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学生才爱听?--修订编选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9415299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学生才爱听?--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学生才爱听?--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学生才爱听?--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学生才爱听?--修订编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学生才爱听? 教师如何与孩子交流 与孩子交流,应该避免对孩子进行诊断和预言 1.只有同情和尊重的氛围才能有效的促进学习。 老师们和孩子们的日常交流 中,必须保持这些日渐消失的美德(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熟练和谨小慎微,不容易 粗暴和被激怒) 。 2.“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孩子的品行”正是交流的基本原则,适用于老师和 孩子之间的所有交流。 根据不同情况自如的运用这一原则也正是有效教学的本质 所在。 3.与孩子争辩只会招致孩子更大的敌意和反抗。要邀请孩子合作,与其改变 他们的想法,不如改善他们的情绪。 4.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诊断和预言。更不要把孩 子的往事和或者

2、孩子的家人扯进来。诊断孩子是危险的,将孩子与别人对比也是 有害的。这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和影响。孩子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实现 老师对他的悲观预测。他很有可能成为老师所说的那种人。 5.明智的老师跟孩子说话就像对家里的客人说话一样。 6.尊重孩子,摒弃语言上的暴力(比如训话.责难.嘲讽等).不逼迫孩子承 诺和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就事论事,对孩子提供及时的恰当的帮 助。 教师如何控制情绪 聪明的老师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 1.老师对于孩子的职责在于拯救而不在于伤害。 如果一位老师喜欢批评人而 又天生伶牙俐齿的话,那么他就负有一项严肃的责任:要么学习新的交流方式改 变自己,要么

3、另择职业,以免滥用天赋,使孩子受到伤害。 现在许多优秀的教师就是因为伶牙利齿才优秀 2.聪明的老师并不惧怕自己愤怒的情感, 因为他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 伤害。他知道生气的艺术在于不侮辱别人。他描述他所看见的,他所感受的 以及他所期望的。他只是就事论事。 3.既然令人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你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事情发生所带来 的后果。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再大的裂缝也是可以弥补的。 4.孩子得到的自治越多,他的敌意就越少;孩子越是自我独立,他对别人的 怨恨也就越少。 5.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因为成年人毁灭性的语言而身受其害, 他们真的对自己 的智力和能力产生了怀疑。许多孩子甚至在辍学的时候,也深信这

4、是自己命中注 定的,他们认为自己的一生中不会得到多少智慧.知识和快乐。这真是一出悲剧。 我们成年人的责任何尝在于摧毁孩子的梦想和想象力呢? 课堂上的语言艺术 千万别急急忙忙立刻让孩子说出答案 1.恰当的交流不但能够改善教学,而且是教学的关键。然而,很多学校还没 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付诸实践,没有把教育的力量放在孩子的成长上面,努力丰富 孩子的人格,美化孩子的生命。 2.如果老师急急忙忙的立刻给孩子说出答案, 那就不仅仅使孩子丧失了自己 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还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为什么灌输式教育下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始终在直 接接受老师的答案,甚至还没有问题时,老师都已经准备好了

5、问题和答案,一股 脑儿的灌下来,学生哪里还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此一来,何谈创造 力?何谈自信心?没有了这些,人只能成为缺乏灵性和智慧的机器 3.对孩子而言,学习如果不包含感情成分,就永远难以成功。无论何时,老 师一旦忽略孩子的情感,一味诉诸于逻辑的推理和解释,孩子的学习就会停滞不 前。 怎么表扬孩子 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 1.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 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 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 : 描述而不评价, 叙述而不作判断。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 2.凡是评判性的表扬都尽量避免。它只能引起孩子的焦

6、虑.自卫和依赖。这 与孩子的独立自主.指导和自我控制等品质是背道而驰的。 要培养孩子这些品质, 就必须让孩子不受外界评判的干扰,让孩子做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要发展孩子 的个性,就不能给予孩子评价式的表扬。 3.表扬和药物一样, 可以让孩子暂时感觉舒服, 然而它也会养成孩子的依赖。 他人会成为孩子获取称赞的源泉。 孩子会依赖他人来决定自己的欲望和确立自我 价值。 4.当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表扬的时候,他可能用不良的行为来表示反抗。 5.评价式表扬实际上暗示着一种地位差别。表扬者处于评价他人的地位。他 们爬到了价值判断的高处,对别人说东道西,指手画脚。如果一个孩子对老 师说:“我为你骄傲。继续努力。

