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89807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6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编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1 概述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牛肉营养作用的认识,牛肉消耗的需 求逐渐增加,而现今市场上供应的牛肉,大多源于老残牛及淘汰牛,对中 高档优质牛肉的需求基本上还依赖进口来满足。肉牛生产作为一个“产业” 才为“起步阶段”,吉林是我国的产牛大省之一,饲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 肉牛业的丰富资源。中国畜牧“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养牛业 : 一是要加强养牛基地建设,增加良种牛数量,提高整体生产水平;二是发 展养牛业产业化。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肉牛业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突 破口,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 要举措。 本项目集成相关资源优势,创新有效运作机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开展现代肉牛业优质高效养殖与产业化开发,构建长春肉牛业生产技术 推广新体系和产业化生产模式,提升肉牛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肉牛传 统养殖技术升级,推动肉牛业由传统数量型向现代质量效益型发展,提 高肉牛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增强本地肉牛业整体实力和牛肉制品市 场竞争力,使本地肉牛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技术得到较大的提高。通过 本项目的实施,使之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标杆,为现代肉牛 业发展积累经验。 1.2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2 育肥肉牛群 300 头(饲养 100 天)年出栏 900 头,核心母牛群

3、 400 头。 建设内容如下。 1.2.1 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标准育肥牛舍 1200、青贮池 300m、饲料加工车间 100、饲 料库 200、兽医室 50、配种室 50、消毒室 50、干草料棚 1000、 沼气池 100 m、引进基础母牛 400 头。 1.2.2 购置仪器设备 购置各种设备:其中饲料加工成套设备 1 套,兽医、品改设备各 1 套, 铡草机10台、粉碎机5台 ;土地耕作设备2套。购买便捷性青贮袋6000条。 1.2.3 引进优质种公牛 10 头。 1.3 技术方案与工作流程技术方案与工作流程 1.3.1 优质肉牛育肥技术指标 (1)体重 400500kg,平均 450kg。

4、(2)年龄:育肥期不超过 22 月龄。 (3)屠宰率达到 85%以上,净肉率达到 45%以上。 (4)胴体表面脂肪覆盖率 80%以上,背部脂肪厚度 8mm 以上,脂肪色洁 白。 (5)高档肉产出,里脊 22kg 以上,西冷 25kg 以上,眼肉 26kg 以上, 总 重 26kg 以上。 1.3.2 育肥期技术经济指标 犊牛育肥全期平均日增重 750 克,12 月龄体重达到 320 千克。 架子牛育短期强度肥期平均日增重 1.5kg 以上。 3 育肥(精)料肉比 2.8:1。 1.3.3 肉牛繁殖、育肥销售的技术方案 (1)繁殖技术方案 采用现代家畜繁育技术,生产专门化良种肉牛的冷冻精液,在良

5、种 肉牛纯繁中,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冷冻精液等关键技术;具体为: 饲养 采精 超排 受精 销售 育成 犊牛 分娩 妊娠 (2)育肥、屠宰、销售技术方案 利用优质牧草、精料为主饲养犊牛,生产可以替代进口高档牛肉, 出口创汇和满足市场对高档牛肉的要求;利用农作物秸秆为主饲养架 子牛,生产国内市场需要的中、低档牛肉。其生产路线: 出 口 创 汇 高档牛肉 替 代 进 口 国 内 市 场 牧草、秸秆 犊牛 肉牛 改良牛 牧草、秸秆 架子牛肉牛 中档牛肉 国 内 市 场 低档牛肉 (3)育肥牛舍等设施技术设计方案 牛舍为封闭式牛舍,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牛舍为砖混石棉瓦结构。 牛舍长 30 m、宽 10

