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超声诊断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941947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脓肿超声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肝脓肿超声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肝脓肿超声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肝脓肿超声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肝脓肿超声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脓肿超声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脓肿超声诊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脓肿超声诊断,英德中医院功能科 乐珠珍,肝脓肿,可由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肝区肿大、压痛和叩痛,体质虚弱和贫血等。因和细菌肝脓肿治疗原则不同,前者以抗阿米巴和穿刺抽脓为主,后者以抗感染和手术治疗为主,故临床有必要对其作出鉴别。临床上以细菌肝脓肿多见,现以细菌肝脓肿为例主要讲述。,1、脓肿前期(炎症期),通常在病程一周内,病灶边界欠清,内部回声均匀,一周后,出现出血和坏死时,回声不均匀,可出现点、片状高回声,有时周边可见低回声晕影,与肿瘤较难鉴别,应结合临床及动态观察其改变。,2、脓肿形成期,病灶为边缘较清楚的无回声区,壁厚而粗糙,内壁不光整。内部回声较多变,脓液稀薄而均

2、匀时,为干净无回声区或少量稀疏细点状回声;脓液较稠时,无回声区内可见密集漂浮细点状回声,间有散在片状、条索状高回声,可向脓腔底层集中;脓液粘稠而均匀时,可呈均质性低回声团块,酷似实质性病变;当脓肿坏死、液化不充分时,内部可有分隔样回声,或呈蜂房状小腔,其间也可有片状、条索状高回声。,3、脓肿吸收期,经治疗后,脓腔壁新生肝组织和肉芽组织生长,脓肿内部内部回声明显减小或消失,代之以斑片状、条索状高回声。,4、慢性肝脓肿,因久治不愈,肉芽组织形成和炎性浸润反复进行,病灶表现为实质性杂乱高回声团块,极易误诊为肝肿瘤。当脓肿有钙化时,又应与肝包虫囊肿相鉴别。,5、其他声像,肝肿大或变形:取决于脓肿的大小

3、、多少和部位。单发较小的脓肿可不引起肝脏形态改变。 脓肿周围管状结构受压移位。 感染来自胆道系统者,可检出胆道阻塞和感染的声像。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可抽出脓液和坏死组织。,鉴别诊断:,转移性肝癌:肝脏是多种恶性肿瘤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常见的是食道、胃肠、胆胰等脏器的恶性肿瘤,其次是乳癌、肺癌、卵巢癌、子宫癌和黑色素瘤等。常为多发,较少合并肝硬化、癌栓破裂。转移性肝癌的症状出现较慢且较轻并多伴有原发癌的相应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发生肝转移性肝癌者常可能首先表现为不明原因低热。,超声显像:,1、直接征象 结节型:最多见,常多发,直径3cm左右,典型者呈“牛眼征”,结节可融合形成“葡萄串征”。原发癌多在肺、胃和乳腺。 巨块型:单发为主,直径510cm,甚至更大,内部呈混合回声。原发癌多在直肠或肾脏。 浸润型:表现为与原发癌毗邻部位的不规则块影,边界模糊,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多由胆囊、右肾及右肾上腺、胃和食道直接浸润过来。该型与原发性肝癌声像表现相近,较难鉴别。,2、间接征象:随癌肿增大可出现肝内和肝外挤压征象。 (2)小细胞肝癌 (3)阿米巴肝脓肿 (4)其他如肝囊肿合并感染、腹腔内脓肿、腹壁脓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