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936357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三角形的认识(课本第 8081 页内容)课型 新授课 时间:2001 年 5 月 9 日学生学案预习提纲:1、画一个三角形。再说一说:(1)三角形有( )条边、 ( )个角、 ( )个顶点(在上图中用大写字母标出顶点) 。(2)由( )围成的图形,并且( )相邻,叫做三角形。3、从顶点 向底边 画出三角形的高。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再写一写:从三角形的( )到它的( )做一条( ) , ( )和( )之间的( )叫做三角形的高, ( )叫做三角形的底。4、观察课本第 81 页有关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讨论: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结论:三角形具有( )性。5、从顶点 向底边 画

2、出三角形的高。比一比:谁画得标准。三角形边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时间:2011 年 5 月 10 日学生学案预习提纲:1、回忆: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在右边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它有()条边,()个顶点。用大写字母标出各个顶点。.3、猜一猜: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4、剪出下面三组数纸条(单位:厘米) 6,7,8; 4,5,9; 3,6,10; 4、7、9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即:第( )组和第( )组的三条线段能摆成三角形;第( )组和第( )组的三条线段不能摆成三角形。我发现:三角形( )都大于( )。5、观察课本第 82 页例 3 的

3、主题图,说一说,再写一写:小明去上学走( )路最近,因为:6、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7、自主完成课本第 86 页第 4 题,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判断方法。8、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有两根长度分别为 2cm 和 5cm 的木棒。(1)用长度为 3cm 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 1cm 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同学。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 课型 新授课 时间:2001 年 5 月 20 日学生学案预习提纲:1、回忆并填空:锐角( )90 ,直角( )90,钝角(

4、)90 ( )180 。三角形都有( )条边, ( )个角。2、观察下面三角形。(1)量一量,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什么角,在上图写出来,例如:我可以按角把它们分类,还能给他们起名字。( )为一类,因为: 。 叫做( )三角形( )为一类,因为: 。 叫做( )三角形( )为一类,因为: 。 叫做( )三角形按三角形的角可以把三角形分为( )、( )、( )这三类。试一试:在课本 132 页的点子图上分别画出这三种三角形。(2)量一量,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多少厘米,在上图写出来,例如:我也可以按边把它们分类,还能给他们起名字。( )为一类,因为: 。 叫做( )三角形( )为一类,因为: 。

5、 叫做( )三角形( )为一类,因为: 。 叫做( )三角形按三角形的边可以把三角形分为( )、( )、( )这三类。量一量上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我发现:试一试:在课本 132 页的点子图上分别画出这三种三角形。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班级 四年级 授课教师:覃丽泉教学导案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重点:知道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会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6、学生学案人手一份,三角形学具若干,测量工具。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复习旧知。(1) 猜谜语。(2) 提问有关三角形的知识。(3) 画三角形,引出课题。2、理解课题:三角形有几个内角?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3、合作展示,探究规律:(1)怎样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学生汇报讨论结果。(2)学生汇报测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3)进一步验证。学生上黑板展示拼贴过程,得出结果。(结合课件展示)(4)小组讨论: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呢?为什么?4、做游戏:帮角找朋友。(课件出示)5、达标检测:(1)猜一猜3 有多少度(课件出示)。(2

7、)自主完成小册子第 2 题。6、拓展延伸:求等腰三角形风筝的顶角是多少度。7、收获盘点。课题 图形的拼组 课型 新授课 时间:2001 年 4 月 26 日学生学案1、用手中的三角形拼一拼、写一写,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学商量一再动手拼。.(1)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四边形?(2)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3)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4)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梯形?2、完成课本 92 页的第 1 题。3、完成课本 93 页的第 7 题。再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同学。4、合理利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1) 仿照课本 91 页例 7 拼出上面的四幅作品。(2) 小组商量:试一试还能拼出什

8、么图案,在下面用胶水拼出来。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好。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型 新授课 时间:2001 年 4 月 27 日学生学案1、比较 35.67 3.567 356.7 3567 的大小。思考: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有什么不同?相同特点:不同点:2、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 )。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 )移动一位,所以原小数扩大( )倍。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 )移动两位,所以原小数扩大( )倍。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 )移动三位,所以原小数扩大

9、( )倍。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 )移动一位,所以原小数缩小( )倍。当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 )移动两位,所以原小数缩小( )倍。当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 )移动三位,所以原小数缩小( )倍。3、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不改变数字顺序,可以通过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 )移动,原小数扩大。 小数点向( )移动,原小数缩小。4、填空。(1)把 6.2 扩大 ( )倍是 62。(2)把 59 缩小到它的( )是 0.59。(3)0.28 去掉小数点得( ),原数扩大了( )倍。(4)73.

10、21 变为 0.7321,原数就( )。5、判断。1、0.8 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 1/1000( )2、3.69 扩大 1000 倍是 36.9。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 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课题 生活中的小数课型 新授课 时间:2001 年 4 月 28 日学生学案一、复习旧知。1 千米( )米 1 千克( )克 1 米( )厘米 1 吨( )千克 1 时( )分 1 分( )秒1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水果糖的质量是 0.5 千克,也就是( )克;小明的身高是 1.35 米,也就是( )米( )厘米。二

11、、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80 厘米、1 米 45 厘米、0.95 米、1.32 米思考: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1、想:80 厘米=( )米 ,1 米 45 厘米= ( )米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单位换算的过程) 因为:( )米 ( )米 ( )米 ( )米所以:( ) ( )( )( )2、还可以想:1 米 45 厘米=( )厘米 ,0.95 米=( )厘米,1.32 米=( )厘米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单位换算的过程)因为:(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所以:( ) ( )( )( )三、试着做一做。1、( )分米=1.5 米 ( )千克=4.08 吨5

12、10 米=( )千米 516 厘米= ( )米4700 克=( )千克 2、在括号里填上,或3.61 米( )362 厘米 284 克( )0.284 千克1480 米( )1.5 千米 532 厘米( )5.3 米课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课型 新授课 时间:2001 年 4 月 29 日学生学案一、复习旧知。1、1109832 ( )万 95007 ( )万 63928 ( )万2、说一说:你是怎么求出这些数的近似数?把你的方法告诉小组同学。二、豆豆的身高 0.984 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1、想一想;保留一位小数,0.984 米的近似数是 1.0 米还是 1 米?2、保留两位小数

13、,0.984 米的近似数是( )米。3、保留整数部分,0.984 米的近似数是( )米。4、在求 0.984 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三、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写一写)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要根据题目的( )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 )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 )位是几;然后按“( )法”决定是舍还是入。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尾一位或几位是 0 的。0 应当保留,( )丢掉。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四、试着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1、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 )位,省略( )位后面的尾数。98.6534

14、 0.256 12.00650.047 3.98010 1.0987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 )位,省略( )位后面的尾数。3.72 0.58 9.0548 课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课型 新授课 时间:2001 年月日学生学案一、复习旧知。 (先分级,再填空)1、1100000= ( )万 950000=( )万 6390000=( )万2、800000000= ( )亿 329000000000= ( )亿 二、整万或整亿的数能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和小组同学讨论,再把下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1、木星的直径是 142800 千米,是多少万千米?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 778330000 千米,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