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发展历史-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4134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像机的发展历史-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摄像机的发展历史-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摄像机的发展历史-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像机的发展历史-修订编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像机的发展历史 1872 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 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 ; 科恩却认为,马奔 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 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 解决。 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 然而, 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 这很正常, 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于是富翁请来了英国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来作实验。麦布里奇把 24 架照相机的快门连上 24 根线,在极短的时间里,使照相机依次拍下 24 张照片,再将这些照片一张一张地依次

2、按 次序看下去,以便观察马儿是怎么样跃进的,又是怎么样着地的。为了这一实验,麦布里奇 和助手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历时六年的工夫,终于拍出了一套宝贵的 马跑小道的珍贵资料,同时也证实了这个美国富翁的预言是正确的。然而,麦布里奇 的成功又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连续摄影的问题,因为他用 24 架照相机仅 仅只能拍摄奔马的一段动作,如果奔马跑一公里的长距离,就得用成千上万架照相机,胶卷 的长度将会绕地球一周了。 所以, 如何运用一架单镜头的摄影机来代替多镜头的摄影机或者 一组摄影机,就成了解决连续摄影的关键问题。 1874 年,法国的朱尔让桑发明了一种摄影机。他将感光胶片卷绕在

3、带齿的供片盘上,在 一个钟摆机构的控制下, 供片盘在圆形供片盒内做间歇供片运动, 同时钟摆机构带动快门旋 转,每当胶片停下时,快门开启曝光。让桑将这种相机与一架望远镜相接,能以每秒一张的 速度拍下行星运动的一组照片。让桑将其命名为摄影枪,这就是现代电影摄影机+Y6R 的始 祖。 摄影机摄影机 当 1882 年,麦布里奇带上自己拍摄的连续照片倒欧洲旅行时,他们的成果使法国学者马莱 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运用左轮手枪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轻便的“摄 影枪” ,这是第一架能从一个镜头里。一秒钟内获取若干底片的摄影机,它真正解决了连续 摄影的问题,说明现代的摄影机和摄影技术已经诞生。 同

4、年, 还是法国的朱尔马雷, 他发明了另一种新式摄影机, 用它可以拍摄飞鸟的连贯动作, 由此诞生了摄影技术。这种摄影装置形状像枪,在扳机处固定了一个像大弹仓一样的圆盒, 前面装上口径很大的枪管,圆盒内装有表面涂有溴化银乳剂的玻璃感光盘。拍摄时,感光盘 作间歇圆周运动,遮光器与感光盘同轴,且不停地转动,遮断和透过镜头摄入光束。整个机 器由一根发条驱动。可以用 1/100 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 12 张的频率摄影。马雷于 1888 年又 发明了一种新的摄影机, 他用绕在轴上的感光纸带代替了固定感光盘, 当感光纸带通过镜头 的聚焦处时,两个抓色机构固定住感光纸带使其曝光。后来,马雷又用感光胶片代替了感光

5、 纸带。马雷的摄影机不断改进,最终可以在 9 厘米宽的胶片上以每秒 60 张的频率拍摄。 如果摄像机的发展历史,可以代替数码影视的发展历史. 1889 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牙轮来带动 19 毫 M 米宽的未打孔胶带,在棘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式移动,同时打孔。这种摄影机由电机 驱动,遮光器轴与一台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便将声音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 又发明了一种活动摄影机。 摄影机中有一个十字轮机构控制胶片做间歇运动, 另有一个齿轮 带动胶片向前移动。摄影机使用带片孔的 35 毫米胶片。1891 年,爱迪生获得了这种活动摄 影机的专利。 最古老的摄

6、影机复制品来华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出被当做镇馆之宝 本报讯今天上午,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二层中央展厅, 数名游客围着一台老式摄影机议 论纷纷,有的人还利用它拍照留念。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机法国卢米埃尔摄影机的复制品, 春节期间在电影博物 馆展出以来,立即成为参观者的最爱。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它几乎是参观者 的必看项目,人们经过这里总要仔细阅读有关它的说明,且拽住工作人员刨根问底。 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原局长、 中国电影博物馆布展小组组长刘建中介绍, 这是法国卢 米埃尔兄弟研究会馈赠给中国的特殊礼物,它将永久地留在中国。 刘建中说, 应中国方面的要求,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研究会特意根据

