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上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1252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四上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语文四上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四上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四上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修订编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四(上)复习知识点四(上)复习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学写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有: ? 。 1老师,您好! 1老师,您好!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 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造不 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句诗最能体现老师工作的崇高。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 作园丁、蜡烛、铺路石。 2“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 的辛劳!”中“浸透”“蕴含”两词充分说明了教师工作的伟大意义

2、 : 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 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从时间和 地域两方面突出强调了教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社会、人类作贡献。“心血”“辛劳”两个词 也可以体会到教师为了孩子们的成长辛勤工作,表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 老师,您好!中,老师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读了这 首诗,我想对老师说:“老师,你真伟大!。” 4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孩子们对教师的 无限感激和真诚祝福。 5 “昨天” “今天” “理想” 这是两个比喻句中的词语, 诗句中 “昨天” 指过去的历史。 “今 天

3、”指现在 ; “理想”指未来。诗人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历史,现状和 未来,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走向幸福的明天。 6“春晖”:比喻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朝霞”:比喻教师的教学像早晨的霞光,给学生 带来光明、美好的一天;“春蚕”:比喻辛勤的老师;“理想的丝线”:比喻教师心情劳动的工 作成果; “甘露”:比喻教师付出的心血;“茁壮的新苗”“幸福开放的鲜花”:比喻幸福成 长的学生。 2但愿人长久 1 但愿人长久的题目中 : “但”的意思是只。 “愿”是希望、祝愿的意思。 “长久”的意 思是长久地活着,心怀美好的情感。题目的意思是 : 但愿大家都能健康生活,美好的情感常留心 间

4、。苏轼由中秋圆月想起(手足情深,分别七年)的弟弟,在深深的思念中体会到(“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的人生哲理,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 课文中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是先“心绪不宁” ,接着“埋怨” ,后来“宽慰” 。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可以用课文中的“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 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来 解释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用课文中的“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 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来解释。词中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

5、有阴 晴圆缺” ;“婵娟”原指美好的样子,词中指美好的月色。这些词句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积极 奋发的宽大胸怀。 3古诗两首 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 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诗的前两句是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 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未”:没 有、未经。 “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秋夜, 2 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 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 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可以

6、用成语水平如镜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后两句是 : 遥望洞庭山水 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明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 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中描写了白、 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 这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未磨的铜镜 ; 后两句把洞庭湖比作 了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了青螺。 2 峨嵋山月歌 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写的。 诗人在 (秋天的晚上秋天的晚上) 乘船远行, 从 (清清 溪溪)出发,驶向(三峡三峡) ,最后到达(渝州渝州) 。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

7、夜行船时思 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峨眉山、月亮、平羌江峨眉山、月亮、平羌江)等景物。诗人从“峨 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前两句是 :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影”:月影。 “流”:流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高气爽,峨嵋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 江水, 又伴随着 “我” 顺流而下。 后两句是 :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发” : 出发。 “夜 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下”:顺流而下。这两句的意思是:连夜从清 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渐渐地,那半轮明月也看不到了,而船已经顺将而下驶向渝州了。途中见到 月亮,

8、勾起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故乡和友人)的思想感情。 4秋天 1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全诗压的是 ao 韵,课文中表现拟人的词语有 很多,如 :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等。这首诗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 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 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他想让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 练习 1 1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2李峤的风这首诗中,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使人感受到风很大。我能默写

9、一 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第一单元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 1ABCC 式ABCC 式:白发苍苍、凉风习习、笑语盈盈、生机勃勃、书声琅琅、喜气洋洋、小心翼翼 2四字并列四字并列: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笔墨纸砚、衣食住行、亭台楼阁 3赞美老师的成语赞美老师的成语: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夜以继日、谆谆教诲、孜孜不倦 4描写秋天的成语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天高云淡、瓜果飘香 5带有“人”字的成语:带有“人”字的成语:一鸣惊人、后继有人、聪明过人、百年树人 6形容关系好、情意深的词语:形容关系好

10、、情意深的词语:亲密无间、情深义重、手足情深、形影不离 7描写夜空晴朗的词语:描写夜空晴朗的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月明星稀、群星闪耀 二、选词填空。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一鸣惊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1王小芳是个(聪明过人聪明过人)的孩子。 2他平时不声不响的,可在这次联欢会上的表现真是(一鸣惊人一鸣惊人) 。 3班会课上,班主任徐老师自豪地说 : “我们班人才济济,竞争激烈。 (文思敏捷文思敏捷)的小作 家张雨晴下笔如有神, (聪明过人聪明过人)的速算能手刘泉敢跟计算机较量我看到这(桃李争妍桃李争妍) 的班集体,为建设北上海(后继有人后继有人)而感到高兴。但愿那些默默无闻的同学能(一鸣惊人一鸣惊人) , 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听了老师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青出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