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版)测试题(有)-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59338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版)测试题(有)-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版)测试题(有)-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版)测试题(有)-修订编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版)测试题(有)-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1版)测试题(有)-修订编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10 单项选择,11-15 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 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学会(B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 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

2、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 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 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 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3、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 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 现( ABC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 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4、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 经验 二、填空题。 (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 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 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 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 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

5、 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 在 “图形与几何” 的教学中, 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 几何直观 与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 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 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 基础,面向全体学

6、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 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25%)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 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 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 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 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 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 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

7、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 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 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 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 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 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 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 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

8、和教师主导作用的 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 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 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 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 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操作实验、 观察现象、 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体。 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1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C)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9、,学会 (B)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 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 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 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 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整体协调发展。 一、判断题 1、 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

10、程, 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 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 3、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 ()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 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 5、 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 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 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6、教师即课程。 () 7、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 8、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

11、课 程做出任何变革。 () 四十、统计课程应怎样设计? 1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统计与概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 生的统计观念)2 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 并在此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3认识到统计在社会及科 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一、概率课程应怎样设计? 1 体会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 学习获得事件发 生概率的方法 3 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发展学生 的随机观念 随机观念的内涵:认识到概率和确定性数学一样,是科学的方 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众多问题,同时认识到概率 的思维方式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 四二、概率学习的重要目

12、标是什么? 学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5 分)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从 、 、 、 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2、数学课程目标包括 和 。 3、 在 各 学 段 中 , 安 排 了 四 个 部 分 的 课 程 内 容 : “ ” “ ” “ ” “ ” 。 “ ”内容设置的目 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 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 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 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

13、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 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 和 。 5、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 的过程。 6、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 “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 。 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 、 、 四部分内容。 8、 好 的 教 学 活 动 , 应 是 学 生 和 教 师 的和谐统一。 9、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 ”与 “ ” ,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 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 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10、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 与 相结合的方 式。 11

14、、学生的现实主要包括生活现实、 、其他学科现 实三个方面。 12、2011 年版稿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 “ ”的改革方向及目标价 值取向。 13、 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作了修改, 提出了 “两能” , 即 的能力、 的能力。 14、教材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 ,另一方面要符合 学生的 。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它 不具有(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连续性 2、对于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B、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C、合情

15、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D、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多样化的关系。 3、 ( )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A、直观性 B、科学性 C、教育性 D、合理性 4、 ( )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 地设计和实施它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 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A、书面测验 B、教师观察 C、学具制作 D、学生作业 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A、学习结果 B、学习过程 C、学习评价 D、学习能力 6、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 ( ) 。 A、指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要作用 D、辅助作用 7、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 ( ) 。 A、基本途径 B、基本过程 C、基本方法 D、基本思想 8、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下列 各资源不属于数学课程资源的是( ) A、文本资源 B、信息技术资源 C、社会教育资源 D、人力资 源 9、2011 年版稿中定义数学教育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基本思想。 ( ) A、基本过程 B、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