7、卢米埃尔兄弟摄影机 原件、按照 1:1 的比例“复制”出了这台机器。而相比之下,它除了在外观上(包括质料、颜 色、构造等)和原件一模一样外,还具有原件所没有的功能 : 现场拍照。只要游客愿意花钱, 他们就可以拿到用这台摄影机拍出的照片。 刘建中表示, 这台摄影机虽然只是一个 “复制品”, 但它却是中国电影博物馆镇馆之宝 : “现 在全世界只有这么一台。 电影最初就是从这样一台机器中产生出来的, 它是全世界电影工业 的一个标志。”至于其造价,刘建中表示:“这是一个秘密。” 链接 原件曾在中国存放一年多 卢米埃尔摄影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摄影机;1894 年,卢米埃尔兄弟用它拍摄了他们 的第一部影片

8、工厂大门 ,并在 1895 年成功放映。随后,卢米埃尔兄弟还用它拍摄了婴 儿的午餐 、 港口 、 玩纸牌等多部早期电影。 但就是这台摄影机,曾在中国存放一年多时间:2005 年底,为庆祝中国电影诞辰百年 暨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后来闭馆整修,上个月底重开) ,中国耗资上百万元将它从法国租 借过来,放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供游客参观。租借合约在上个月到期,中国随之将其归还法国 摄像机发展简史摄像机发展简史发布时间:2010-05-24 10:07:42 1. 摄像机发展简史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法语:Joseph Nicphore Nipce,1765 年 3 月 7 日1833 年 7 月

9、 5 日),于 1827 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 是法国的路易达盖尔。涅普斯,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在那个时期,摄影的产 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们早在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墨子年代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奥秘, 直至今日,小孔成像这一原理仍然适用于摄影术,但当时阻碍摄影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种 将影像保留下来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发明。 1825 年,涅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夏尔雪弗莱(Charles Chevalier)为他的照相 暗盒(camera obscura)制作光学镜片。并于 1827 年(有说 1826 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 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

10、一张摄影作品,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 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 8 小时。 1829 年与路易达盖尔达成伙伴关系,共 同研究摄影术。 1833 年 7 月 5 日,涅普斯意外死亡。 1839 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路 易达盖尔获得摄影术专利。 公元 350 年,亚里士多德在其所着Problemata一文中首次提到针孔镜箱的原理。 公元 1100 年,阿尔哈森曾就针孔镜箱的应用和反射定律的原理作了论述。 公元 1250 年,多米尼卡修道士马格诺曾指出银盐变黑的现象。 1704 年 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的现象 1725 年 舒尔茨发现银盐具有感光性能。 1757 年 道龙发

11、明消色差透镜。同年,贝卡利亚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1793 年 涅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9 年 哥德在其所着wahlverwandschaften一书中,对外孔镜箱作了很高的评价。 1816 年 N涅普斯用自己定名为“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 后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817 年 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 1818 年公开发表。 1824 年 N涅普斯在该年 9 月 16 日拍出了第一张成功的照片。 1835 年 达盖尔发现在碘化银感光版上的潜影,利用水银蒸汽能够显现为可见的图像。 1839 年 泰尔鲍脱受

12、约翰赫舍尔的启发,利用盖留萨克和威尔泽于 1819 年所发现的 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来固定照片上的影像。 1839 年 在德国哈雷出版了第一本论述摄影的着作,作者是内托,书名为制作达盖尔 法照片的详细指导。 1839 年 贝克雷尔以 19 岁的年龄发现光电效应,为以后设计光电测光表奠定了基础。 1840 年 珀兹伐博士通过计算设计成着名的相对孔径为 1: 3.6 的珀兹伐镜头,从而为科 学方法的镜头设计开创了先例。 1847 年 阿贝涅普斯利用玻璃感光版代替泰尔鲍脱所用的感光纸, 为整个近代的负片- 正片摄影法奠定了基础。 1851 年 阿契在其发表的论文中, 对珂罗酊摄影法(火棉胶摄影法)作