6、m,牛舍屋脊高 3m,屋檐高 2.5m,地面采用水泥砂浆 地面,不抹光,划线防滑,并向粪沟方向有 1%-3%坡度,沟内排水坡度为 4 2%-4%;在牛床前面设拴牛架固定式饲槽,饲槽上设自动饮水器;通道的 宽度为 1.8m。 青贮/氨化池 :每座 50m, 4 座共计 200 m,长 10m、宽 2.5m、深 2m。 给排水:牛舍给排水采用 PPR 塑料管,排水管为塑料管,室外为水 泥管。 电气:100KW 负荷。采用铜芯塑料绝缘导线 PVC 管入户,导线截 面为 6mm2,牛舍为防尘灯,管理间采用普通日光灯。 (4)生产技术方案 饲料 精料可从正规饲料厂家引进牛用配合饲料,在辅以当地能量饲料配

7、 置全价饲料饲喂。粗饲料为优质牧草、玉米秸秆、青贮、苜蓿粉等。 育肥期全程头日耗精料 5kg,粗饲料 18kg(玉米青贮 10kg,苜蓿粉 1kg,优质牧草5kg),每日拌料过程中再添加瘤胃素、食盐、小苏打等添加 剂。 育肥期 分为四个阶段,即进场适应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肉质改善期,按 各阶段中的重量相应达到的育肥目标,确定各期粗、精饲料、饲喂量,精 粗饲料配比,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以确保各阶段营养充分合理,提高饲料 报酬等,降低饲养成本。 在育肥场设置饲料调制间,配备粗精饲料混合机精确称量,搅拌 均匀,以充分发挥饲料效能。 采用五定一限饲养法,即喂料(饮水)定时,定量、定槽位、定日晒、 5

8、 定人员,限制(牛)活动。 执行的严格防疫制度,待育肥中进场严格检疫,消毒,更换牛鼻绳、 驱 虫,牛体每日刷试,牛舍每日消毒、清扫、定期全场消毒。 (5)秸秆饲料生产及饲喂流程 青贮 收割高产牧草、乳熟期的全株玉米、麦后复种的青玉米或收获玉米 棒后的秸秆等原料,适时运到窖旁,及时用机械铡切成 23cm 的短节, 分层(每层 30cm 左右)装填进青贮窖,均匀铺平,踩踏压实,待原料装到 高出窖口 0.50.7m 时,用塑料薄膜(或覆盖 20cm 左右厚的麦秸)覆盖后, 再压上30cm左右厚的土,要求窖顶中间高、四周低,以利于排水,待其不 再下陷时,用草泥封闭。青贮 40 天左右即可开窖,由少到多

9、添加饲喂肉 牛。 秸秆微贮 将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等原料,用机械铡切为 23cm。每吨微贮原料 用微贮活干菌 3.0g,充分溶解于 200ml 1的白糖水溶液中,常温下放置 12h。将复活的菌剂充分溶解到0.81.0食盐水中,搅拌均匀。食盐 水的量以调微贮原料含水量到 6070为宜。在窖底铺放 2030cm 厚的秸秆原料,然后均匀喷洒菌液和 510玉米粉或麸皮,再压实。 一层一层的铺放、压实,直至高出窖口 5070cm。填装结束后,均匀喷洒 菌液、玉米粉或麸皮,再按 250g/撒一层食盐,压实后,盖上塑料膜。塑 料膜上加盖 2030cm 厚的未铡短的秸秆,然后覆土 1520cm 厚,密封。 一般发

10、酵 3045 天即可开窖,由少到多添加饲喂肉牛。 6 饲喂流程 秸秆饲料生产及饲喂流程图 秸秆收获 青绿或半干秸秆干秸秆 机械切碎机械切碎 青贮微贮 秸秆饲料 精 料 补 充 料 全混合日粮 2.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1 项目的实施是解决肉牛业发展存在问题的需要 肉牛业在“十五”期间得到大力的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也暴露 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肉牛品种改良面不大、生长速度较低,牛肉加工原料不足; 2、缺乏适合肉牛养殖的优质牧草; 3、养殖模式不合理,目前90%养殖为散户,不利于标准化养殖,养殖 效率低; 4、牛肉制品加工技术相对国际同行

