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62140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修订编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 3 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回忆鲁迅先生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萧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说明: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 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本文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 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无怪乎,有人说: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2、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 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 像, 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 的印象。 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 常平易近人的。 介绍本篇作者 萧红。 谈谈你熟悉的鲁迅。(学 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 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 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 的、严厉的。) 请同学课前收集萧红的生 平事迹

3、,在课堂上进行交 流。 找准话题能使学生 更快进入课堂。 越是反 差大的东西, 越是能引 起学生的注意。 介绍萧红的生平事 迹, 有利于对文章的整 体把握。 理清思路 体会情感 提问: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 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 生? 思考,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 体印象是怎样的? 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 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 以? 思考,交流。有以下生活 场景:()笑声明朗;() 走路轻捷;()品评衣着; ()待人饮食;()调侃 玩笑;()感染快乐;() 接待商人;()回复来信 等,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他 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 怒、哀、乐的“普通人”。 这篇怀人散文内容设计多 个方面,没有严格

4、的逻辑顺 序,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 这表明:这是一篇情绪化的 文章,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织 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既锻炼了学生的概 括能力,又使学生从 吃、穿、住、行多侧面 了解鲁迅, 感受鲁迅的 平易近人。 因为萧红这篇文章 似乎漫不经心, 全无预 设,是真实情感的表 现, 所以文中的鲁迅先 生才更显得真实而有 个性。 所以写文章必须 有真情实感受。 深入文本 体悟有血有 肉、平凡中 见伟大的真 提问: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 文, 都感到鲁迅是非常平凡可 亲的。 但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 鲁迅的平凡可亲, 也通过捕捉 讨论、交流。鲁迅不太注 意人的穿着,但并不缺乏审 美观,那些美学的诊断足见 他独到的眼光

5、。而这一句简 使学生仅仅停留在文 字层面, 而是要让他们 在阅读、 交流等学习活 动中, 去感受的鲁迅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 3 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鲁迅。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 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 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 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请同 学讨论有关句子的含义。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 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 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 鲁迅先生必然赞成, 而我做得 又不好, 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 饭桌上举者筷子问许先生:我 再吃几个吗?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 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 然的会心的笑。 鲁迅先生很有

6、意思的在地 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 “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 卖精神上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 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 眼 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 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单的语句,体现了鲁迅先生 的人情练达。 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 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 做的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 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 : “我 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 流露出对妻子敬重与依赖, 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萧红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 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 鲁迅,这一句充满着温馨和 谐和其乐融融。 鲁迅戏称冯雪峰先生是贩 卖精神武器的“商人”,显得 诙谐幽默,自然和谐,对青 年人的爱护,对革命的支

7、持 在文中进一步体现。 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 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爱 体现无遗。 生睿智的头脑, 开阔的 胸襟、 乐观的精神等个 性品质。 让学生感受到 平凡中的伟大更显伟 大。 对比研究 感受通过描 写有灵性的 生活细节而 表现的鲁迅 更为真实伟 大。 提问:阅读唐弢的琐忆, 谈谈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说说 哪篇文章里的鲁迅, 你感到更 真实?为什么? 讨论,交流。同:都是表达 了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风趣 的性格;对青年的提携关爱 之情;以及对革命的支持。 异:相对回忆鲁迅先生 而言,琐忆采撷的生活 场景比较单调,而回忆鲁 迅先生却从“吃、住,待人 接物”等各方面描写

8、鲁迅先 生, 显得比较充实。 而且 回 忆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尤 其具体生动,为我们刻画了 一个栩栩如生的鲁迅先生。 通过对比阅读, 让学生 感到萧红通过采撷生 活细节而描写的鲁迅 更可亲可敬, 更具有生 活的气息。因此有人 说 ;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 回忆录中, 萧红的 回 忆鲁迅先生 是一枝独 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 录中的珍品, 而且可谓 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 的楷模, 是敬献于鲁迅 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 花圈。 揭示主旨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选入 教材, 而不是其他篇目?文章 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个性 特点? 请学生朗读本文中比较精 彩的生活细节。 探讨,交流,朗读。因为这 篇文章通过捕捉鲁迅先生

9、 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 现了鲁迅幽默、 睿智、 热情、 宽容等可亲可敬的个性品 质。人物刻画充满人性,使 通过朗读, 更使学生体 会, 感悟鲁迅先生独特 的魅力和个性特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 3 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鲁迅的形象栩栩如生。 布置作业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 的行为举止, 采撷具有个性的 生活细节, 体现人物的个性特 征。 上网浏览,增进对鲁迅的了 解。 完成作业。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 来,提高学生语文能 力。 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让他们通过 网络开拓视野、 增加累 积。 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 : 直接和唐弢的琐忆进行对比,品味作者有灵性的生活 细节,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充分展现人物性格个性,请选择一处进行作简单评析。 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全文,说说读后的感受。 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先生真君子为题,撰写一篇 字左右的文章。 教学反思: 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 解,不断提升能力。 细心体会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 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