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供水消防安全制度-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0461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9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供水消防安全制度-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供水消防安全制度-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供水消防安全制度-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供水消防安全制度-修订编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一 般 规 定 第一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 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第二条 公司各级单位和每位员工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 火警和参加灭火的义务。 第二章 消 防 责 任 第三条 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四条 公司各级单位应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职责。 第五条 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企业的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工作与本企业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

2、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 工作计划; 3.为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6.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 7.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消防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 第六条 消防安全责任人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工作职责): 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

3、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组织实施对本企业消防设施、 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 确保其完好有效, 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管理义务消防队; 7.在职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演 练和实施; 8.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消防工作进行管理; 9. 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 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在订立的合同中要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 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 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 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

4、理的单位统一管理。 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的单位应当遵守本规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 消防安全职责。 第八条 对于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 各产权单位、 使用单位对消防 车通道、 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 可以委托统 一管理。 第九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 由总承包 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对装置、罐区和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 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

5、定, 结合企业特点, 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 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 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消防应急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 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 内容等。 第三章 火 灾 预 防 第十一条 公司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 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本企业总体规划, 落实消防经费, 做到专款专

6、用。 消防设施、 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第十二条 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装置、罐区、栈台、仓库和泵房,以 及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供应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 不符合规定的, 有关单位应当采取 措施,限期整改。 第十三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和装饰工程, 设计 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建设单位的消防部门应参加审查, 并按 规定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 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 的,建设单位不应施工。 第十四条 结合公司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

7、定 ,将发生火灾可能性 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部位, 确定为本企业的消 防安全重点部位。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单位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设置防火标志,确定火灾危险源(点) ; 2.结合岗位职责,实行防火巡检,做好巡检记录; 3.定期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4.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5.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应当包括企业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 建筑物或者场所施 工、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消防安全检查的文件、资料 ; 消防管理 组织机构和各级

8、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制度;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义务消防队人 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 的合格证明材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应当包括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 录、自动消防设施全面检查测试的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消防安 全培训记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火灾情况记录;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消防档案应当详实,全面反映企业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 变化及时更新。消防

9、档案应统一保管、备查。 第十五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执行 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和集团公司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第十六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明火作业的, 应严格按照 用火作业管理规定 的要求, 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规定, 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 禁止使用未经合法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应损坏或者擅自使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应 埋压、圈占

10、消火栓,不应占用防火间距,不应堵塞消防通道。 修建道路以及停水、停电、截断通信线路有可能影响消防灭火救援时,应事先通知消防 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经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后方可进行。 第十九条 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 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采取措施, 限期 整改。 第二十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 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 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签字确认后存档。 第四章 消 防 组 织 第二十一条 各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义务消防队, 实行专业化管理, 配 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十二条 消防战斗员的年龄一般以车间骨干力量为主。 应建立保持消防队伍年

11、轻化 的用工机制。 第二十三条 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履行下列职责(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做好防火、灭火等消防工作。 2.掌握企业主要生产过程的火灾特点, 经常深入基层监督检查火源、 火险及灭火设施的 管理,督促落实火灾隐患的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完备、消防道路通畅。 3.组织建立、健全企业义务消防队并对其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训练,负责职工的防火、灭 火知识的教育。 4.负责防火防爆区内固定动火点的管理,参加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5.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措工程有关防火措施、消防设计的“三同时”审查和验收。 6.编制企业专用消防器材的配置和采购计划, 负责监督消

12、防装备、 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保 养和修理。 7.负责健全企业消防档案, 制定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的消防应急预案, 每年至少演练一 次。 8.加强节假日执勤。执勤人员应坚守岗位。 9. 对消防隐患提出治理方案和计划。 10. 非常状态下的紧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第二十四条 各生产单位员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的主要职责是(工作职 责): 1.学习宣传消防法规,定期参加消防训练,参加实地消防演习。 2.协助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 3.熟悉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明确危险点和控制点,维护本单位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 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扑救初起火灾,协助专职消防队扑救

13、火灾。 第五章 宣传与教育培训 第二十五条 认真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活动。 公司应把消防安全纳入宣传计划, 各生 产单位、各部门有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宣传消防法规,普及消防知识,剖析消防 案例,结合消防日、重大节日以及季节特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职工消防意识。 第二十六条 各生产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 拟定员工消防培训教育规划和计划, 安全环 保部和企管人事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培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

14、识和技能。 5.新职工入厂,须进行消防安全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 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灭火 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6.对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录存档 . 7.公司每个年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疏散演习,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演习专门培训,使 每个队员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 8.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操作 人员等有关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9.电焊、气焊、锅炉工等在具有火灾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 必须经过消防培训,持证上岗 . 10.各车间、班组等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根据各部门、

15、各阶段、各字的 特点进行针对行的教育。 第六章 消防设施与消防装备 第二十九条 公司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公司的建设相配套,做到统一规划,同步 发展。上报公司建设规划的同时,应同时上报消防规划。 第三十条 公司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器材,应满足国家有关消防法规、标准规范 以及科技进步的要求。 应积极采用和推广成熟的消防新技术、 新产品。 加强对现有消防设施、 消防装备的管理,确保各种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完整好用。 第三十一条 公司应从实际出发,按规定配置必要的破拆、照明、通信、灭火、防护、 训练器材和检测仪器等,应满足战备和防火灭火的需要。 第三十二条 应确保消防资金的投入。教育、科研、技术

16、改造、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 和基本建设等专项费用中,都应将消防方面的费用列入计划。 第三十三条 应加强对各类固定、半固定和移动式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泵房、装置和 罐区的各类固定式消防设施、 小型灭火器材的管理, 建立健全并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和维护 保养责任制,确保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以及消防器材的完好。 第三十四条 工艺操作、 装置检修人员等有关人员对本岗位、 本装置的消防设施应做到 会维护保养、会使用。冬季应作好消防设施的防冻保温工作。 第三十五条 消防设施的管理应纳入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工作中, 设专人负责, 建立消 防设施台帐,定期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试验、称重、药剂更换补充等工作进行监督检 查。 第三十六条 设施装置区内固定消防设施的管理 1.应加强设施装置区内固定消防设施的管理,按期进行试验 : 消防喷淋系统每半年试验 一次 ; 泡沫系统每年试验一次,做到不堵,不漏,消防水炮、消火栓应经常试验,使之处于 完好状态。 2.加强设施装置区内固定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经常检查,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