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鼓琴》 教学反思--修订编选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9408905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鼓琴》 教学反思--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鼓琴》 教学反思--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鼓琴》 教学反思--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鼓琴》 教学反思--修订编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 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 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 这篇课文说它不难吧,的确不难,只有 77 个字。说它难吧,它 又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 77 个字里边讲述了这样一个千古 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 77 个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 的人文内涵呀!本文虽是文言,但相对浅显,在教学中可借助注释进 行理解,因此理解文意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难点在于理解“知 音” ,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 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

2、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 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阅读这个文本,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 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 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 好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 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 思表述清楚。同时,我以“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 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 为什么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不再弹琴了呢?老 师相信继续学习课文大家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 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激疑,设置悬念,之后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 问:“在这里,伯

3、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 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 伯牙鼓琴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 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 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 读。 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 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 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 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 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 动学生去读书、 去思考, 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 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 你知你的人。 俗话说,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 我不敢说这节课我有什么闪光点, 让我感到很遗憾的就是由于时间的关系, 有些内容会给人一种走马观 花的感觉。有些语句处理的有点浅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