13、了详尽的叙述。 1854 年 讨论乾式珂罗酊摄影法的不同论文相继发表。 1860 年 威依教授首先将水银孤光灯作为人工照明应用于摄影。 1861 年 利泽冈提出了镁光在摄影中的利用可能性。 1868 年 迪柯德霍龙的三色彩色摄影原理取得了胜利。 1871 年 马杜克斯博士公布其发明的溴化银明胶干版摄影法。 1873 年 福格尔发现光学增感原理。 1880 年 阿布尼首先将对苯二酚(几奴尼)应用于摄影冲洗。 1887 年 米特首先将镁粉闪光应用于摄影工作。 1887 年 哥德温牧师取得制造赛璐珞片基胶片的专利。 1889 年 欧洲最早的胶卷由佛兰契博士用柯达第 1 号照相机摄制成功。 1889

14、年 鲁道夫博士设计成第一只可供实用的正光镜头, 并由卡尔蔡司厂用 “普罗泰” 的牌名进行生产。 1890 年 安德烈森博士发现对氨基苯酚可作为显影剂使用,并于 1891 年取得专利。这 种显影剂以“罗迪纳”的商名而着称于世,国营沃尔芬胶片制造厂至今仍以 ORWO-R09 号 显影剂名称供应市场。 1902 年 鲁道夫博士设计的蔡司天塞镜头首次在市场上出现。 1904 年 鲁米埃兄弟两人发明利用彩色色网硬片的彩色摄影法。 1912 年 费舍尔博士在 “制作彩色摄影图片的方法” 上, 取得第 253335 号德国车家专利, 从而为近代的彩色摄影奠定了基础。 1913 年 巴纳克设计成第一架应用打孔

15、电影胶片摄影的照相机-最早的徕卡。这种可作 为楷模的照相机,自 1925 年起出现于市场。 1920 年 克拉麦博士发现了减感剂 http:/forum.eet- 世界最早的一部电影摄影机是由法国生理学家居勒.马莱伊在 1880 年 10 月发明的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几种电影摄影机 1874 年,法国的朱尔让桑发明了一种摄影机。他将感光胶片卷绕在带齿的供片盘上,在 一个钟摆机构的控制下, 供片盘在圆形供片盒内做间歇供片运动, 同时钟摆机构带动快门旋 转,每当胶片停下时,快门开启曝光。让桑将这种相机与一架望远镜相接,能以每秒一张的 速度拍下行星运动的一组照片。让桑将其命名为摄影枪,这就是现代电影摄

16、影机的始祖。 1882 年,法国的朱尔马雷发明了一种摄影机,用它可以拍摄飞鸟的连贯动作,由此诞生 了摄影技术。这种摄影装置形状像枪,在扳机处固定了一个像大弹仓一样的圆盒,前面装上 口径很大的枪管,圆盒内装有表面涂有溴化银乳剂的玻璃感光盘。拍摄时,感光盘作间歇圆 周运动,遮光器与感光盘同轴,且不停地转动,遮断和透过镜头摄入光束。整个机器由一根 发条驱动。可以用 1/100 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 12 张的频率摄影。马雷于 1888 年又发明了 一种新的摄影机, 他用绕在轴上的感光纸带代替了固定感光盘, 当感光纸带通过镜头的聚焦 处时,两个抓色机构固定住感光纸带使其曝光。后来,马雷又用感光胶片代替了感光纸带。 马雷的摄影机不断改进,最终可以在 9 厘米宽的胶片上以每秒 60 张的频率拍摄。 1889 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一种摄影机。这种摄影机用一个尖形齿牙轮来带动 19 毫 米宽的未打孔胶带,在棘轮的控制下,带动胶带间歇式移动,同时打孔。这种摄影机由电机 驱动,遮光器轴与一台留声机连动,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便将声音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 又发明了一种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