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3332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修订编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建设有限公司建设有限公司 项 目 部项 目 部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1、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基础知识: “火灾” ,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通俗的说, 着火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等灾难性事件, 被称为火灾。 在各种灾害中,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雷击起火、自燃起火、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使用燃气或 电器不当等。而发生火灾和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助燃物(不一定是氧气)、点火 源这三要素并存才能生火。三者缺任何一者就不能生火。 1)

2、 什么是可燃物 一般说来, 凡是能在空气、 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 可燃物,否则称不燃物。可燃物既可以是单质,如碳、硫、磷、氢、钠、铁等, 也可以是化合物或混合物,如乙醇、甲烷、木材、煤炭、棉花、纸、汽油等。 2) 什么是助燃物 凡是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 称为助燃物。 助燃物的种类很 多。氧气是一种最常见的助燃物,它存在于空气中,故一般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均 能燃烧。 3)什么是点火源 点火源是指具有一定能量, 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 有时也称着火源 或火源。点火源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 明火有生产用火, 如用于气焊的乙炔火焰, 电焊火花、 加

3、热炉, 锅炉中油、 煤的燃烧火焰等; 2、有非生产性火如烟头火、油灯火、炉灶火等; 3、电火花如电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短路火花、静电放电火花等; 4、冲击与摩擦火花 如砂轮、铁器摩擦产生的火花等; 5、聚集的日光; 6、已经燃烧的物质,可能成为它附近可燃物的点火源。 总之,一切防火与灭火措施的基本原理就是防止燃烧三要素同 时存在、互相结合、互相作用。 2、防火基础知识2、防火基础知识 失去控制的燃烧和爆炸会引起火灾与爆炸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经 济损失。因此,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预防火灾与爆炸事 故的发生。 1)职工基本防火常识 企业的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应按照下面

4、要求,做好防火工作: 1、自觉遵守消防法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知道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3、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消防技能,如有关消防设施 的性能。 4、发现火灾事故隐患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积极纠正和 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 5、 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 会报火警、 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会扑救初起火灾。 6、明确自己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参加消防演练。 7、不得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不得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 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8、禁止携

5、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 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消防法第 5 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 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组织的灭火 工作的义务。 2)常见的火灾隐患 可能造成火灾危险的不安全因素叫做火灾隐患。一般来说,属于下列情况之 一的,都可以认为是火灾隐患: 1、建筑布局不合理的,发生火灾后易蔓延或影响其他建筑物安全的,比如,大 量的车间、仓库连成一片,无防火间距和防火分隔; 2、建筑物的结构和耐火等级与其使用性质不相符的,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 3、建筑物的通风采暖系统、电气设备、内

6、部装饰装修不符合要求的; 4、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的; 5、禁火区内有火源的,例如在油库区内吸烟、动火; 6、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 7、易燃、易爆场所没有按规定设置避雷设施的,或避雷设备失效的; 8、应设置消除静电装置而未安装的,或静电装置不符合要求及失效的; 9、 电焊工、 电工、 油漆工等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的; 10、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人员未经消防培训,不具备安全常识上岗的 ; 11、消防水源不足的; 12、未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的; 13、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

7、用消防器材、设施的; 14、占用防火间距,如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品; 15、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的; 16、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符合规定的,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的 ; 17、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 的; 18、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工作人员不懂防火和灭火知识的; 19、 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 电气设备接触不良、 缺乏安全装置的。 20、 安全疏散出口少, 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消防通道的, 无疏散指示标志, 无事故照明的或失火后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影响水源使用的。 3、火灾报警3、火灾报警 报警早、 损

8、失小。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场所, 一旦发现起火, 都要立即报警。 报警时,应根据火势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首先要向附近人员发出火警信号, 同时应以最快捷的方式报告消防队,然后再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这是报警 的基本程序。 1)向附近人员报警 1、在办公楼、工厂车间、仓库、居民区、影剧院、歌舞厅、宾馆、饭店、商场 等场所,都可以采用大声呼喊、敲锣、广播或按火灾警铃等方法报警。 2、报警时,最好多种方法并用,凡是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发出声响的东西都可 以做为报警的器具,促使人们了解紧急情况,迅速采取必要的行动。 2)向消防队报警 一旦发现火灾,除向附近人员发出警报外,应尽一切可能打电话向消防队报

