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论文-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62165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论文-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论文-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论文-修订编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论文-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论文-修订编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社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社会生态文明 保护环境,共建社会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共建社会生态文明 摘要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 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 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关键字:关键字:生态文明;现状;环境保护 一当前我国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 长,还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蓝天碧水、惠泽民生。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 们党一直只强调

2、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 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 明件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提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 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就我国而言,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有: 1、森林面积锐减。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少林缺材的国家,森林资源很不丰富,而 且分布极不均匀。目前,我国每年采伐利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等 消耗的森林资源近 2 亿立方米,超过国家计划采伐量的 2/

3、3。 2、草原退化。我国原本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 3.9 亿公顷, 居世界第二。但人均仅为 0.33 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草地质量 不高,低产草地占 61.6%,中产草地占 20.9%。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由于长期 超载放牧和过度使用,加上气候干旱,使草地逐步沙化。 3、土地荒漠化和沙灾。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 27.3%。 4、耕地面积减少。近年来,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到了一种近乎于 掠夺的程度,这使得有限的土地承受着过大的压力。同时,化肥的大量施用致使 土地质量明显下降。 5、 水土流失。 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 50 多亿

4、吨, 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 4000 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 6、生物多样性破坏。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肆意捕杀保护动物、采伐、滥 挖药材、导致大面积生态破坏,致使某些动植物濒临灭绝,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7、海洋污染严重。在我国,近年来共发现赤潮种类 20 余种,2003 年近海共出 现 119 次赤潮,累计污染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 8、成市空气污染问题。我们可爱的首都北京,空气质量频频出现重度污染,部 分地区 PM2.5 实时数据曾一度超过 900。许多化工厂等不按要求排放气体,甚至 在夜里排放大量污黑的工业尾气,对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9、水环境污染问题

5、。全国七大水系中 42%的水质超过三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 水源) , 36%的城市的河段为劣五类水质, 丧失了使用功能。 75%以上的湖泊遭受氮、 磷污染,富营养化加剧。无数大型工厂排污超标,据新闻报道,一些非法养殖场 不按标准排放、处理污水,导致附近村民乃至整个村庄遭受污染,面临危险。 10、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1.4 亿吨,处理率却只有 55.4%,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 10%。 11、城市噪声超标问题。全国有近 2/3 的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看到以上问题,我们会作何感想?严酷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 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6、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中国面临巨大的环保时代 挑战。2011 年 1 月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 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接受调查的 144 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 第一,列第二到第五的国家分别是挪威、乌拉圭、瑞典和冰岛。位居倒数 5 位的 国家或地区分别是:朝鲜、中国台湾、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和乌兹别克斯坦。中 国位居第 133 位,列全球倒数第 12 位。在 2002 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在全球 接受调查的 142 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 129 位,列全球倒数第

7、14 位。 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 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 崇拜各种自然之神,就讲究“天人合一” ,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理性尺度。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 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 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1.加强教育,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可以把环保的意识 渗透到孩子的课本中,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比如日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 垃圾归类,小狗的粪便随时采集到垃圾袋中。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要大力宣 扬环境保护意识,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造福自己,造福 人类,造福子孙

8、后代。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 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一些不自觉的人会钻法律 的空子,破换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 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的内涵, 使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 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 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 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 高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增

9、加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 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早在 20 世纪 70 年 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 GDP 的 2%,英国 2.4%,日本 1.8%-2.9%,到 1992 年 美国达到了 2.5%,而中国到 2005 年才达到 1.3%。 “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 例是 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 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我国政府应当加大环境保护的 投资力度,合理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面积的覆盖率,让城市的雾霾天气 重现蓝天。 4.循环利用资

10、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 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我们 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 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 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 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节能减排, 提倡低碳生活。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 但碳排放总量突出, 我们应当提倡低碳生活,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如果你是有车一族,如果你 居住地距离单位并不十分遥远,请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也许你因此牺牲了几

11、十 分钟的睡眠时间,但你收获的却是新鲜的空气、沿途的风景以及越来越健康的身 体。我们都知道,纸是由树木制造而成的,而树是一个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 同时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如果没有了树,地球将无法想象会是一种何等景 象!大家还应该节约用纸,减少或杜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样可以挽救许多要 被砍伐的木材。除此以外,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并不难,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用 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家里的废物利用,减少乘坐私家车等等。同时,多种一些花 花草草,也是非常不错的明智之选。 四结语 古语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 所趋,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它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劳 永逸。美丽中国,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强有力 的臂膀。让我们以积极行动,建设起一个碧水蓝天的美丽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