保障企业不至于因工伤事故导致企业经营发生困难, 最高目标应是 “降低风险”. 故工伤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 将工伤预防放在首位。,8,二、企业工伤预防的管理模式,9,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 工伤保险费率调控 其他综合性预防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技术措施,企业工伤预防的管理模式,10,三、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11,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12,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13,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14,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

4、15,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16,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17,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18,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19,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20,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21,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22,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23,生产安全事故的种类及常见原因,24,() 操作错误, 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 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忘记关闭设备;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机械

5、超速运转; 违章驾驶机动车; 酒后作业; 客货混载; 冲压机作业时, 手伸进冲压模; 工件紧固不牢;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其他。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了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了作用;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其他。 () 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其他。,人的不安全行为,25,() 手代替工具操作: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用手清除切屑; 不用夹具固定, 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 违规存放: 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 存放不当.。 ()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冒险进入涵洞, 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采

6、伐、集材、运材、装车时, 未离危险区; 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冒进信号; 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易燃、易爆场合使用明火; 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走; 未及时瞭望。 ()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人的不安全行为,26,()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 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 忽视其使用. 例如,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未戴防护手套, 未穿安全鞋, 未戴安全帽, 未佩戴呼吸护具, 未佩戴安全带,未戴工作帽, 其他。

7、() 不安全装束: 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 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其他。 ()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人的不安全行为,27,()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 无防护: 无防护罩, 无安全保险装置, 无报警装置, 无安全标志,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电气) 未接地, 绝缘不良, 无消声系统, 噪声大, 危房内作业, 未安装防止“跑车” 的挡车器或挡车栏。 ) 防护不当: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 防爆装置不当, 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放炮作业隐蔽有缺陷, 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 设

8、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 通道门遮挡视线, 制动装置有缺陷, 安全间距不够, 拦车网有缺陷, 工件有毛刺、毛边, 设施上有锋利棱角.,物的不安全状态,28,() 强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 绝缘强度不够, 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 ()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带“病” 运转、超负荷运转。 () 维修、调整不当: 设备失修, 地面不平, 保养不当, 设备失灵。 ()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 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物的不安全

9、状态,29,() 生产(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 ) 照明光线不良, 照度不足, 作业场地烟尘弥漫、视物不清, 光线过强。 ) 通风不良, 无通风, 通风系统效率低, 风流短路, 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 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时放炮作业, 瓦斯浓度超限。 ) 作业场所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 采伐时, 未开“安全道”, “迎门树” “坐殿树” “搭挂树” 未作处理。 ()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地面滑, 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 冰雪覆盖, 地面有其他易滑物。,物的不安全状态,30,危险源辨识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这是一件非常重

10、要的工作, 它是危险源控制的基础, 只有辨识了危险源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考虑如何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危险源辨识方法主要分为对照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危险源辨识,31,危险源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 即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一)技术控制 技术控制是指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 主要技术有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保留和转移等。 (二)人行为控制 人行为控制是指控制人为失误, 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 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等. 人行为的控

11、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 做到人的安全化; 其次应做到操作安全化。,危险源的控制途径,32,(三)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对危险源进行控制: 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危险源的控制途径,33,危险源控制的基本原则, 主要有消除优先原则、降低风险原则、个体防护原则。 消除优先原则 首先考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 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 实现本质安全. 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 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 实现自动化、

12、遥控技术等。 2 降低风险原则 若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 其次考虑降低风险.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 努力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概率或潜在的严重程度。,危险源控制的基本原则,34,个体防护原则 在采取消除或降低风险措施后, 还不能完全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时, 最后考虑个体防护设备, 作为补充对策. 如穿戴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等。,危险源控制的基本原则,35,四、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36,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责任制:(一)建立、健全;(二)责任书;(三)发放、培训、宣传;(四)考核。,37,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责任制:(一)建立、健全;(二)责任书;(三)发放、培训、宣传;(四)考核。,38,预防工

13、伤事故的手段,教育、培训:(一)年度培训计划;(二)培训记录;签到表培训记录表 考核 照片,39,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检查和隐患排查:(一)日常检查;(二)定期检查;(三)专业检查;(四)综合检查。,40,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特种设备的使用:(一)设备资质;(二)设备资料;(三)定期检测;(四)人员资质; (五)设备维护及档案。,41,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安全警示标志:(一)安全色 安全色是指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 它以形象而醒目的色彩向人们提供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 我国安全色标准规定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种颜色为安全色。(1) 安全色的含义及用途;红、黄、蓝、绿。(2)对比

14、色。 对比色是为了使安全色更加醒目所用的反衬色. 对比色有黑白种颜色, 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为黑色. 红、蓝、绿安全色的对比色均为白色. 而黑、白色互为对比色。,42,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安全警示标志:(二)安全线 安全线是指工矿企业中用以划分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的分界线. 厂房内安全通道的标示线、铁路站台上的安全线都是常见的安全线.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安全线用白色标记, 宽度不小于毫米. 在生产过程中, 有了安全线的标示, 人们就能区分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 有利于人们对危险区域的认识和判断。,43,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安全警示标志:(二)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 用

15、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 使用安全标志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因素, 防止事故发生, 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 当然,安全标志本身并不能消除任何危险, 也不能取代预防事故的相应设施。,44,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应急:(一)编制应急预案;(二)评审和备案;(三)培训、演练; 1演练方案,2演练记录,3签到表,4照片,5演练总结。(四)应急物资管理。,45,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避险和逃生:一、火灾时的避险与逃生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瞬间的、无情的, 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从火灾现场安全撤离,成为减少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关键. 因此, 多掌握一些自救与逃生的知识、技能, 把握住脱险时机, 就会在困境中拯救

16、自己或赢得更多等待救援的时间, 从而获得第二次生命。,46,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避险和逃生:(一)遇到火情时的对策 () 火势初期, 如果发现火势不大, 未对人与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其附近有消防器材, 如灭火器、消防栓、自来水等, 应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将火扑灭, 不可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火灾。 () 当火势失去控制时, 不要惊慌失措, 应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和逃生知识摆脱困境. 心理的恐慌和崩溃往往使人丧失绝佳的逃生机会。,47,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避险和逃生: (二)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如何避险与逃生 1火灾现场的自救与逃生 () 沉着冷静, 辨明方向,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 () 利用消防通道, 不可进入电梯。 () 寻找、自制有效工具进行自救。 () 暂避较安全场所, 等待救援。 () 设法发出信号, 寻求外界帮助。 () 无法逃生时, 跳楼是最后的选择。,48,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避险和逃生: 提高自救与逃生能力 () 熟悉周围环境, 记牢消防通道路线。 () 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 保持通道出口畅通无阻。,49,预防工伤事故的手段,职业卫生防护: () 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