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分类与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9414623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务分类与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职务分类与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职务分类与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职务分类与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职务分类与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务分类与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务分类与国家公务员分类制度PPT参考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公务员职位分类,公务员职位的概念和特征 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重点问题,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制度是对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操作平台。它为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调动、晋升、奖惩、培训、工资待遇等环节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职位分类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系统内职位的职系区分和等级排列。 职位分类制度:职位、职系、职组、职门、职级、职等。以职位为基本元素,以职系、职组为横座标,以职级、职等为纵座标交叉构造而成。,按照工作种类和事务性质的不同,将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割成若干职门、职组和职系,将职位划定为若于职级和职等。 每一个公务员职位都可以在职位分类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结

2、构是建立在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基础上的。,职位分类的步骤先横向分类,后纵向分级,1、将单位内全部职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若干大类,即职门。 2、将各职门内的职位,根据工作性质的异同继续进行细分,大类细分为中类,把业务相同的职位归入相同的职组。 3、将同一职组内的职位再一次按照工作的性质进行划分,即将大类下的中类再细分为若干小类,把业务性质相同的职位组成一个职系。 4、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岗位排序,并划分出职级。 5、统一职等。 6、根据职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职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 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工作的依据。,1、职系(Series):是指工作性质相同,而责任轻重和困难程度不同的职位系列

3、。一个职系就是同一专门职业中所有职位的集合(如教师职系)。 2、职组(Group):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总和而成为职组,也叫职群。(高等教育(教师、实验人员、图书档案人员、科研人员)。 3、职门:指若干工作性质大致接近的职组的归纳。 凡是属于不同职门的职位,其工作性质、原则截然不同。 职门是整个职位分类结构中最粗略的轮廓。,职级(Class):是分类结构中最重要的概念,区分同一职系内职位高低的等级。 指将工作内容、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皆很相似的职位划为同一职级,实行同样的管理使用与报酬。 职等(Grade):是区分不同职系中所有职位高低的等级。 工作性质不同或主要职务不同,但其困难程

4、度、职责大小、工作所需资格等条件充分相同之职级的归纳称为职等。 同一职等的所有职位,不管它们属于哪个职系的哪个职级,其薪金报酬相同。,职级,职系,职组,3.1 职位( position工作岗位),职位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个人所对应的组织位置,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 职位是责、权、利合理配置的具有满负荷任务的工作岗位,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岗位任务、权力、责任、报酬、资格等。 职位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是临时,还可以是实授的或空缺的。职位与个体是一一匹配的,有多少职位就有多少人,二者数量相等,职位的数量叫编制。,3.1.1 职位的三要素,职位的 三要素,职务,职责,职权,3.1.1 职位的三要素,职

5、位包括职务、职责和职权三个要素。 职务是指规定承担的工作任务,或为实现某一目标而从事的明确的工作行为。它是由具有充分权力的组织分配的,不是由工作人员自己或其他组织、个人决定的。 职权是指依法赋予职位的相应权利,以提供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保障。 职责是指该职位必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指担任该职位的人对其工作的承诺程度。,3.1.2职位的主要特征,职位是指事而不是指人,职位存在于担任它的工作人员之先,职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每一职位有一定的名称、内容、责任、工作标准、 任职条件和晋升转任路线等,职位并不意味着担任它的工作人员具有某种终身不变的身份和终身享有的待遇,职位可以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划分为若干类别

6、和等级,3.1.3职 务(job),职务是职位中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即占据这个职位的人应该完成的事务。 一个职位一个人,但一个职务可能由几个人分担,即职务与职位不一一对应。 常有一个职务多个职位,组织中的职务数远远少于职位数。 职位不随人员的变动而变动,当某人的职务发生变化时,是指他所担任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但他原来担任的职位依然存在。,3.2 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综观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的分类方法大体有两种类型: 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它遵循“因人择事”的原则。 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它遵循“因事择人”原则,分类对象是职位而不是人。,3.2.1品位分类,品位分类以人为对象的分类

7、。 它强调依据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如资历、学历等)和身份(如地位、薪金等)等标准要素,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类别。 以人的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和获得报酬的多少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它着眼于“人”,尤其着眼于人的官阶,它代表等级、地位和资历等。 主要考虑人的三大外在因素: 学历人受教育的程度 资历人的经验 职位人的任职情况,3.2.1品位分类,西方早期的公、侯、伯、子、男的品秩,我国自魏晋开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中将政府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级,大都属于这种形式。西方国家于16世纪建立的军衔制,也是一种品位分类的方式。 公务员品位分类制度的国家除了最为典型的英国外,还有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阿根廷

8、、加纳等。,3.2.2职位分类,职位分类以职位为对象的分类。 将公务员的职位按其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而进行的类别和等级的分类,它着眼于“事”,主要考虑职位本身的基本因素: 工作性质、 难易程度、 责任轻重 所需资格条件,3.2.3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比较,3.2.3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比较,3.2.3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比较,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将公务员队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并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本法,对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3.3 我国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3.3.1 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

