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02615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笔记-修订编选(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组胚重点组胚重点 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 第一节组织学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一节组织学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 组织学定义: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一 组织学定义: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 细胞群 组织 器官 系统 细胞外基质 四大组织: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第二节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 一光镜技术:(0.2um)一光镜技术:(0.2um) i.石蜡切片术: 取材 固定 脱水 包埋 切片 染色 封 片 HE 染色法(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苏木素是蓝色碱性染料,能将组织或细 胞内的酸性物质如细胞质

2、染为蓝紫色。 伊红是红色酸性染料, 能将组织或细胞 内的碱性物质如细胞核染为粉红色。 ii.涂片、铺片、磨片术。 二 电镜技术: 二 电镜技术: iii.透射电镜术 (0.2nm 内部 切片 ) iv.扫描电镜术 (5-7nm 表面 不制片) PAS(过碘希夫酸): 是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组织化学反应,糖被强氧化剂过碘酸氧化后,形成多醛。后者再 与无色的品红硫醛复合物(希夫试剂)反应,形成的中产物为紫红色沉淀。 第二章第二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 组织 :由大量形态、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细胞组成。 一、概述 (一)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上皮细胞与极少量细胞外基质所组成。 (二)上皮组织特点: 1、

3、细胞多、间质少。 2、细胞有极性,有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3、无血管,营养物质来自于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通过基膜渗透。 4、神经末梢丰富。 5、细胞排列紧密,相邻细胞间常形成特化的细胞。 (三)上皮组织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 (四)上皮组织根据细胞排列层数和垂直切面表皮细胞的形态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 感觉上皮。 二、上皮组织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间皮和其他 单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被覆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上皮 变移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感觉上皮 接受某种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 2 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4、 感觉上皮 接受某种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 (一)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 分布: 1)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内皮(endothelium) 2)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间皮(mesothelium) 3)分布于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 作用 : 1.被覆作用 2.分泌作用 3.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或 减小器官间摩擦。 2、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 表面观:细胞呈六

5、角形 垂直观:细胞立方形,核圆居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小叶间胆管、甲状腺滤泡上皮等 作用:1.分泌作用 2.吸收作用 3、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 垂直观:细胞呈柱状,核长圆形,靠近基底部 分布:胃、肠、子宫等 作用:1.分泌作用 2.吸收作用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 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基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 具有纤毛。这几种细胞形态不同,高低不等,但细胞基底底部均在基膜上,细胞核的位置也 不在同一

6、平面,因此,由垂直切面观察其形似复层上皮,实际为单层上皮。 (二)复层上皮 1、复层扁平上皮(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 由基底面向游离面依次是: 基底细胞 多边形细胞 扁平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分布于皮肤等处。 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分布于口腔、阴道、食管等处。 2、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特点:上皮的层次和细胞形态随所在器官的收缩或舒张而改变 由基底面向游离面依次是:基底细胞、中间层细胞、 表面细胞。 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 盖细胞 : 当膀胱空虚时,变移上皮细胞最外侧的表皮细胞变厚,细胞核变大,覆盖几个中

7、间 细胞层。 3、复层柱状细胞 分布:眼睑结膜和男性尿道。 三、腺和腺上皮(以下所将为外分泌腺) 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 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 (gland) 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 腺泡 泡状或管泡状分泌部称腺泡 3 细胞索与表面的联系被保留并发育为腺的导管,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泌到体表或器官 的腔面,称为外分泌腺(exocrine gland ). 若深陷的上皮细胞索与表皮上皮的联系退化消失,则不能形成腺体导管,称内分泌腺 (endocrine gland ) 1.分类 单细胞腺:杯状细胞 (1)腺细胞数量 单腺(导管不分支) 多细胞腺:

8、复腺(导管呈多级分支) (2)分泌部形状 管状 泡状 管泡状 腺泡:泡状或管泡状的分泌部通常称为腺泡。组成腺泡的腺细胞有浆性细胞和粘性细胞。 (3)根据导管有无分支及分泌部形状,外分泌腺的形状分为: 单管状腺 单泡状腺 复管状腺 复泡状腺 复管泡状腺 2.组成 (1)分泌部 A.浆液性细胞 LM:锥体形,基底部嗜碱性,顶部含嗜酸性酶原颗粒,核圆近基底部 EM:基底部粗面内质网发达(嗜碱性) ,核上方有高尔基复合体(嗜酸性)和酶原颗粒。 本质:属于蛋白质分泌细胞,主要分泌酶类。 组成浆液性腺泡和浆液性腺。 B.粘液性细胞 LM:锥体形,大部分胞质呈空泡状,核扁圆位于基底部。 EM:基底部有少量粗

