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98178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修订编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演示实验 1 个 分组实验 8 个 实验 1:实验 1:小车的运动 小车的运动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小车、电子停表、尺子、垫圈、线 实验步骤:1、用 4 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 50 厘米距离使用的时间。 2、用 6 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 50 厘米距离使用的时间。 3、用 8 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 50 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实验现象:1、4 个垫圈的拉力用 ( ) 秒。 2、6 个垫圈的拉力用( )秒。 3、8 个垫圈的拉力用( )秒。 实验结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有关系,推力和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

2、越快。 实验 2:实验 2: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木板(正面光滑背面粗糙) 、木块、棉线、铅笔盒、书 实验目的:感受摩擦力的存在,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实验步骤:1、用铅笔盒、书本、木板搭建一个斜面,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和光滑的木板上,观察木板 下滑的快、慢。 2、用线拉铅笔盒,在铅笔盒上面放数量不同的书,体验一下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现象: 1、木块在光滑的木板上下滑的快,在粗糙的木板上下滑的慢。 2、铅笔盒上面放的书越多,手用得力越大。 实验结论: 1、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就越大。物体表面

3、 光滑,摩擦力小。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被拉物体重,摩擦力大。被拉物体轻,摩擦力小。 实验 3:实验 3:杠杆的平衡 杠杆的平衡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支架(简单机械实验盒) 实验目的: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方法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在左边第二格挂 2 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二个格挂几个钩码,杠杆尺能平衡 吗? 2、在左边第二格挂 2 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一个格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3、在左边第二个格挂 2 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四个格可以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实验现象:1、在右边第二格挂两个。 2、在右边第二格挂四个。

4、3、在右边第四格挂一个。 实验结论: 杠杆尺平衡时不仅与所挂钩码的数量有关系,还与钩码到支点处的距离有关系。 实验 4:实验 4:弹簧的学问 弹簧的学问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弹簧、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 实验目的:能通过探究活动感知弹簧的弹性与弹力 实验步骤: 1、两手握住弹簧用力向两边拉,慢慢减小拉力,观察看到的现象。 2、把圆珠笔的顶端按在桌面上松手看到什么现象? 3、把玻璃球放在被挤压的弹簧一端,松手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1、弹簧被拉长后又慢慢的恢复原状。 2、圆珠笔被弹起来。 3、玻璃球被弹出去。 实验结论: 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

5、就是弹力。 实验 5:实验 5: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柱形磁铁、圆形磁铁、小磁针、纸片、棉线铁钉、大头针、 收音机、纸板等。 (磁性实验盒) 实验步骤: 1、观察磁铁的形状。 2、 “给磁铁找朋友”游戏,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3、 “悬吊磁铁”游戏:把一块磁铁水平悬吊起来,用手转一转,等它静下来观察它的指向。 4、 “接链游戏”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5、把磁铁隔着纸木板,塑料等物体吸铁,观察能不能吸住? 6、用磁铁接近收音机,倾听收音机的发音效果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1、条形、蹄形、环

6、形、柱形、圆形磁铁等。 2、有磁性能吸铁。 3、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指示南北方向。 5、有穿透力,能隔着纸吸铁。 6、听到“嗤嗤”声。 实验结论:磁铁的基本性质是:有磁性,能指示南北,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有穿透力, 能干扰电磁波信号。 实验 6:实验 6:探究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 探究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手电筒,铅笔、彩笔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实验,获知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实验步骤: 1、将铅笔竖起立在桌面上。 2在铅笔的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的位置,就像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位置一样,仔细观察铅笔 影子的变化。 3、根据实验,分析影子随手电筒的

7、光变化的规律,同进分析手电筒位置的变化引起光线变 化的情况。 实验现象: 直射时,影子较短,光线较强。 斜射时,影子较长,光线较暗。 实验结论: 铅笔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筒的位置密切相关。影子与手电筒光的方向相反,当手电筒的光 斜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长,光线较暗 ; 当手电筒的光直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短, 光线较强。 实验 7:实验 7:探究小灯泡亮了的实验探究小灯泡亮了的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夹、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实验盒) 实验步骤:观察开关、电池夹等相关材料的特点。 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8、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接通开关,小灯泡亮;断开开关,小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 、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 实验 8:实验 8:多个灯泡亮起来多个灯泡亮起来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夹、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实验盒) 实验目的:了解串、并联电路实验 实验步骤:串联电路: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2、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首尾顺次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现象。 3、用同样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并联电路: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2、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

9、中,观察现象。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串联电路:1、灯泡亮了。 2、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了,亮度有差异。 3、三个或多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亮度也有差异。 并联电路:1、小灯泡亮了。 2、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三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实验结论: 1、把用电器首尾顺次连接在电路中,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串联,这样连接成的电路叫做 串联电路。 2、把用电器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这样连接成的电路 叫做并联电路。 实验 9:实验 9:比较物体的导电能力比较物体的导电能力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导体、绝缘体 实验材料:简单电路、干木头、塑料、纸、钉子、铝片、钢丝、铅笔、皮筋、橡皮等(电流实验盒) 实验步骤:1、先将简单电路中的夹子夹在一起,灯泡亮表示电路通。 2、用夹子分别夹住干木头,塑料、纸、钉子、铝片、皮筋、橡皮等,观察灯泡是否亮,并将 鉴别后的材料分成两类。 实验现象:1、灯泡亮的是钉子、铁丝、铝片、钢丝等。 2、灯泡不亮的是干木头、塑料、纸、橡皮、皮筋等。 实验结论: 1、灯泡亮的一类是:钉子、铝片、钢丝等。钉子、铁丝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2、灯泡不亮的一类是 : 干木头、塑料、纸、铅笔、皮筋、橡皮等。像木头、纸等不容易导电 的物体叫绝缘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