9、告火警。我国的火警专线电话号码为:119。“119”火警电话拨通后,千万不要 惊慌,应讲清楚如下内容: 1、起火地点的详细地址和单位名称,如所在的区、县、街道门牌号或乡镇、村 庄和起火单位名称。 例如,火灾发生地在:某某县,某某镇,某某街、路(村)某某号。 2、起火的部位,着火的物质,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况。 例如, 某针织厂成品仓库发生火灾, 大量棉制内衣着火, 火势已蔓延到整个仓库, 有两名仓库管理员被困当中。 3、 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以便联系。 要注意听消防队值班人员的询问, 要正确、 简洁地予以回答, 待值班人员说明消防队车已去火场时, 才能挂断电话。 报警后, 尽可能

10、到单位门口或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赶赴火场。 消防队救火不收取任何费用。 3)报警注意事项 1、一旦发现起火,要冷静地观察,了解火势情况,选择恰当方式报警,不要惊 慌失措、贻误时间。 2、向附近人群报警时,要尽量使周围人群明白什么地点和什么东西着火,是通 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让他们紧急疏散。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影剧院、歌舞厅、 宾馆、饭店、商场等场所,如果火势在初起阶段,短时间内还不能造成较大危害 时,应注意通报火警方法和范围,避免人们因情况不明而引起惊慌混乱,争相逃 生,局势失去控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3、 发生火灾后要及时报警, 不要因某些因素, 晚报、 不报, 延误了灭火最佳时机,

11、 导致小火酿成重灾。 4、火灾扑救4、火灾扑救 1)火灾分类 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火灾划分为如下几类: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引起的火灾。 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动植 物油脂、甲醇、乙醇、甲醛、乙醛等的火灾。 C 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乙烯、氢 气等火灾。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及镁铝合金等火灾。目前国内还没 有扑救 D 类火灾的定型灭火器。 电气火灾:指电子计算机、通讯机、变压器、配电盘等电子电器设备和电线、 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如果电气设备在灭火前或起

12、火后已切断电源,则 不看作是电气火灾。 2)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未燃烧物质隔离,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 势不能蔓延,限制燃烧范围。主要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5)其他。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的氧气量,也就是隔绝空气,使可燃物无法获得氧化剂 助燃而停止燃烧。主要方法有: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

13、、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 氮气、 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 域内或燃烧物上。 (6)其他。 3、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降到燃点以下停止燃烧。如用水、二氧 化碳、泡沫直接喷射到燃烧物 ; 向火源附近的未燃烧物质上淋水或喷射灭火剂, 防止形成新的着火点。 4、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化学反应。常 用的抑制灭火措施就是往燃烧物上喷射 1211 灭火剂。 5、其他。除采用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等方法外,还有

14、下列方法: (1)断电。若发生电气火灾或火灾威胁到电气设备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使用 水、泡沫灭火剂灭火前,必须切断电源。 (2)阻止火势蔓延。 对密闭条件较好的且面积较小的室内火灾, 在没有做好灭火 准备前,可以先关闭门窗,阻止新鲜空气进入;关闭与着火房门相毗连的房间 的门,再关上相邻房门,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应向门上浇水。 在灭火时, 一定要对着火物质进行简单判断, 选取合适的灭火方式和灭火设施, 比如,对扑救油类物质着火,因为油比水轻,可以漂在水面上,所以用水是无 法起到灭火作用的,应该使用砂土、泡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3)常用消防设施的使用 1、灭火器 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器材,具有轻

15、便灵活、灭火速度快等特点,主要 用于扑救各种物质的初起火灾。由于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火灾扑救的 最有利时机,所以,如果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灭火器,扑救及时,可将火灾消 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可能的人员伤亡。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 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用之前先倒置一下,以免干粉结块喷不出), 然后拔掉手柄处的保险销(一般拉断铅封, 就可抽出保险销); (2)在距离起火点 约 5 米处,放下灭火器 ; (3)一手抓好手柄,另一只手握喷管前端对准火源根部, 按下压柄,灭火剂即可顺喷管口喷出。(口诀:

16、一拔(保险销);二握(喷管);三 压(压柄)。 2、消防栓 消防栓是一种固定消防工具。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 着火源。消防系统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有 的还会有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系统,水雾系统等。 消防栓的正确使用方法:(1)2 人配合,迅速打开消火栓门;(2)一人接好枪 头和水带,立即手持枪头奔向起火点;(3)另一人应迅速接好水带和阀门口;(4) 逆时针打开消防阀门水喷出即可;(5)持枪头向火源根部喷射。 3、应急照明和应急指示标志 在火灾发生时,一旦电力照明中断,应急照明和应急指示标志可以在一定 时间内保持照明和指示作用,对应急逃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疏散时,由 于烟雾会影响人们对逃生通道和逃生出口方向的判断,此时可以依靠应急照明 灯和应急指示标志亮光的指示方向疏散逃生,逃生时,人们本能反应是弯腰或 匍匐前进,因而应急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