9、面内质网,核上方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粘原颗粒丰富。 分泌粘液细胞,组成粘液性腺泡和粘液性腺。 C.混合性腺泡:有少量的浆液性细胞(常形成浆半月)和大量粘液性细胞组成(下颌下腺) 混合性腺由浆液性细胞、粘液性细胞和混合性腺泡组成。 肌上皮细胞 : 位于腺细胞外的扁平多突起的细胞,细胞质内含有肌动蛋白丝,其收缩有助于 分泌物的排出。 (2)导管 直接与分泌部通连,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将分泌物排出至体表和器官腔内。 粘蛋白:分泌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又叫粘蛋白 粘液:糖蛋白与水结合成的粘性液体。 四、上皮细胞的特化结构 (一) 上皮细胞游离面 1.微绒毛(光镜下看不到) 4 (1)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

10、起,直径 0.1um. (2)组成: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 (3)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小肠)和刷状缘(肾小管) (4)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2.纤毛 (1)上皮细胞游离面较长突起,长 5-10um,直径约 0.2-0.5um,光镜下可见 (2)内部结构(9+2) : 周围九组二连微管,中央 2 条单微管(动力蛋白臂,分解 ATP 后附 着相邻微管,产生位移或滑动) (3)功能:节律性定向摆动 (二)上皮细胞的侧面 1.紧密连接(又称封闭小环) (1)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2)相邻细胞膜间断融合,非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在紧密连接区,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

11、 上具有呈格状的脊,脊脊相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无脊的部分可有 10-15 nm 的间隙。 (3)屏障作用: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2.中间连接 (1)位于紧密连接下方 (2)细胞间隙里有中等电子密度的丝状物,胞质侧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交织 组成终末网。 (3)黏着作用,保持细胞形态,传递细胞收缩 3.桥粒(黏着斑)最牢固 (1)呈斑状;细胞间隙有丝状物,中央有致密中间线,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成附着板 其上有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并成袢状返回胞质 (2)牢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使上皮耐摩擦(皮肤、食管) 4.缝隙连接 (1)结构:23mm 细胞间隙,内有许多间隔相等的连接点;细胞膜

12、中有许多分布规律的连 接小体对接,食腔连通 (2)功能: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是相邻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功能同步化(常见于心肌 细胞之间,平滑肌细胞之间与神经细胞之间 (3)连接复合体:上述 4 种连接中 2 个或 2 个以上毗邻存在,叫做连接复合体 (三)基底面 1.基膜 (1)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之间形成的薄膜 (2)LM:HE 染色呈粉红色(见于少数上皮细胞) (3)EM:基板+网板 基板 : 紧贴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薄层透明质和其下的密度高的致密层构成(透明层+致密层) 上皮细胞分泌 网板:网状纤维+基质有时有少许纤维 (4)功能:支持与固着 半透膜,有利于物质交换 引导上皮细胞移

13、动影响细胞分化 2.质膜内褶 (1)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这项细胞所形成的许多内褶。常见于肾小管,内含长杆状线 粒体 (2)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面底部表面积,有利于物质运输 3.半桥粒 5 (1)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基膜之间 (2)结构:为桥粒结构的一半 (3)功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 第三章 结缔组织第三章 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组成:细胞+大量细胞外间质(纤维+基质+组织液) 2.结缔组织的特点: 1、细胞少,种类多,细胞间质多,结构复杂 2、细胞无极性,散居于细胞外基质内。 3、细胞外基质由基质和纤维构成。 4、无基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5、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6、不直接与外

14、界接触,因而称为内环境组织 3.间充质 : 是胚胎时期一种松散的中胚层组织,由散在的间充质细胞和大量无定型基质组成 4.间充质细胞的特点: (1)呈星形,细胞间以突起互连成网 (2)胞质弱嗜碱性 (3)胞核极大,核仁明显 (4)分化程度低,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能分化成多种结缔组织细胞、肌细胞和血管 内皮细胞等 5.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广义分类 血液 淋巴 特殊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细胞外间质形态不一样) 骨组织 6.功能:支持、连接、保护、营养、防御等。 6 (一)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 1.组成:(1)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

15、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 充质细胞、白细胞)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2)细胞外间质 基质(蛋白多糖、糖蛋白) 组织液 A 细胞 a. 成纤维细胞 LM:胞体较大,扁平多突起,胞质弱嗜碱性,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 EM:丰富的 RER 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形成三种纤维,形成基质。 处于静息状态的成纤维细胞称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结构:LM : 圆形或不规则形,可有伪足,核小、着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 EM :有微皱褶和微绒毛;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残余体。 功能:变形运动和趋化性 分泌功能 (分泌上百种活性物质溶酶体、补体、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