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血液循环途径-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8130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修订编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脏血液循环途径-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血液循环途径-修订编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脏的血液循环肝脏的血液循环 肝脏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它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流 入肝脏的血液14来自肝动脉, 它主要供给肝脏所需的氧气, 另外34 来自门静脉(由胃、肠、脾、胰等脏器静脉汇集而成),它把来自消化 道的各种营养和有害物质输入肝脏, 经肝脏加工处理后, 进入全身循 环。 门静脉反复分支, 发出很多的微静脉, 伸入肝小叶, 血流汇入肝窦 ; 肝动脉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其血液也注入肝窦,所以,肝窦是由门 静脉和肝动脉血汇合而成的。 肝窦毛细血管壁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故通透性 较大,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均可通过,这对肝细胞功能的发 挥十分有利。 肝窦起自肝小叶的

2、周边部,有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末梢分支流注 其中,汇集到肝小叶的中心,返入中央静脉,最后汇合成肝静脉。肝 静脉为肝血流出口,肝血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 胆囊与胆汁胆囊与胆汁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产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说法主 要还是来自肝与胆在人体中不可以分隔的关系,猪虽然只是一种低级 动物,但肝胆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是不可改变的.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胆汁是由胆囊制造的,其实不然。胆囊 不过是储存胆汁的“仓库” ,“制造商”是肝脏。胆管系统是肝脏向十 二指肠排泄胆汁及其他代谢产物的特殊管道结构系统,分为肝内胆管 系统和肝外胆管系统两部分。 肝内胆管系统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至肝门出肝的左

3、右 肝胆管之间的胆管系统,由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 胆管组成。 肝外胆管是指左右肝胆管开口以下的肝外部分的胆管,包括肝 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汁就是从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 流向左右肝胆管,然后流入肝总管、胆总管,再排到十二指肠。所以, 正常情况下,粪便是黄色的。肝脏发炎时,破坏了肝小叶正常结构, 新生的肝细胞排列不整齐,阻塞小胆管,使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 运行,而大量反流入血。血液中增高的胆红素把眼巩膜和全身皮肤染 成黄色,尿色深如浓茶,医学上称为“黄疸” 。 胆囊位于肝脏下缘的胆囊隐窝内,呈梨形,可分为前端钝圆的 胆囊底、中间的胆囊体和后端狭细的胆囊颈,胆囊颈以直角

4、转向下延 续为胆囊管。 胆囊是袋状空腔脏器,大小不固定,随着囊壁的收缩和舒张而 改变,正常大小范围为:长径:60-90mm,横径:20-35mm。 胆囊的生理功能胆囊的生理功能 胆囊通过吸收、分泌和蠕动等功能发挥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的 作用,具体如下: 1.胆汁的浓缩和储存:胆囊黏膜有很强的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作 用,所以能浓缩胆汁,肝脏每日分泌800ml 胆汁,大部分经胆囊浓缩 后储存在胆囊内。 2.胆汁的排泄:胆汁排出受体液因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进食后, 胆囊收缩素含量增加,如胆囊收缩素有收缩胆囊和舒张胆总管下端及 oddi 括约肌的作用,胆囊收缩后可产生2.94Kpa 的内压,促使胆汁排

5、至十二指肠, 但胆囊炎或 oddi 括约肌功能失调时, 胆汁排出出现障碍, 胆汁淤滞,固体成分沉淀,成为息肉或结石的成因之一。 3.胆囊的分泌功能:胆囊能分泌黏液性物质,每日约20ml,保护 黏膜, 当胆囊管受阻塞后, 胆囊内积存的黏液呈透明无色, 临床称为 “白 胆汁” 。 4.正常情况下, 胆囊和oddi括约肌的活动表现为协调的相互关系 : oddi 括约肌收缩时胆囊舒张,使胆汁存入胆囊,胆囊收缩时 oddi 括 约肌舒张,胆汁流入十二指肠。 胆汁的生理功能胆汁的生理功能 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或胆汁酸的作用。胆盐或胆汁酸可作为乳 化剂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水 溶液中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汁酸还课与脂肪酸结 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酸的吸收,总之,胆汁对于脂肪的 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