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比较教育》复习资料--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9525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33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学前比较教育》复习资料--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自考《学前比较教育》复习资料--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学前比较教育》复习资料--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学前比较教育》复习资料--修订编选(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1、 比较学前教育发展历程。P29 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比较教育时代的开始是以 1871 年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 步意见为标志的) ,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以 1900 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的论文我们从对别国 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尔德于 1933 年发表了比 较教育提出了比较教育的三种目的:报道描述,历史功能,借鉴改善;1947 年,汉斯在比较教育: 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中提出影响教育制度的三个因素:自然、宗教和世俗因素;施耐德因素分析法 。 )和 比较

2、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诺亚与埃克斯坦的代表作: 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 ) 。 2、朱利安(P30):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1817 年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首次 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他认为比较教育首先应该研究各国兴办教育和公共教育所采 取的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3、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P32 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 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 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 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4、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

3、P32 (1)从研究领域来看,比较学前教育学科研究 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 ,包括学前教育制度、学前教育行政、各 级各类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方法、幼小衔接等,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的基本问 题(包括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 、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是比较教育的研究重点。 (2)从研究时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以当代为中心。比较学前教育主要是为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解 决本国存在的问题。 (3)从研究范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既包括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还包括对国家与国家、地区 与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4)从研究深度来看,比较学前教育既包括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客观现象和学前

4、教育问题的经验研究,还包括 进一步分析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本质,研究其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的因素,判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 对学前教育的制约关系,以及学前教育对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揭示各国、 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规律,探索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P34 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2、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P35 (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a 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

5、视野,加 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b 通过探讨教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对本国学前 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作为改革学前教育的工具, 学前比较教育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优化的理想的教育选择。 改革和创新是学前比较教育 的永恒理念,通过比较作出选择,是学前比较教育的当然职能。 (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如今比较教育的研究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一己之利, 很多比较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问题和教育方面 国际关系研究,都以促进世界和平谋求人类未来福祉为主要目的。在现

6、代性和国际化的全球背景下,比较教育的 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生命力就在于 : 通过教育的比较研究, 为人类的教育活动提供另类思想。 第三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与方法 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P36 (1)从比较的时间看,分为横向、纵向、综合比较研究; (2)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看,分为平行和影响比较研究; (3)从比较研究的内容来看,分为专题和总体比较研究; (4)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分为定性和定量比较研究; (5)从比较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来看,分为宏观和微观比较研究; (6)从比较的范围来看,分为区域和问题比较研究。 2、横向比较研究(36):是指同一时期不同国家

7、、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3、纵向比较研究(37):是指同一国家、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4、综合比较研究(37):综合了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 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5、平行比较研究(37):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假设维护无影响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比较的研究。 6、影响比较研究(37):是指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带去 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7、专题比较研究(37):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找出各 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 8、总体

8、比较研究(37):是对国际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各国学前 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施的总特征发展趋势,研究学前教育与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9、定性比较研究(37):指从各方面揭示和把握学前教育的本质,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阐述学前教育现象、问 题的性质的和程度的研究。 10、定量比较研究(38) :指运用量化理论,着重利用统计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学前教育中的各种数据 进行统计处理,以此推断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 11、宏观比较研究(38):是指对学前教育系统或其与外部关系的整体研究。 12、围观比较研究(38):是指对学前教育

9、系统内部具体的、局部的研究。 13、区域比较研究(38) : 是指按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 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14、问题比较研究(38) :也称个案研究或命题比较研究,主要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理论或实践 按问题分类,进行相应比较分析的研究 15、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P38 调查法(参观访问、问卷) 、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 16、调查法(38):是指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 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

10、法。 17、文献法(39):也称历史文献法,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 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18、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 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19、分析法:是通过运用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达 到对所研究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第二章 美国学前教育 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1、在美国,学前教育专指婴幼儿在入学前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早期教育(幼儿教育)指的是所有针对从出生 到 8 岁儿童(即小学三年级)的

11、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从范围上来说,学前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P43 2、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P44 19 世纪、20 世纪上半叶和 20 世纪下半叶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 19 世纪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 3、美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学校是欧文 1816 年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的。1826 年引入美国。P44 4、1837 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 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 。 5、1856 年,福禄贝尔的学生,德国玛格丽特迈耶舒尔茨在威斯康星洲的沃克顿的家中开办了美国历史上第 一所幼儿园。教学语言是 德语。 6、1860 年,伊丽莎白皮博迪与妹妹玛丽皮博

12、迪在波士顿创办了美国第一所 英语幼儿园 。1868 年她又创办 了美国第一所幼儿教师培训机构。1873 年创办杂志幼儿园使者 。1877 年,负责组建美国福禄贝尔协会,后更 名为美国福禄贝尔联合会 p44 7、1870 年,美国第一所慈善幼儿园在纽约建立。广泛建立慈善幼儿园的作用表现在贫民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得到保护,犯罪率下降,社会治安转好;推动了美国幼儿园的发展,奠定了美国公立幼儿园系统的基础;为 福禄贝尔教育方法的宣传与应用提供了实践基地。P45 8、1879 年昆西肖夫人创建了第一所幼儿师范学校。P45 9、 1873 年哈里斯和布洛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斯学校创建了美国

13、第一所公立幼儿园。 1878年, 已有 53 所;1903 年增加到 125 所。p45 公立幼儿园的创立与发展在美国教育史上具整个公立学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促使人们从理论与实践 上开始更为重视学前教育的作用,进而促进了学前教育在美国的普及。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0、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 尔领导的儿童研究运动为其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安娜布莱恩、爱丽丝坦普尔和帕蒂希尔(反 对福禄贝尔的呆板式教学,设计了“希尔积木” ) 。P45 11、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的特点?P45 (1)主张幼儿教

14、育不能脱离儿童生活,教育方法应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通过各种活动累计直接的生活经验, 教育活动应建立在儿童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直观教学法,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12、1912 年,安妮乔治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蒙台梭利学校并翻译出版了美国版的蒙台梭利方法 。1916 年以后降温。P46 13、1915 年美国第一所保育学校由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以集体经营的形式开办,1919 年美国第一所公立常 设保育学校诞生。 1929 年阿比盖尔埃利奥特和帕蒂希尔一起创办了 “美国全国保育协会” , 到 1933 年已有 300 多所,到 1945 年 2 月底,已有 14

15、81 所。P46 14、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美国爆发经济危机,1933 年为了稳定证据和缓和矛盾,决定建立“应急托 儿所” ,儿童看护运动由此展开。P46 20 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5、 “开端计划”是美国政府从 1965 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 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P47 名词解释 16、开端计划的背景?P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贫困差距日益加大,贫困群体子女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这些孩子进入小学后处于不 利地位,为改变现状,签署经济机会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开端计划的教

16、育方案。 17、开端计划的内容?P47 (1)开端计划是一项旨在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及其家长提供全面的幼儿早期教育、健康、营养和父母培训 的早期教育方案。开端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服务项目和实施办法。 (2)总体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 具体目标是: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机体能力;通过鼓励儿童的自信心、好奇心、自 发性和自律行为来促进他们在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 通过关注儿童的概念和语言技能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和技能进步;提高儿童与他人积极进行沟通的能力;通过培训家长,推动家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儿童的教育活动 中来;鼓励贫困者于社会共同解决贫困问题。 (3)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 A、开端计划的教育服务,是指开端计划要符合儿童的个别需要及其不同种族与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同时还要满 足社区需要。另外,开端计划针对残疾儿童特殊需要提供必要的调整服务,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