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三不原则10533-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7009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三不原则10533-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质量管理三不原则10533-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三不原则10533-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三不原则10533-修订编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管理三不原则质量管理三不原则 三不原则的基本做法三不原则的基本做法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在生产加工之前,先对前传递的产品按规定检查其是否合格, 一旦发现问题则有权拒绝接受,并及时反馈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员需要马上停止加工,追 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纠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继续加工造成的浪费。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岗位加工时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确保产 品的加工质量。对作业前的检查、确认等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对作业中的过程状况随野 鸟留意,避免或及早发现异常的发生,减少产生不合格品

2、的概率。准备充分并在过程中得到 确认是不制造不合格的关键。只有不产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可能。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员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检查确认产品质量,一旦发现不良品,必 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内完成不良品处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 道工序应保证传递的是合格产品,会被下道工序或“客户”拒收。 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三不原则的实施要点 一、谁制造谁负责一、谁制造谁负责 一旦产品设计开发结束,工艺参数流程明确,则产品的质量波动就是制造过程的问题。 每个人的质量责任从接受上道工序合格产品开始,规范作业确保本道工序的产品质量符

3、合要 求是员工最大的任务。一旦在本道工序发现不良或接到后道工序反馈的不良信息后,员工必 须立即停止生产,调查原因,采取对策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到底。 二、谁制造谁检查二、谁制造谁检查 产品的生产者, 同时出是产品的检查者, 产品的检查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 通过检查, 确认生产合格,才能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通过自身检查,作业者对本工序加工产品 的状态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从而有利于员工不断提升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三、作业标准化三、作业标准化 产品从设计开发、设定工艺参数开始,就要对所有的作业流程中作业步骤,作业细节进 行规范化、标准化,并使其不断完善。每一个员工也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

4、标准化是该 工序最佳的作业方法,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唯一途径,否则制造一大堆不良品却找不到 不良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三不原则”只能制造混乱,而不是品质。 四、全数检查四、全数检查 所有产品,所有工序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必须由操作者实施全数检查。 五、工序内检查五、工序内检查 质量是作业者制造出来的,如果安排另外的检查人员在工序外对产品进行检查或修理, 即会造成浪费,也不能提高作业者的责任感,还会姑息作业者对其产品质量的漠视。 六、不良停产六、不良停产 在工序内一旦发现不良产品,操作者有权利也有责任停止生产,并及时采取调查对策活 动。 七、现时处理七、现时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品时,作

5、业者必须从生产状态转变到调查处理状态,马上停 止作业并针对产生不良品的人、机、料、法环等现场要素及时确认,调查造成不良的“真正元 凶”并及时处理。 八、不良曝光八、不良曝光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必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有真正解决了发生不良的每个 原因,才能控制制造不合格品,实现零缺点,才能让客户真正满意。因此对于发生不良,不 仅作业者要知道,还必须让管理层知道,质量保证的人员知道,让设计开发的人员知道,大 家一起认真分析对策,并改善作业标准,而不是简单地由作业对不合格品自行返工或报废; 否则,下一次还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九、防呆防错九、防呆防错 产品的品质不能够完全依赖操作业者者的责任心

6、来保证,任何人都会有情绪,会有惰性, 会有侥幸心理,会受一些意外因素干扰,从而使产品质量出现波动。因此,必须尽可能科学 合理地设计使用防呆防错装置来防止疏忽。同时在现场管理中,认真进行细节管理,尽量把 工作做在前面,周全的计划,充分的准备,事先的预防,减少各种差异变动,把品质控制在 要求的范围内。 十、管理支持十、管理支持 作业者承坦产品的品质责任,但产品出现不良,管理层应该承坦更多的责任,因为现场 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当员工发现问题并报告时,作为现场管理者应第一时 间出现在现场,一起调查并处理问题。对于不良品若只是轻率地推卸责任给作业者,不仅不 能彻底解决不合格品的产生,而且易

7、造成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对立。所以,若要对员工进行 指导,事先预防问题的产生,和员工共同分析问题、调查解决问题,就必须配备员工所需的 资源设施,必须帮助员工解除生活、工作上的后顾之忧。总之,管理者只有成为员工的坚强 后盾,“三不原则”才能真正在生产中落实。 、全员的参与很重要,建立式品管圈。 、用数据说话,建立一套数据共享的情报系统,及 时监控。 、用月度发表(top worst:不良率;合格率;客户投诉等原因对策项)品质情报;由高层, 中层及员工代表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 4、在帮助相关方作好自主监查的成熟时机后,通过强化原料及半 成品的监查体系逐步由事后向过程控制转移,最终为无检化努力。 二、

8、品质管理 1、做好品质要有三要: 1、要下定决心: 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下定决心,提升品质。 2、要教育训练: 有决心还要具备能力,能力则来自于不断的教育训练。 3、要贯彻执行: 全体动员,进行品质活动。 3、 如何管理品质: 1、重视制度,实旋标准化: 在公司组织内,应给予品管部门一级部门之位阶,并制订 品管部门工作职责及運作系统。 2、重视执行: 品质管理涵盖 4 个步骤: (1)、制定品质标准 (2)、 检验与标准是否一致 (3)、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效果 (4)、修订新标准 3、重视分析: 近代品质管 制应用突飞猛进,主要得力于统计分析手法之应用,企业的品质要做好,应

9、配置对品管手法熟练的人员。 4、 重视不断的改善: 品质管制在于三个层次: (1)、品质开发 (2)、品质维持 (3)、品质突破 5、重视教育训练: 品质管制之成败在于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品管人员及全体员工应经常有计划地接受 品管训练,推行品管方能凑效。 6、常用改善循环: 常用 PDCA 循环改善(P:计划 D:执行 C:改善 A:查核) 7、执行 5S 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5S 是养成好习惯,革除草率,建立 “讲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做好品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 8、高层主管的重视 ; 4、防止不良品的要决: 1、稳定的作业人员 2、良好的教育训练 3、建立标准化 4、消除环境乱象 5、 品质统计 6、稳定供应商 5、善用 QC 七大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