9、容 -横向的职位分类,综合管理类指机关中除行政执法类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 综合管理类职位是机关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行政执法类指在公安、海关、药监、安监、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履行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的基层单位的行政执法职位中设置的公务员职位类别,主要是履行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 第一,纯粹的执行性。 第二,现场强制性。,专业技术类指机关中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的职位。 第一,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的纯技术性。 第二,与其他职位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低替代性)。 第

10、三,有技术权威性,但不具有行政决策的权威性。,3.3.1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横向的职务序列,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设置,领导职务( Leadership positions ),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中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监督等职权和责任的职务,非领导职务( Non-leadership positions ),是指在各级机关中不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职权和责任的职务,公务员的等级序列,3.3.1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纵向的职务序列,3.3.1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纵向的职务序列,公务员的等级序列,3.3.3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步骤,职位分类的

11、步骤,一、职位设置,职位设置是在对行政机关的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数额确定每个具体职位的工作。 职位设置必须在政府机关的职能、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数额确定以后进行,它是对职位进行分类的基础和前提。 职位的科学设量也会为机构编制的合理确定提供依据。职位设置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和公务员管理的衔接点。职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行政机关工作效率的高低。,“三定”原则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从整体上确定政府机关的职能(职责任务和职权范围) 政府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编制数额 根据行政机关的职能进行由粗到细的逐级分解,确定编制数额,进而设定每一个具体职位以及职位的工作。 优点:

12、省略对现有职位进行调查的大量繁琐工作,使职位分类简便易行。,职位设置的要求,要确定职位职责。职位的设置必须在政府批准的职能范围内,在职能分解的基础上进行。从上至下,队部门到内设备机构,直到每一个职位,都要层层明确其职责。 确定职位的设置层次。即职位设置必须与行政机构的规模相符,不得超过其机构规格设置职位,尤其是要防止搞变相升格设置职位。 确定职位设置的数量。职位设置数量必须坚持严格、高效、精干的原则,必须严格按批准的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方案确定的职数、编制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确定职位名称。职位名称必须简明、规范,能体现出该职位的特点和所处层次。职位设置是在“三定”基础之上,将行政机

13、关确定下来的职能进行由粗到纫的逐层分解,并根据编制数额来设定每个具体职位及职位的工作。,二、制定职位说明书,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大致程序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 职位说明书是综合说明某一职位的工作性质、任务、职责及任职资格等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它是在职位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职位调查和分析评价后的工作就是拟订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的内容包括以下项目: 职位名称 职位代码 工作项目 工作描述 工作标准 所需知识能力 转调和升迁

14、方向,职位代码:这是代表该职位在其所隶属的行政机关的职位数中的号数。 每一个职位的代表号码( XXXXXXXXX)。 第一部分是职位所在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地方是指所在省、市、区、县)的代码,采用国家标准。 第二部分是职位所在各部门内设机构(地方是指所在地的各工作部门)的代码。 第三部分是各内设机构(或各工作部门)中职位的顺序号。第二、三部分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编制。,例如:海关总署关税司国际关税处处长职位的代码为: 4150307 415 是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海关总署代码 03 是海关总署规定的关税司代码 07 是该职位在关税司中的顺序号,三、确定职务,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

15、非领导职务两个序列。领导职务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中,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职能的职务。 一类是各级政府的领导职务,如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省长、副省长,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乡长、副乡长等。 一类是各级政府机关各部门的领导职务,如国务院的部长、副部长、司(局)长、副司(局)长,处长、副处长,省政府的厅长、副厅长,处长、副处长,省辖市政府的局长、副局长,科长、副科长,县政府的科(局)长、副科(局)长等。 领导职务还可以分为正职和副职。 我国公务员的领导职务从副科长到总理共有10个等次。,非领导职务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领导职务以外的其他职务,它不具有领导、指挥

16、、决策的职能。 巡视员(相当于正局级)、副巡视员(相当于副局级)、调研员(相当于正处级)、副调研员(相当于副处级) 、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 非领导职务不是虚设而是实职,为了保证非领导职务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法制化,必须坚持两点; 一是非领导职务的设置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最高可设到正司(局)级在地方政府机关最高不超过本级政府各部门的领导职务层次。 二是对非领导职务的管理也和领导职务一样,既有任职资格条件的规定,又有严格的数额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的设置办法执行。,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1、领导职务承担领导职责,非领导职务不负有领导职责,只承担岗位职责。 2、公务员法第16条第三款规定:“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非领导职务的设置,不能高于所在部门领导职务,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在中央、省级国家行政机关设置,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在市(地)级以上国家行政机关设置,主任科员和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