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含)--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2904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8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物言志(含)--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托物言志(含)--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托物言志(含)--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物言志(含)--修订编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托物言志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技巧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技巧 经典篇目经典篇目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茅盾茅盾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黄的 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 绿的呢,是 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 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 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 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

2、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 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 觉得有点倦怠, 你对当前的 “雄壮” 或 “伟大” 闭了眼, 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 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 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干, 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 像加过人工似的,

3、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 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 它 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 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 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 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 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

4、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 的高原上走过, 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 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 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 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然 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 它有极强的 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

5、,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 北方的农民, 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 坚强, 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 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 荔枝蜜 荔枝蜜 杨朔杨朔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 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 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 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

6、见蜜蜂, 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 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 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 一重一重的, 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 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 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 作岭南人”, 可见荔枝的妙处。 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 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

7、并不出众。 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 不及在从化温泉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 倒是时候。 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 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的特点 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 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 ; 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 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 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那是温泉公社

8、的养蜂场, 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 叫 “养 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 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大概是老梁 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 蜜蜂, 蠕蠕地爬着。 蜂王是黑褐色的, 身量特别细长, 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 : “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

9、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 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 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害么?” 老梁说 : “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 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

10、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老梁摇一摇头说 : “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 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不禁一颤 : 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 3 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 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 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 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红砖颂红砖颂 仝童仝童 一团黑黑的粘土,几番

11、摔打,你就变得有棱有角;经过几天浓烟烈焰的磨难,你便穿上 一件朴素的红袍;随着伙伴走出炼狱,簇拥一处,仍像堆堆火焰在燃烧。 方方正正,坚硬坚强的你,争先恐后地挤上卡车,飞驰的车轮上已掀起奔小康的高潮。 建厂房,要多大,你就扩多大;砌剧院,要多美,你就变多美;造大厦,要多高,你就长多 高;争芳斗艳的花丛四周,你一声不响地匍匐在地,犹如包裹着初生婴儿的襁褓;不见天日 的地下, 你围成化粪池、 拱成下水道, 只为城市的洁净卫生默默劳作, 那顾得污秽弄脏红袍! 你有纯朴无私的灵魂,不怕粉身碎骨,不怕填充泥沼 ; 你有坚强不屈的毅力,不畏赤日 炎炎,不惧寒风怒号;舍己为人、默默奉献,是你坚贞不渝的情操。

12、 你从不要求受惠的人们对你歌功颂德, 更不企求任何回报。 只在人们惊叹大厦高耸入云 的时候,夸赞厂房规模宏大的时候,欣赏剧院造型多姿的时候,你才从心灵深处荡起一丝别 人永远看不见的微笑。 全国每一个建筑工地上,都闪动着你坚强的身影,汹涌着你红色的波涛。看,那站在高 高脚手架上的无数“红砖”,正挥汗如雨,争分夺秒!矗立云端的红墙上,处处砌着他们的 情操和骄傲! 基本方法基本方法 一、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一、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即是“托物言志” ,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 像红砖颂 ,标题中的“红砖”便是所托之物, 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也是所托之

13、物。但 有的散文, 题目不能提示象征物的, 我们也有办法找到它。 如 荔枝蜜 , 从题目中不能判断, 但我们通过全文,可以看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有荔枝树、荔枝蜜和蜜蜂,那么,这三个事物 哪一个才是象征物呢?通过分析文章描写的重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便可以确定所托 之物是蜜蜂。 找准所托之物,这是我们把握主旨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 二、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 二、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 这类 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如 红砖颂第一段中的描写:

14、“泥家生的女” 、 “窑中长成人” ,提示了红砖平凡普通的身份; 第二段中“一团黄泥” “一件朴素的黄袍”写出了红砖外形的纯朴 ; 第三段中的“棱角分明” 从外形写红砖的刚毅 ; “松又坚” 、 “脆又韧”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评价。事实上,事物的外特 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红砖的内在品质 : 纯朴、谦逊、无私 ; 4 普通、刚毅、无求;献身、奉献、无悔。这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三、仔细品读课文,提示所言之志。 三、仔细品读课文,提示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15、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 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红砖颂的结尾,将红砖与砌砖工人融为一体,红砖与砌砖 工人都有相同可贵的精神, 这就暗示了红砖的品格正是砌砖工人的品格, 这样就基本完成了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 当然,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各个步骤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一步步展示阅读步骤,是让 你 难点突破 难点突破 其实,在散文中,要弄清作者表达自己对生活感悟的方式是借景,是托物,还是对人事 的回忆并不难,关键要理解散文之所以是美文的本质,主要在于一个“情”字。这种“情” 正是作者感悟的内容。 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情感, 才有了散文作者借助来自心灵的文字表达 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既

16、是感悟,它来源于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我们阅读散文要么把握全篇的感悟基调,要 么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感悟的历程。只要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或情感变化过程,理解 文章的深意,分析作者表达感悟的方式便迎刃而解了。 如荔枝蜜 ,作者对小蜜蜂的感情经历了“不喜欢喜欢赞美梦见自己 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的变化过程。 “我”对蜜蜂由“不喜欢”到“喜欢”的转折点是什么呢? 作者的情感是如何逐步升华的呢?体会了这些, 便不难明白作者何以要借赞小蜜蜂来赞美劳 动人民了。 总之,我们欣赏散文,分析作者表达感悟的方式,要有品酒的心情和细心。因为“一 篇好的散文, 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美, 我们读散文, 也就是在饮这杯酒, 越是细细品尝,越能够体会其中丰富而复杂的滋味,得到启迪和美感” 。 阅读示例 阅读示例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 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 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