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的理解和认识--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0912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的理解和认识--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的理解和认识--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的理解和认识--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的理解和认识--修订编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我的态度,一句话,就是理性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我尊崇马克思,也象尊崇孔夫子,亚 里斯多德一样, 认为他们都是伟大的学者,伟大的历史人物;我有时间时也在学点马克思 主义和四书五经,我不是盲目的信徒,但是我愿意作个虔诚的学生,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去 研究、理解他们的学说和思想,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 我有这样一种感觉,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搞阶级斗争乱施专政和其它问题,引起 许多人对民主、自由、人权等格外重视,但与此同时,一些同志对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社 会主义等观念,产生厌恶抵制甚至否定,而且追溯到最后,把源头锁定在马克思那里,说他 的主

2、义是一派邪说,这显然是一种偏激、缺少理性的态度。 一、关于马克思的民主观 关于马克思的民主观,我的政治观点倾向自由主义。我认为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尊重人 权、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方面与自由主义大致相同,其区别只在于,他认为在存在剥削和 阶级压迫的社会, 不可能有最大多数人的自由和幸福 (马克思说 “不可能”, 并不是 “不应该”) , 只有进入他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才可能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澈解放”。马克 思的民主观没有抛弃民主的普遍概念 ;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反对剥削,但主张继承人类一 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毫不迟疑 地发扬马克思的

3、民主观。我是这样想的 : 马、恩预言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空前发达的资本主 义基础上, 如果这样的社会主义可以实现, 其政权组织方式必然会参照继承已经发展成熟的、 符合民主普遍价值的、资本主义原有的民主体制,而决不会倒退。斯大林、毛泽东的集权专 制模式,表现为一党专政、个人崇拜和中央政府高度集权,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五、关于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实现的条件是 在资本主义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 以后。 其主要内容有:1、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 料私有制;2、

4、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 国家;3、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改造社会,努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 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理想主义。这是我从关心政治开始,经过学习、思考结合观察 社会实际的结果,是一种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问题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能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或者是反而会束缚、滞缓生产力的发展。构成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和从事劳动的人。在这三个要素中,人是最根本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必然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问题就在“各尽所能”上。如果说按

5、劳分配可以剌激人为 了生活富裕多干一点活, 那么能不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热情以及提供个人自由发挥 (特长) 的环境, 则值得怀疑。 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热情, 先要去掉私心, 树立起 “人 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怎样去掉私心?自私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然属性。本质和属性的东西就那么轻易去掉? 不过马克思倒是说了:人要生存就需要融入社会,融入经济、政治、法律和道德关系之中, 所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而且社会属性是人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 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说,人的自私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是可以克服, 可以舍弃,可以由自私升华为大公无私。例如雷锋

6、、焦裕禄、孔繁森等等所表现出的高尚品 质。但是这样的好干部毕竟寥若晨星,如同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也总是亿万里挑一(偶尔 还有遭质疑的) ,反观那些都曾面对镰刀斧头举手宣过誓的贪官恶吏却是一窝一窝的。虽然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没有出现, 但是马克思学说中的生产资料公有或者集体所有却是已经 实践过的。为什么“农业学大寨”多年宣传、示范却始终推展不开?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一直 缺吃少穿, 而土地承包以后没几年就开始发愁粮食储备问题。 年令大点的人能回忆起计划经 济时代的国营商店是何等寒酸,人民的购买力又是何等之低。 (有这样一件真实的往事:70 年代,老外来到太原安排参观五一贸易大楼,为了表现群众的

7、购买力,居委会指定部份居民 前去购物,然后第二天不需要的又凭法票退回去。 )且看今日的大小超市顾客盈门,而且几 乎没有你想要而买不到的东西。 这就是创造热情, 心为物欲驱赶着每个人都在挖苦心思发明 创新 ; 而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给人们提供了自由发挥、展现才华的机会。有的海归不是就自己 凑钱在首都 中关村开公司把生意作大了,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彰显自我需要 私有制和民主自由的环境。 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以后,同时也要求破除私有观念,而自古到今,正是人的自 私性构成了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当然, 由于人是社会的人, 任何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 因而损害到社会,损害到他人权益的自私行为

8、就必须受到约束,这是完全正确的。一种社会 制度是否文明先进, 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其能否科学地引导和合理地约束人的自私性, 使最 绝大多数人自觉地通过诚实劳动创造财富。所以, 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应当保护私有制, 政府要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公正的竞争机会 ; 实行民主自由, 同时要以法治和道德教化约束、 引导人的自私性,使全社会和谐发展。一直到有一天,科学的进步可以使海水变成无尽的能 源,则人类也许可以进入一个更高级的社会。 关于“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马克思根据他所处时代分析,要组织工人阶级政府,既不能靠和平过渡,也不能等着资本主 义社会自身熟

9、透腐烂而自然死亡,必须暴力夺取政权。其理论根据是 : 资本主义其内在固有 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的灭亡,但是它不会自动灭亡,灰尘不扫不会自己跑掉,内因的实现需 要外因作为条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黑窑奴”们才能一呼百应地反叛暴动,国际歌也 是这么唱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一些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工人可以有别墅住,澳洲煤矿工人的年薪近百万人民币,是政府职 员的好几倍 ; 他们为什么不用自己手中的选票保卫自身权益而选择暴力革命呢?他们会不考 虑战争给自己的家园和自己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这些都是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说社 会主义出现可能在百年之

10、后,现在已经超过了一百年, 如果现在不动手又等到何时,再等 下去住别墅的工人不是更多了?! 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理论解释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 有制的矛盾, 以及由这个矛盾所产生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产出产品的相对过剩之间的矛盾是 不可克服的,简言之,就是资本主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人剥削人的社会关系)与 生产力的矛盾。但是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已经出现了生产集中化和分散化、资 本和企业规模大型化和小型化同时并存的二重化现象和趋势, 这是不是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 识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的理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新特点, 难道就真得无法 消除自身固有的

11、矛盾?这是许许多多人的疑问,可惜目前给出的解释不是引用马克思的原 话,就是些断然的、莫名其妙的、难以自圆其说的、空洞而又抽象的理论。这真是左派理论 家的悲哀。一般群众也包括我自己,都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比较倾向于观察现实。很希望 李尔重、巩献田们能够放下架子,编写些密切联系实际而又通俗的政治书籍,告诉人们,为 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结语: 记得有一个当年的右派后来当过部长的 xx 说过一番话,大意是 : 马克思没有说过的,但 是毛泽东说过或 xxx 说过了,大家赞成,也符合实际,那就是马克思主义; 相反,即使马克 思说过的话, 经过实践检验, 证明已经失去时效, 也不能算马克思主义。 我只当它是马 x 话。 既然马克思主义可以随意取舍、篡改,那充其量是将其作为借鉴对象,又何必非拿它来当作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呢!?马克思说,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商品经济 ( 即市场经济) , 当引入市场经济并且以物权法保护私有制以后, 这个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吗?自以为是社会主 义就能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一定要挂一块 x 招牌?我不赞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全人类 的指导思想, 但是为了不损害马克思主义, 还是实事求是为好!我们应当象对待人类历史上 任何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那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