11、落后以及肉制品种类同质化严重 等问题,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7 5、由于牛养殖具有周期长的特点,投入较高,肉牛发展过程中农户、 政府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2.1.2 项目的实施是发展地区牛肉制品加工业的需要 上述问题的出现,严重滞后了肉牛业的发展,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意 识到发展现代肉牛业势在必行,现在已将肉牛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 支柱性产业之一,加大了对肉牛养殖的投入。当地肉牛养殖和牛肉加工 业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对肉牛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项目技 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实现传统养殖业向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发 展的现代养殖业转变的跨越,以及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发展 我县牛肉

12、制品加工业的需要。本项目完成后,能有效推进我县现代肉牛 基地建设,有效地确保牛肉制品加工企业所需优质、安全的肉源,使肉牛 养殖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保证肉牛养殖农户的利益,促进肉牛养殖业 的健康发展。 2.1.3 项目的实施是调整畜牧结构的需要 以生猪为主的耗粮型牲畜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全市畜牧业结构性 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饲料价格较高,畜禽食粮生产成本高,经营者利 润微薄,且市场风险大;另一方面,草食牲畜价格一直坚挺,但生产潜力 没有得到挖掘,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不到更快提高。在畜牧业生产上,要求 采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方针,努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 型草食牲畜。肉牛业是一个朝阳产业

13、,投资见效快,养殖效益好,是农民 增收致富的好途径,有利于全市畜牧结构的调整。 2.1.4 项目的实施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 在人口增长对耕地和粮食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养牛能将大量人畜 等单胃动物不能直接食用的青粗饲料,换取更多的优质动物蛋白。牛是 卷草型食草动物,不破坏草场植被生态。而肉牛是以舍饲为主,能充分利 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生产动物蛋白质。饲养肉牛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并 结合长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又有利于减少秸秆处理难度和 焚烧秸秆污染环境问题。肉牛一身都是宝,自身经济价值很高,除产肉的 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带动牛肉、牛皮的深加工,粪污处理带动有机肥生产、 食用菌种植、特色

14、蔬菜种植等,将拉长农产品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 2.2 项目建设的优势项目建设的优势 2.2.1 吉林省发展肉牛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畜牧大省,在全国肉牛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据了解,吉林省发展肉牛产业具有几大优势:饲料资源优势,吉林省粮食 产量高,每年玉米秸秆超过2000万吨,同时又是全国8大牧区之一,合计 草场资源面积达 8762 万亩;品种资源优势,既有延边黄牛、草原红牛,也 有西门达尔牛;地域和气候资源优势,人均国土资源占有量大,冬季气温 较低,肉质鲜美、口感好;牧业科技人才丰富。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吉林 全省肉牛存栏已超过800万头。因而,发展现

15、代肉牛业市场有了广阔的空 间。 2.2.2 生产技术服务配套体系有一定基础。 长春市是农业部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点,该工程的实施 和完成为项目区域内建立了较完善的动物疫病预防硬件和软件设施,这 9 为预防肉牛重大疫病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全市具有完善的畜牧兽医服务 体系,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多名,市、区、县畜牧局有畜牧站、兽医站、科教 站、饲草饲料站、兽医诊断室等机构,还专门设置了肉牛业发展办公室, 负 责管理肉牛业生产。已基本形成繁殖配种、疫病防治、技术服务等肉牛发 展的综合性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同时与长春市农业学校等科研院校有广 泛、紧密的联系,是肉牛业发展的技术依托单位。 2.2.3

16、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 吉林省饲养肉牛历史悠久,在牛舍建设、繁殖育种、饲料营养、饲养 管理、疫病防治、肉制品加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几年来,实 施了种草养畜、黄牛品种改良、防疫体系建设等项目,这些工作为本项目 实施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 3.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 市场供求现状市场供求现状 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 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 50 公斤以上,世界人均 10 公斤,我国现有牛存栏头数 1.38 亿头,牛肉产量达到 675.9 万吨,是世界 第四大牛肉生产国。但牛肉人均产量只有4.3千克,低于世界平均10千克 的水平,更低于一些牛肉主产国家的人均产量水平。从我市看,我市现有 清真馆上百家,高级饭店数十家,每天需要肉牛近百头,项目年出栏肉 牛 900 头,每天出栏还不到 4 头,产品远不够本市市内消耗。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