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湿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9408002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湿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湿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湿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湿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湿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湿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湿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需用原子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小题3.0分,共54分)1.分离沸点不同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A 过滤 B 蒸馏 C 萃取 D 分液2.同温同压时,含相同分子数的H2O和NH3一定具有相同的()A 物质的量 B 原子个数 C 质量 D 电子数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B 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C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D 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4.有下列仪器:烧杯;蒸发皿;平底烧瓶;试管;坩埚

2、;锥形瓶。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 B C D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 分液漏斗检漏的操作是:关闭活塞,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的水,只需要检验活塞处是否漏水C 在分液漏斗中分离两种液体时,要先从下端放出密度较大的液体,关闭活塞,取另一只烧杯后打开活塞再放出密度较小的液体D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6.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 mol甲烷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 0.5 mol 水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 1 mol 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 0.5 m

3、ol硫酸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7.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 少量的白磷保存在冷水中C 浓硫酸用橡胶塞细口瓶密闭保存 D 烧碱溶液保存在玻璃塞试剂瓶中8.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0.3 mol硝酸 B 1.5 mol氧气 C 1 mol氮 D 0.5 mol氦原子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硫酸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单位g)在数值上相等B 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O2的质量比等于78C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0.26.021023D 常温、常压下,3.011023个二氧

4、化碳分子质量是44 g10.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 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11.当溶液被水稀释时,如温度不变,则下列诸量保持不变的是()A 溶液质量 B 溶剂质量C 溶质溶解度 D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2.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A 萃取 B 结晶 C 过滤 D 蒸馏1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 分液时,分液漏斗内

5、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 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种固体C 过滤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不溶性杂质时,需用玻璃棒引流D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氯离子14.下列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将浑浊的石灰水过滤可使其变澄清B 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可用磁铁进行分离C 氯化钠混有少量单质碘可用加热法除去D 粗盐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15.实验室从溴水中提取液溴的操作及顺序正确的是()A 分液、蒸馏 B 过滤、蒸发C 萃取、分液 D 萃取、分液、蒸馏16.实验时,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

6、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用水冲洗C 用布擦去硫酸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用布擦去硫酸后,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17.下列做法中,合乎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将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冷却B 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C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都要放回原瓶D 将吸有溶液的胶头滴管平放于实验台上18.装置如图:关闭装置A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则关于A、B两装置是否漏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装置肯定不漏气,B装置肯定漏气 B B A装置肯定漏气,

7、B装置可能不漏气C A装置肯定不漏气,B装置肯定不漏气 D A装置肯定不漏气,B装置可能漏气也可能不漏气二、实验题(共2小题,第1小题 每空2分;第2小题每空4分,共22分) 19.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部分,方法有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应用广泛,环己醇脱水是合成环己烯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 %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

8、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制(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 ;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20. 粗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根据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溶液中有无硫酸根离子最简单的方法是_ _。(2)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碳酸

9、钠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3)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去的杂质是_ _。三、计算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4分,共24分) 21.已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1mol,质量为36g,则其中CO2为_mo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22. 相同物质的量的氨气和硫化氢(H2S),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_,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 化学答案1. 【答案】B 2.【答案】D 3.【答案】A白磷着火点较低,放在空气中切割容易着火,因此要放在水中切割,A正确;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反应物,属于

10、易爆的危险品,不可直接倒入垃圾桶,B错误;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白磷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发生自燃,应保存在冷水中与空气隔绝;浓硫酸不能用橡胶塞试剂瓶保存,要改用玻璃塞;烧碱溶液不能用玻璃塞试剂瓶保存,要改用橡皮塞。8.【答案】C 9.【答案】D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6.021023个H3PO4分子的质量为98 g,二者数值相等,A正确;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O2的质量比为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283278,B正确;3.2 g O2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氧原子

11、数约为0.126.021023,C正确;0.56.021023个CO2物质的量为0.5 mol,质量为0.5 mol44 gmol122 g,D不正确。10.【答案】C 11.【答案】C【解析】溶液加水稀释,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温度不变时,溶质溶解度不变。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D【解析】粗盐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提纯后,仍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则不能;加热时碘单质易升华,氯化钠无变化。15.【答案】D【解析】萃取(溴水和萃取剂混合振荡)静置分层分液(下层液体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分液漏斗上口倒出)蒸馏(溴的有

12、机溶液)液溴。16.【答案】D 17.【答案】B 18. 【答案】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有压强差,同时产生某种明显现象,如气泡的生成、稳定水柱或液面升降。当通过长颈漏斗向装置A中的试管内加水时,水在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橡皮管将B装置中上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连通,不管是否漏气,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总能往烧瓶中流入,因此无法确定装置B是否漏气。19.【答案】(1)冷凝管 (2)防止暴沸 B (3)检漏 上口倒出20.【答案】(1)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出现浑浊或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否则不含硫酸根 (2)除去氯化钠中的钙离子、镁离子 (3)碳酸钙、碳酸镁21.【答案】0.5 36gmol1 22.【答案】11 43 32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