7、 ”那么,我们是不是觉得很别扭呢? 6.没有什么比虚情假意更能使一个人身败名裂了。 没有人能够装得关怀体贴. 尊重他人而最终不被察觉。只有做老师的技巧,却没有做人的真诚,迟早都会被 人识破。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除了表里一致外,别无他法。 对把教师当作职业的教师而言,这太难了! 老师要不要责罚孩子? 一个老师手里的最佳武器,应该是鄙夷暴力 1.常规管理的实质,是寻求一种能够替代责罚的有效办法。处罚孩子只会使 孩子发怒并且不听教诲,令孩子心怀怨恨,甚至产生报复的念头。这样的孩子是 没有心情和时间去读书的。 在常规管理的实践中, 我们需要避免造成孩子的怨恨, 努力激发孩子的自尊。 2.制定纪律就像做

8、外科手术一样需要精确,不胡言乱语。比制定纪律更重要 的是,为人师表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严格自律有良好的风度不轻 易发怒,不随便侮辱人,不说挖苦讽刺别人的话。 3.一个老师手里的最佳武器,应该是鄙夷暴力,不相信处罚的力量。总之,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人才呢?是那些能够使孩子从恐惧转为信任的 人。 这样的观点实在让现在太多的老师汗颜。 我们太多的老师苦于因社会的进步 而使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小而无法痛快的处罚那些顽劣的学生。 很少有人真正的静 下心来研究新时期应该怎样从事教育,更多的是无奈.怨恨.牢骚和懈怠。其实, 这是时代的问题,没有超越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就只能是这样。即使改

9、进,也只是在细枝末节上,而一般不会是本质上的。 行为不端和责罚并不是针锋相对的两种现象, 相反, 它们恰好是相辅相成的。 责罚只能让犯错误的人下一次更小心的犯错误,更狡猾的掩饰劣迹,更有技巧的 躲过侦察。责罚孩子只会使他们更机警,不会使他们变得更诚实更有责任心。 4.责罚孩子犹如隔靴搔痒,并不能实现惩罚者的初衷。 教师如何言传身教 爱只能用爱来教导;热忱必须用热忱来培养 1.像责任感.尊重.忠诚.信实.善良和仁爱等伦理道德观念, 都是无法直接传 授给孩子的,这些观念只能从孩子们所尊敬的人那里,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习 体会。美德是从内心深处孕育出来的,不是单靠惩罚就可以强迫灌输的。 2.处理事情

10、干净利落才能显现出老师的权威, 说话简明扼要才能表现出老师 的力量。 3.仁慈只能用仁慈来教导;爱只能用爱来教导;热忱必须用热忱来培养。 4.老师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品格,还需要具备特殊的技巧。引用科林的话:技 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必备的工具。有了技巧,效率就高;缺乏技巧,就会 处处碰壁。注重技巧的运用并不表示不关心孩子的个别差异,相反,技巧更有助 于老师因材施教。 5.当孩子生气的时候,需要的是倾听而不是嘲讽。他需要成人来消除他的愤 怒,而不是火上浇油。 教师为什么要学会说话?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心灵的对话 1.老师和父母一样,都需要一种富有同情心的语言,一种令人回味的可爱的 语言。他们的

11、话语不仅要表达情感,舒缓心境,引发善意,而且要诱导孩子的洞 察力,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外面的世界是在用思想对话, 老师的对话则更为亲近, 他们是在与孩子的心灵对话。心灵的成长是要靠很多微妙的东西来滋养的 一个恳求的眼神.一次肯定地点头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等等。教育的过程在于把 体验转化为价值。为了让孩子形成永恒的价值观,我们应当在孩子的成长体验中 提供有益的交流。 2.怎样才能鼓励孩子学习?让他们的学习有安全感, 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用 怕。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对失败.批评和出乖露丑的恐惧。优秀的教师会使孩子不 怕犯错误。消除孩子的恐惧就能引发孩子跃跃欲试,欢迎犯错误就能鼓励孩子勇 于学习。 3.处

12、于厌倦沉睡状态的孩子这似乎是大多数学生, 是无法被用意良好的救 灾人员拯救的(救护员无法救起一个沉睡在狭窄楼道里的人,必须唤醒他,让他 自己走) 。必须唤醒他们的潜能,他们才能救助自己。 4.一旦给低成就的人以当老师的机会,他们就会进步得很快。一个有阅读困 难的六年级学生,可以给有同样困难的低年级学生当老师。他能够理解低年级学 生在阅读时会遇到哪些障碍,而且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给 予帮助者是受益最深的。他能因此得到鼓舞,努力练好自己的阅读。同时,他还 能体验到自己被人需要并对他人有所帮助的愉快感觉。 5.干练的教育者就像已经卓有成就的音乐家一样,他们日积月累的苦练技 巧。一旦获得技巧之后,就能运用自如,不露痕迹。小提琴家在演奏时,指法. 弯腰和双重停止时间等问题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6.阅读、写作、数学等学科,只有在用来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更有人性时, 才显得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